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称臣(二合一章节)(1 / 2)
张辽于太原大胜,大破匈奴的消息很久就传播了开来,无论是袁绍还是曹操都在注意着这里的战事。
对于秦华居然让韩遂做卧底的事情,各方的反应都剧烈。
在这个兵慌马乱的年代,能够让麾下独自拥兵十万,这种事情是各大势力绝不敢想的,尤其韩遂还是降将,并非秦华的亲族之类的。
其实最初郭嘉提出这个计谋的时候,秦华是想让马腾前去并州的,但是马腾一直代替秦华镇守凉州的消息早就传开了,很难取得太卑等人的信任。
而韩遂就不同了,作为一名降将,背叛的几率比起马腾要高的多。
不过秦华也不是完全的就相信了韩遂,在计划开始之前,秦华曾经亲自会见过韩遂。
许诺他的事成事成之后可以获得并州牧的职位,而韩遂也很识趣的表达了自己的诚意。
就像韩遂对太卑说的一样,韩遂的家眷全部留在了武威郡中,除此以外,在韩遂的身边全部都是秦华的亲兵。
为了以防万一,秦华还将手下不多的射雕手混入了这些亲兵之中,一旦韩遂真的叛乱,那就是他小命终结的时候,当然这件事情秦华并没有对韩遂说。
击败匈奴军队的事情不光是这件事本身造成了不小的轰动,各大势力的君主也对秦华的用人之能深表佩服,而他们麾下那些文臣武将也对秦华有了不小的改观。
之前很多人都是将秦华当成了一个偏僻地方的州牧而已,即使是秦华在击败李傕时展现出强大的实力,他们也不过将秦华当成了董卓一类的人。
“在这种主君麾下,应该还不错吧。”
这是许多人在听说了这件事后的反应,能够完全信任麾下的君主确实少见。
纵观现在的天下,除了秦华外,估计也就曹操能做到。不过经历过屠城事件后,曹操的名望可是不怎么好,再加上曹操的祖父是一名宦官。
虽然曹腾和十常侍完全不是一个类型,但是宦官之后的名声确实不好听,也只有真正认识过曹操后的人才有可能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吸引。
如果只是看名望的话,现在的曹操不要说是袁绍、袁术了,就是刚刚崛起又很快落下的徐州牧刘备都比不上。
“主公,张辽将军已经率领军队北上了,需要他们做到什么地步?”
“称臣即可。”
相比于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那几年,秦华从最初懵懂,到慢慢适应杀戮,最后甚至有些嗜杀,慢慢也归于平静了。
随着势力的日益增强,秦华已经不需要再用杀戮来威慑敌人,现在的他本身就是一种威慑。
在秦华看来,匈奴人现在是敌人,以后也是自己的子民,无需过多的杀戮。
“只是这匈奴人生性残暴,恐难掌控。”
“公达(荀攸的字),你认为汉人的先祖是什么人?”
秦华莫名其妙的一句话让荀攸有些懵了,不是在说对待匈奴的态度吗?怎么忽然问起这个了。
“我大汉子民拜炎黄二帝为先祖。”
不过荀攸还是回答了秦华的话。
“错。”
秦华的话让荀攸有些无语,书上明明说的是就是炎黄子孙,为什么是错的呢?
“公达可知炎黄二帝之时,有哪些异族?”
“应该是蚩尤的黎族吧。”
“那黎族又去了哪里呢?”
“自然是被黄帝吞并了。”
“吞并之后他们还是异族吗?”
“这...应该不算吧。”
荀攸似乎明白秦华要说什么了。
“那我再问你,夏商周时,异族又是什么?”
“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这次荀攸回答的很迅速,他已经大概明白秦华要说什么了。
“那如今这些异族在哪里?”
“大多已经被吞并融合了。”
荀攸恭敬的回答道,他没有想到秦华的志向居然如此远大,根本不只是争霸大汉天下而已。
“炎黄二帝时,中原仅比司隶大一些,如今的大汉却拥有天下十三州,如何能说汉人就只是炎黄二帝的子孙?”
“臣受教了,那主公准备如何融合匈奴?”
“匈奴虽然已经开化,并非那些茹毛饮血之人,但是他却依然在遵循本性生活,我们只需将大汉的文化在匈奴推广开来,让他们学习圣人之说,时间一久,他们必然心慕中原繁盛,又岂会在回到以前的生活?你且看青羊城这些年来的变化。”
“主公英明。”
荀攸一直都觉得自己的这位主公智商忽高忽低的,经过今天这次谈话,他最终确定了秦华是属于大智若愚型的。
秦华有两点让荀攸非常满意,一是他能识人、能用人,自己本是洛阳一阶小官,却能被予以重任,包括贾诩、张辽、韩遂等人。
都只能算是微末出身,但是秦华却丝毫不怀疑他们的能力。
二是秦华都大局的把控,就好像他能够知晓未来一样。
这些的让荀攸非常佩服,这才是一位明主该有的才能。至于像是他不通诗书,对一些小事不甚了了,以及写的字比较丑这些,都只是小节,根本不足为虑。
秦华其实已经很努力的在读书了,不过要他将这些文言文全部背下来还真是为难他了,秦华也只是求理解书中意思就行。
至于字比较丑嘛,他也有过一段的刻苦的锻炼,但是敲惯键盘和手机输入法的人,不要说毛笔字,就连硬笔字都写的很丑,现在秦华也就能将字体练到勉强能看而已。
不过笔走龙蛇之间,那股刚毅霸气的笔力还是得到一部分称赞的,不过却不包括荀攸。
秦华的命令传到张辽这里的时候,他刚刚击败了匈奴左贤王的军队,这是匈奴除了右贤王带走的军队后仅剩的一支军队。
纵使军队的数量依然还有十万之数,却依然抵挡不住张辽的大军,以及那些强悍的战争器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