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制造的瓶颈,将领安置(1 / 2)

加入书签

现在,兵器火药局暂时设四个分厂,分别制造火枪、火炮、炸雷、火药。

而火枪则是朱由校所重点要求的,现在一个月的产量终于突破三千,但还不能满足新军的换装要求。

其实,对于这个产量,朱由校是疑惑的。按他的想法,五千多工匠,一人一个月至少能造一杆火枪吧?

为此,徐光启等人只好上题本奏疏,给急性子的少年皇帝科普一下火铳的制造过程,详细解释一下生产制造的瓶颈所在。

制造火铳的流程在当时大概是四五步左右,其中最耗时的是修整,也就是钻出铳镗,挫出准心。

受当时的工艺限制,用木头做框架,石盘做惯性轮,系上皮条用人力拉动的土钻床效率并不高。

朱由校看过题本,又去工厂实地考察了一番,得出了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土钻床效率不高的根结在于工具的质量,当时好的钻头与挫刀都是用一种叫堕子钢的材料制成,可它不够坚硬呀!

所以,制造火铳有差不多一半的时间都是在钻铳膛、刮铳膛,有时竟长达一个月。

《纪效新书》上便记载:“(鸟铳)原孔甚小,用钢钻钻之,一日钻寸许,至底为止,一月钻光为上。”

知道了问题所在,朱由校也就有了解决的办法。什么平炉、转炉他暂时是弄不出来,可石墨粘土坩埚炼钢,他还是知道的。

当然,这种炼钢法不太可能有大的产量,但作为工具钢材料,还是能满足要求,进而提高火铳产量的。

尽管朱由校不是很确切知道历史上坩埚炼钢法出现的时间,但他向鬼佬们旁敲侧击地打听过,现在应该还没有生产出液态钢的方法。

那——这就得保密,不能让老外知道了。

于是,朱由校把内府兵器局给利用起来,建了个防卫严密的皇家一号厂,招了工匠,让徐光启等人开始捣鼓坩埚炼钢。

等坩埚炼钢实验成功,朱由校需要的可不仅仅是钻头、锉刀,还有各种模具,以及弹性强的簧片,从而解决燧发枪制造的最大难题。

“杀,杀,杀!”震动全场的喊杀声,把朱由校的思绪又拉了回来。

朱由校放下望远镜,微笑颌首,表示赞赏。

四卫营、勇士营练成这样,很是不错。至少,卫护皇宫是没有问题。京营嘛,也可以下重手整顿了。

“操练得极好,朕有赏。”朱由校开口说道:“士兵每人赏银三两,军官赏银五两。”

虽然很肉痛,但这笔赏钱不能少。还有平定徐鸿儒造反的官兵,也会有赏。朱由校背地里算过,差点失眠。

皇上赏赐的口谕被侍卫们逐渐放大,传到了校场上官兵们的耳中。

“万岁,万岁,万万岁!”官兵们单膝跪地,以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叩谢皇恩。

孔有德单膝跪地,还不忘冲着旁边的张盘挤眉弄眼,说是眉飞色舞也不过分。

演练完毕,皇帝武英殿赐宴召见,也算是为他们饯行。因为,他们将返回原部队,重新开始征战之旅了。

嘿嘿,做梦也想不到的待遇啊!要不是众目睽睽的场合,他能乐得在地上打滚。

其实,跟他同样兴奋激动的大有人在,连张盘也是如此。只不过禀性使然,比较矜持,能绷得住。

但见远处的黄罗伞移动,皇帝已经启驾,转回皇宫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