第一千两百零五章 转变(1 / 2)
利用两天休息时间,杨振兴拍了大概够播放两个月的《街头美食王》,便立刻投入到菜品练习当中。
节目最近因为观众们逐渐习惯并接受了新的风格,收视率比一开始有一定提升。
虽然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杨振兴和节目组都十分乐观,相信这只是时间问题。
现在上升的收视率不就是很明显的征兆吗?
而且七月份的京城天气,跟九月份没有多大差别。
现在拍了,两个月后播出,观众们也不会感到任何违和感。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现在杨振兴的确任务太多,没时间隔上十天半个月的跑去拍一次节目。
跟前一阵一样,高会长专门拜托了胡师傅等几位专家帮忙指导一下杨振兴。
大师傅们也都欣然答应下来,每天工作之余会抽出一部分休息时间对杨振兴的菜品进行进一步改良。
在专家组的帮助下,队伍里的六个人开始了日复一日循环往复的练习。
每天睁开眼就站在炒灶前,中午会针对每个人分别开一次小会,指出上午练习的问题,讨论改进的方法,并安排下午的内容。
晚上还会开一次所有人都参加的例会,对今天的进度进行分析,研究明天的工作内容。
杨振兴一如既往的,在忙完国家队的菜品练习后,九点十点的便开始个人赛菜品的练习。
相对之前确定菜单菜谱的阶段,练习阶段,他变得轻松许多。
因为个人赛说到底,拿来参赛的就只有十二三道菜。
其中还有他本来就研发出来的创新菜,早已经过了最初阶段,直接从最后拿出成品阶段开始练习。
无意间帮他节省了大量练习时间。
也就是食品雕刻的作品,虽然只需要准备一个,但花费的时间却不少,比练习热菜和面点的时间更长。
不过杨振兴并没有因此放松自己的要求。
在胡师傅等专家帮他完善菜品的同时,只要有时间,他一定会虚心请教专家们许多技术方面的问题。
比如说除了一般容易挂糊的改刀方式,还有哪些加工办法可以让食材容易挂糊。
再比如怎样改刀加工,既可以让食材更容易熟,盛出来后还能起到摆盘装饰效果等等。
当然,他询问的问题,出发点并不是从传统中餐出发。
而是从他自己研发的创新菜思路出发去询问。
杨振兴的创新菜,熟悉的人一定清楚,基本都是中餐的风格,西餐的摆盘,既可以大盘大碗,也可以单独分餐。
所以一直以来,他就对食材加工形状和最后摆盘效果进行研究。
传统中餐里,是有一些经验可以借鉴,但能借鉴的地方不是很多。
原因大家都清楚,很多中餐的摆盘都辅以食雕进行装饰,或是作为器皿,或是作为摆件。
西餐装饰倒是简洁明了,但大多一碟里只有边边角角的一丁点,会留出大量的留白。
然后在留白的地方撒点东西,或者淋上几道酱汁。
虽然很艺术,但缺少了杨振兴希望的华夏元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