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当机立断(1 / 2)

加入书签

268、当即立断

即使又误会了,暂时也没功夫去向曹铸解释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你看这句话说的多好,真是够暧昧的,自己和曹老师都同床共枕那么多回了,一日夫妻百日恩,你看看这都多少日了啊,所以曹老师绝对不会是那种小气,心胸狭隘的女人,若真是小肚鸡肠的小女人,我彭华强就不会这么不顾一起,奋不顾身,死心塌地地去“高攀”她了。《乡+村+小+说+网 手#机*阅#读 》

已经有好些时日没有高攀过曹老师了,真的好想再去高攀一次啊,可是男人当以事业为重,兼顾爱情与家庭,眼下比须尽快把这个红薯的事情给落实下来,现在正是红薯种植的时节,错过这个时节,今年的收成没有了,自己的计划就得推迟,做事情拖拖拉拉不是彭华强的风格,彭华强做了这么多事,虽然才二十一岁,但早已形成雷厉风行,当机立断的做事风格,执行力十分之强大,赢在执行吗。

彭华强找到鲁教授,鲁教授收下彭华强从家乡带来的土壤样本和南瓜苕样本,仔细看了看土壤,又切开一颗红薯,看了看颜色,又尝了尝味道,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赞道:“这个土壤就是适合种植红薯的沙质土壤,不过我还得分析一下土壤里的成分,我们要种出最优质最好吃的红薯,就得具备以下几大压缩,最优质的土壤,最优质的种苗,最佳的种植方法,还有最好的气候资源,这个黄瓤的红薯我可以改良一下,让果形更美观,让产量更高,选育出几个亚种,可以适合生吃的,适合烤制的,适合加工成各种红薯制品的。”

“鲁教授,我这次回乡也把您那个红薯新品种的实验种植基地的事情也给落实了下来,现在正是红薯种植的时节,不如我们今年就尝试着种它个几十亩上百亩试试。若是效果好,今后我们在湘南省推广个几十万亩,几百万亩,然后以这个红薯资源为基础,可以搞红薯的深加工产业,这个产业要是发展起来,那也是十分惊人的。”

“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湘南农院一直潜心研究这个红薯和马铃薯,论文写了一大堆,科研成果也出了一些,教授也当上了,可很多成果都束之高阁,转化为生产力,哪里有说得这般轻巧哦,如今,我向学校申请一笔科研经费,学校也迟迟不给批下来,我在我们学校所属的苗圃基地的那几亩红薯育种田也要让我压缩面积,弄得我郁闷得不行,研究红薯和马铃薯又咋啦,怎么地位就不如研究那些杂交水稻,蔬菜水果和禽畜养殖的,我就像个小妾生的儿子,在学校根本没什么地位儿。”

彭华强理解鲁教授肚子里的苦水,红薯这个产业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经济效应,政府不重视,农户也不重视,这学校还怎么重视?所以,彭华强觉得这是个不可多得的机会,他必须当机立断一定要和鲁教授进行深度的合作,要让湘南农院的每一位潜心于农业科研事业的专家教授们个个都能因为自己的科研成果而变得富有,在社会上有地位,受人尊重。农院的大量躺在文件柜里的科研成果再也不会束之高阁了,这些不可多得的智力资源就是一个蕴藏着惊人财富的宝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绝对不会是一句空话,科学家与企业家的完美配合这才是把科研成果源源不断转化为财富得必然的之路。

“鲁教授,您放心吧,我支持你成立湘南农院薯类研究所,我会想周斌老师建议,由神农公司这边给您的薯类研究提供科研经费,人力和实验场地支持,您以您的科研成果入股,我们还要在神农公司旗下设立一家红薯深加工企业,以企业作为龙头,带动农户种植红薯的积极性,这样您的优质红薯品种的推广才不是什么问题。”

“小彭,你一个学生娃子有这么多新颖的想法是很不错,但是社会现实啊可不像是写小说那么轻松的,笔锋一转,所有的苦难和艰辛就都过去了,要把红薯做成一个大产业谈何容易。不过这是我终生的梦想,只要能看到我的研究成果能够帮助农民致富,能够看到有人成片成片的种植我培育出来的红薯苗,即使一分钱不得我也是十分开心的。我研究这个红薯可不是为了赚钱,为了我个人,想想三年困难时期,人们没什么吃的,这个红薯真不知救了多少人的命。我们国家有十二亿人口,而且这人口还在不断增加,今后发展到十五,二十亿都有可能,而我培育的丰产红薯,一亩可以达到三四顿,这要是在粮食短缺时期,一亩红薯真不知能救多少人的命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