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4、类型电影(2/2)(2 / 2)
老李气的暴跳如雷,一旁坐着的谭锦儿却偷笑不已。
夜深了,她去教室里把黏在程程身边听故事的喜儿带回家。
尽管喝了茶,但是她身上依然有酒味,喜儿虽然怕小狗子,但是她本身也是小狗子,鼻子特别灵,闻出了谭锦儿身上的酒味,耸了耸小鼻子,歪倒在谭锦儿脚边,晕晕乎乎的,说她被熏醉了。
谭锦儿好笑又无语,这个小戏精,跟着张老板演了几次戏,就学会了一套一套的。
张叹终于看到了《我不是药神》的剪辑版。
还不是最终版本的,是初剪出来的,时长有3个多小时,最终要被剪辑到在2个小时以内。
张叹和制片人赵思露、导演张念成,以及浦江电影制片厂的人坐在小型放映室内观看。
张叹左边是赵思露,右边是张念成,一边看一边交头接耳,对剧情发表看法。
片子在张叹看来还比较粗糙,该精简的地方有些冗长,应该细化的地方却太过简略,剪辑不够流畅,镜头语言也过于拖沓。不过情有可原,这毕竟只是第一版,后面还要继续剪辑,一部电影通常剪辑要半个月以上,一个月的也不少见,甚至有三四个月之久的。
但这不是绝对,要看档期,如果档期不急,那就可以有更充足的时间来完成剪辑工作,而时间紧自然有时间紧的做法。
张叹在脑海里不断把这部片子和前世看过的那一版做对比,发现两者风格上有些不同,主要体现在导演的风格上,张念成是成名已久的导演,镜头风格成熟,讲故事喜欢娓娓道来,不急不缓,雍容大气,让观众不自觉地跟着镜头语言代入故事中。
而前世的那位导演是一位新锐导演,风格明快,简单直接,镜头语言干脆幽默,有一种年轻导演所具备的利落感,这是张念成所没有的。
但不能说谁好谁坏,两种风格,各有千秋,都很好。
看完了,张念成征求大家的意见。
制片人赵思露有些激动,她觉得这部电影有大火的潜质,她之前制片的电影电视剧项目反应都比较平淡,没有大火的作品可以拿出来。
她说:“近年观众推崇娱乐至上的消费观,使国产电影的内容越来越趋于窄化和肤浅,虽然不乏票房可观的电影,但是说实话,这些电影都太肤浅了,带来的愉悦有余,批判的力度却不足,不能对社会问题,做到针砭时弊。单从这一点上看,我们确实落后于周边的国家。”赵思露说道。
“但是现在,《我不是药神》拍出了极具现实主义的类型电影,我甚至认为不久后,这部电影可能成为华夏版的《辩护人》,带来的社会意义不同凡响。”
她的评价不可谓不高。
张叹也说道:“整体上我非常认同,拍出了故事的精神,把小人物的悲欢喜乐都用镜头语言很好地展示了,赞美的话我就不多说了,赵总刚才的评价已经足够高,我就提一点意见。”
张念成作出认真倾听的样子。
张叹说:“这部电影整体基调是催泪的,虽然结局较好,但是前面90以上的剧情比较压抑,让人情绪低迷,两个小时的时长绝对不能超过,我甚至在想是不是要控制在90分钟内,但想想算了,这是剧情片,确实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来完整讲述故事。”
“我不担心看完这部电影的人会不流泪,我担心的是他们能不能笑着流泪。电影里必须有一些笑点,这能很好地缓解整体的氛围,让观众能够有意愿坚持看下去。”
赵思露认同地点头,这部片子主题是压抑的,如果电影氛围全程都是这种,受众面就小了很多,可能会沦为一部小众电影,这与商业化的要求相去甚远,不是他们的初衷。
张念成说道:“明白了,我再按照这个要求剪辑。”
张叹说:“其实电影里已经有一些笑点了,会让人会心一笑,但是笑点要再密集一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