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身份实在尴尬(1 / 2)

加入书签

说话的人正是先王后的父亲、大名鼎鼎的申侯申子言。此人大概六十上下的年纪,身材高挺匀称,丝毫看不出任何龙钟老态。一头乌亮黑发梳得整整齐齐,只有两鬓略显斑白。申侯的容貌非常俊朗,尽管历经风霜后不免有些沧桑痕迹,但是不难看出,他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位迷倒万千少女的美男子。

看着这位一手毁掉了拥有两百七十五年历史的西周王朝,然后又拥立自己的外孙周平王开创长达五百多年东周的超卓人物,赵亮心中不禁升腾出一种难以名状的震撼感。之前即便是面对周幽王和绝代美女褒姒,他内心都没有太多波澜,恍惚间就仅仅把这看作是一次寻常任务而已。但是现在,所有的事情却大为不同。一来赵亮已经慢慢适应了异时空的环境,能够开始有意识的去思考自己身处这段时空中的意义,而更重要的是,他觉得眼前的这位老者才是真正改变历史、创造历史的关键人物。

尽管史料中对申侯的介绍只有寥寥数语,其知名度远不如“烽火戏诸侯”来的那么响亮,但无论是先王后父亲、周平王外公这样的特殊身份,还是联合缯国和西夷犬戎攻陷镐京、杀死周幽王姬宫湦这样的大事件,这位名叫申子言的老人都显得举足轻重。

赵亮收收心神,正要下马跟申侯打招呼,旁边的褒富仿佛早有心理准备,赶紧一把揽住他的衣袖,低声道:“您是代天子巡视,千万不能下马!”赵亮立即反应过来:靠!险些又要坏了规矩。他赶忙不尴不尬的把已经离鞍的半个屁股又落回来,按照之前从褒富那里半哄半骗套出来的标准说辞,一本正经的答道:“申侯有礼了。本官代周天子巡视申国,还望申侯及诸位属员多多襄助。”

“御使客气。”申侯再次拱手一拜:“天子垂顾,申国之幸。我等自当倾力相应,不负大王和御使的谆谆恩义。”

他身后的官员将士也连忙跟着深施一礼,齐声道:“天子垂顾,申国之幸。”

申侯露出一个真诚的笑容,抬手做出请的姿势,说道:“御使,诸位大人,此时天色已晚,请暂且移驾驿馆歇息,明日一早再起行苍岩城。”

在申侯的引领下,赵亮、褒富和暌离带领着御林军和山贼团的人马浩浩荡荡向前开进。申国的迎接队伍则跟随在后面,乐师们一路吹拉弹唱,热闹的像是娶新娘子似的。

往前走了不到两三里,就来到了一处规模不大的驿站别馆。看房舍规模,恐怕也就只能让十来个人在此居住,而其他的人就只能在驿馆之外临时搭建的营帐里安身。好在申侯早已经准备周全,预先置办了不少远超使团规模的帐篷,所以无论是御林军,还是半路入伙的山贼,都不需要再辛苦动手,直接入住休息即可。

而赵亮他们三人,则跟着申侯来到驿馆大厅,分宾主落座。

因为此地虽已属于申国辖地,但毕竟还不是侯府所在的苍岩城,所以申侯并没有按照礼制端坐在正中主位之上,而是在两名下属的左右陪伴下,坐在了赵亮他们对面。

他先是给赵亮介绍左边的一位将军,此人名叫嫪桀,是申国的统兵大将。褒富显然是听说过此人的名号,表情颇显敬畏。

申侯右边的那人则是一副文士装扮,约摸二十来岁的年纪,长得眉清目秀。听申侯说,他是中大夫申左兰,既是申国文官之首,也是宗亲。赵亮闻言不禁仔细留意,发现那申左兰额头饱满、两眼晶亮,显然是位足智多谋之辈。

申侯介绍完,便轮到赵亮介绍自己的随员了。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不说不要紧,一说整个房间里的气温都直接降了十几度。

赵亮一提到副使褒富,申左兰眉毛差点立起来,一双朗目死死盯着褒富,令人感觉他随时有可能扑过来咬人一般。这也难怪,申侯女儿的王后地位被废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褒姒,那么褒姒的堂哥,自然而然也就成了申氏一族所痛恨的对象。褒富不尴不尬的冲对面三人笑笑,赶紧低下头不敢再言语。

赵亮心道:这位周幽王也不知道是真傻还是装傻,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派褒富担任副使来巡视申国,摆明了就是不嫌事大嘛。若不是申国现在还没有明确要跟周王室撕破脸,恐怕褒富这一趟公差就要有去无回了。忽然间,赵亮心中升起一个古怪的念头:之前他一直认为褒富之所以被安排与自己同行,是因为这样既可以监视郑妮的行动,又可以积极搜寻申国意图叛变的证据,甚至不排除主动栽赃陷害的可能。但是现在转念想想,其间恐怕另有深意。一路走来,这个胖将军除了胆小窝囊的显著缺点之外,其实并没有什么其他的劣迹。相反,从很多方面看,这家伙还有点憨厚老实。所以,褒富会不会是别人主动送给申国的一个诱饵呢?

他稳了稳心神,暂时压下这个令人感到很不舒服的想法,赶紧把申侯等人的注意力转移到另一边——自己新进招揽的门客,暌离。

一听到“暌离”二字,嫪桀腾的一下从坐席中跳起来,指着对面激动道:“暌离?浑天魔王暌离?!”

随着赵亮褒富和暌离三人无声的点点头,连一直从容平静的申侯都变得有些不淡定了,他将信将疑道:“御使大人,您……您不是在开玩笑吧?”

不待赵亮开口,暌离抢先答道:“申侯,在下正是魔王岭上的暌离。不过,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浑天魔王,也没有魔王军了。前日暌离弃暗投明、改邪归正,正式拜入大将军麾下。从今往后,我只是郑大将军的一个忠诚死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