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目的是为了二十岁退休(2 / 2)
比如,故事中的人物,都具上了名字。
新的故事里,那个回家认亲的,叫杨皓。
故事中,还将他从小跟随师傅游历列国,然后从西域带回大量牲畜货物的事,也说得明明白白。
而那个坏鬼书生,指名道姓杨时,还特地点明了:就是那个前段时间盛传三步一跪,去兴教寺为父祈福大孝子。
这下子,故事就串联完整了。
原来“滴血认亲”和“大孝子”同出一源。
原来大孝子未必就是真孝子。
吃瓜众马上想起了来了:之前那个故事可不是就说他担心被乡亲笑话,不顾吐血昏迷的父亲,连夜逃回了长安躲避风头的?
原来,他父亲就是被他气得吐了血的?!
而且,有人马上找到了佐证:“可不是呢。正是滴血认亲那个故事流传了两天,就传出他是大孝子的话。”
“我也说不对劲呢。谁去礼佛,是大半夜去的?还说什么三步一跪,恐怕就是因为晚上没人见得着,他想怎么说都行!”
…………
杨皓听到那些坊间传言时,正好约了吴樊去酒楼。
他听见了,怀疑到底是没有什么娱乐还是有人推波助澜了。
这样的八卦,才两三天就全长安竟然都听说了?
吴樊是接到家里派人传的信,得知杨皓来找他,才从临县赶了回来。
他听说了那些话,进了雅间,不由说:“杨郎君,那说的好像与你同名,大概是巧合吧……”
杨皓摇头,笑说:“不是巧合。故事中,回乡寻亲的那个,正是杨某。”
“这……”吴樊有些尴尬了。
杨皓洒脱得很:“家丑外扬,听着倒是让人笑话了。”
吴樊打着哈哈笑说:“杨郎君心怀故国亲人,不远万里回国,有什么好笑话的?被笑话的,也绝不会是杨郎君……杨郎君请,我们坐下谈。”
“请!”杨皓礼让。
两人相让着,终于坐下了。
小二上了酒菜,退了出去。
杨皓端起酒碗说:“吴郎君特地自武功赶回,一路辛苦。杨某敬你!”
吴樊笑着陪他喝了一碗,酒过三巡,他才说:“杨郎君寻我,可是有什么提携?”
“提携不敢当。”杨皓放下筷子,说。“只是想与吴郎君谈一笔买卖。”
吴樊肃容,说:“杨郎君请说。”
“我又进了一批胡椒。不知吴郎君可有兴趣。”
“有,自然有。不知有多少?”
“大概有五千斤。”
吴樊惊喜说:“这么多?”
“就是不知道五郎君可吃得下?”杨皓是想做一桩大的。
“能。”吴樊狂喜说。“不知货物在何处?”
“就在客栈放着。”
吴樊忙说:“那不如看过货物再喝酒。”
杨皓笑着:“吴郎君何须急切。既然说好要卖与你。只要价格合适,杨某就不会反口。”
“仍按上次价格,不知杨郎君意下如何?”
杨皓笑说:“这价格尚可。另外,杨某还有一件事,想求吴郎君帮忙。”
“杨郎君请说。若是吴某能做得到,定然尽心尽力。”
“我希望吴郎君能帮我从江南买一批米粮,并且送到关中。”
吴樊籍贯还在扬州,家族在那边。他要买米其实并不难。
但是这会买米粮,有点敏感。
他迟疑了一下问:“不知道杨郎君要买多少?”
“不少于一万担。若是有多,不超过五万担。我都要。”
吴樊没想到胡椒才刚起了头,转头之间又多了一笔大买卖。
不过他犹豫了。
按现在的形势,不少人都认为关中会干旱……这会又是青黄交接。
大部分粮食,都屯在那些粮商手中。买那么多粮……不容易!
他沉吟了一会,开口沉声说:“杨郎君,并非吴某推脱。而是此时卖粮的人少。想要买粮,价格恐怕会比较高。且不一定能买到那么多。”
杨皓点头表示理解:“那便尽量帮杨某买。能买多少是多少。”
这事,容不得吴樊拒绝。
如果拒绝,杨皓的胡椒大概也轮不到他了。
“好。吴某,回去后就给江南那边送信。让他们尽量收粮。”
“有劳了,杨某感激不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