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基建计划(1 / 2)
六日之后,一艘满载矿石小三角帆,从大屯山东边的大鸡笼城,返回到宜兰。
将近一百多吨多吨,能够冶炼几十吨生铁。全部堆放在码头,足够宜兰消化一段时间。
此时的宜兰一片繁荣,几乎人头涌动,可是有好几项大工程。
郑轩主持下,准备建造最大的钢铁工厂,一半是使用石墨坩埚炼钢法,一半是使用贝塞麦转炉炼钢法,占地约有20亩,两个足球场大小面积。
以及占地将近八百亩的科学院,几乎与后世的大学没任何区别。
它分院模仿的是英国剑桥大学,建设在宜兰郊区。每个大楼都在不同的街道上,形成密集的学术区,提高城池里的人文化水平。
主院则是模仿后世的美国斯坦福大学,现在相对偏远的乡村地区,建设成的学院城。
每个校区负责的,功能块面都不一样。
这可以说是郑轩在后世学习,最为有用的大学经验总结。
在乡村部分的校区,主要负责的是科研,基础学科研究。以及学术讨论及研究,算是从0到1的突破。这种地方的人才,被政府财政圈养最为妥善,而不是沉迷于世俗金钱。
而在城区部分的校区,主要主要负责是社会人文。比如心理学,医药学,商学,凡是对于人的研究,都在里面。
当然最为可怕的是,宜兰各个部门都想要圈楼运动。
农会哭着自己的房间不够使用。建筑部说没有位置存放工具。支纳部需要聘请更多的人员,应付日益增长的计算量,又需要扩大房子。
保卫团也是如此,要聘请更多的人,负责巡逻调查宜兰犯罪现象。最过分的是,提议建设一个千人以上的监狱。以准备宜兰人口快速增长,所带来的犯罪率提升。
宜兰报社更加过分,要建设一个大型的工厂,专门负责印报纸以及制作纸张,存放铅字印刷机。并扬言,只要建设完成,每周一报,可改为每日一报。
最后郑轩一怒之下,只承诺给一栋三亩地大高三层的木架竹筋混凝土筒子楼。能够使用的面积几乎扩大了九倍。
若还想要想要好一些的,自己拿钱建。各个部门也只好做罢,算是小小的胜利。
郑轩也有自己的小九九,独立给予一栋楼给农工互助会,并开始有计划建设团校,让农工无产联合团发展壮大。
以及扩大了一番讲武堂,上一年创办的噶玛兰军校,只有几间教室,并被丢进了学府中。如今有了资金,也要扩建一方,并增加更多的教育科目。
他目前的对标是黄埔军校。
顺便还批了明洪扩建船坞项目,增加三个船坞厂房。
建成之后,宜兰将拥有六个船坞厂房,能够同时下水六艘战船。
这几个大项目推下来,花费的将近一百五十万两白银,需要的民工多达六千多人,宜兰顿时出现了大规模用工荒。
只能向刚刚走私过来的百姓下手。
趁着土地房子没有分配,就把他们全都招进了农民工队伍,按日发工资,顺便免费粮食,有大夫郎中免费看病等等。
宜兰的军队,军训演练完,偶尔也要回到地里看看庄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