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章:运河开通(1 / 2)

加入书签

柯尔贝与鲁伊特在大明北都逗留的时间都很长,一方面是为了采购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以及等待铁甲舰栖装完毕。

另一方面,就是要等苏丹运河完全竣工并实现全线通航,走这条路可以极大地节省时间,不论军用还是商用,都是很好的选择。

郑成功与揭暄的两支舰队也都会选择走运河航线,除非届时还没有如期完工。

不过从参加工程的大明施工队的回报来看,运河进度基本按照计划来实施的。

尤其是在大明向奥斯曼提供了大量蒸汽卡车的情况下,挖掘速度已经得到了飞跃式的提升。

虽然没有挖掘机,但奥斯曼那边的苦力有的是,用铁锹往上抡土就完了……

关于运河的收费方式,奥斯曼也已经通知了想走这条路的各国客户。

就是按照长与宽乘积的五分之一来收费,譬如一艘两百英尺长、四十英尺宽的商船,通过运河需要缴纳一千六百银币,里面包括全段拖拽费。

测量长与宽的办法也很简单,船长用岸边标注的巨型格尺就能测出来。

两根横杆分别卡住船头与船尾,岸上的人员对照数字就能知晓船长。

测量船宽也很容易,在沉入河底的铁锭的另一头拴上充气的羊皮囊。

就跟游泳池的泳道一样,羊皮囊之间都是等距的,上面已经用油漆粉刷了数字。

只要待测船只驶入规定范围,就能直接看出船宽。

为了解决拖拽风帆巨舰的问题,某新皇还向奥斯曼提供了蒸汽式拖拽机。

就是在运河两岸放置一堆栓了绳子和铁链的蒸汽机,蒸汽机工作就可以让绳子收紧,船只也就会被拽过来。

大量苦力作为辅助力量,以免在蒸汽机不高兴的时候,船只卡在风力很弱的运河里动弹不得。

其实原版的苏伊士运河通航的时间很恰当,就是在蒸气船只开始普及之后。

在这之前,即使运河能够开凿完毕,也只能用类似的办法来拖拽风帆船只。

当年美军就是用这个办法从珍珠港里打捞沉船的,如果有船只沉没在运河里,用这个法子也能捞出来。

从收费标准来看,也是比较合理的,没直接吓跑潜在顾客。

平均一艘船收一千银币,每年有一千艘过运河,那就是一百万银币。

这还不算在沿岸停泊时,船员所采购的果菜以及肉类。

全算上的话,经济效益不会低于两百万银币。

奥斯曼计划在五年之内收回所有前期投资成本,要是运作得当的话,估计三四年就回本了,以后全都是净赚。

除了向明帝国捣腾点自己的土特产之外,该帝国另外一个赚钱项目就是采油了。

现在已经建成了年产七百万吨的煤油项目,未来五年还会扩大产能至两千万吨。

沙漠里啥也没有,就是油多,而且多到不要钱的地步,更重要的是靠近海边,运输非常便捷。

唯一的问题是,产油的地方在科威特!

也就是说,成品油要么用陆路运输到伊斯坦布尔,要么就得绕过半岛走运和才能进入地中海。

在大明的一二线城市纷纷开始上马发电项目之后,煤油灯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鉴于奥斯曼帝国与大明的友好关系,某新皇也就以友情价转让了玻璃技术。

维持一个强大奥斯曼,有利于让其牵制半个欧洲的军事力量。

只有在奥斯曼走下坡路之后,欧洲才算是摆脱了羁绊,彻底崛起了。

奥斯曼不完犊子,欧洲就等于时刻有一只脚陷在泥潭里拔不出来……

某新皇将自己所掌握的技术一分为二,对合作伙伴也是如此。

卖给法荷的是铁甲舰等高科技,但无法立即套现赚钱。

卖给奥斯曼的是采油等技术,虽然技术不算高,可短时间内就能得到回报。

法荷即使掌握了铁甲舰的建造技术,也还得花费很长时间来消化到手的北美新地盘。

奥斯曼虽然不会攀科技树,但可以用赚来的钱从大明这边持续采购先进武器装备。

像运河与油田这两大块肥肉,都是可以持续盈利数百年之久的赚钱项目。

加上不断派兵北上劫掠白皮猴子,这三个项目已经成为支撑帝国发展的支柱了。

大明在运河项目出规划和车辆,在油田项目出技术和设备,让后直接拿真金白银买大洋马。

可以说跟奥斯曼的合作,才算是除军事领域外的准全面合作,跟另外两家,就稍微差一些了。

某新皇扶持奥斯曼的力度大于法荷,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未来是由科技强国,奥斯曼对大明根本就不会形成多大的威胁。

那两家就不同了,不在科技领域甩开主要竞争对手五十年以上的距离,某新皇睡觉都不会踏实了。

当然,面子工程要做足,起码要让柯尔贝与鲁伊特来到北都,便能体会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冰箱、冰柜这玩意,只要这两位呆在北都一天,那就可以向其供货。

由于这玩意太过紧俏,至于其他外商,达到小普特曼斯这种关系的人,才能拿到现货。

得到如此优厚的待遇,让柯尔贝与鲁伊特也心悦诚服。

他俩也知道现在市面上根本就买不到散货,只有在昊菁皇帝里才行。

而且这种产品只要运抵本土,哪怕军方所需数量已经满足了,也可以卖给贵族与富商,会立即套现,进而得到成倍的利润回报。

所以这两位也就不在乎了,舰队能装多少就装多少,甚至舍下颜面伸手向某新皇借钱买货也在所不惜。

两人都觉得本国的舰队有老成持重的普特曼斯与索迪来指挥,至少在他们归国之前,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问题。

如果真有,也是因为某位老头感冒了,至于其他原因,目前为止还想不到。

由于铁甲舰的存在,英国与西班牙的主力舰队根本就不敢与法荷舰队进行决战。

德埃斯特雷与鲁伊特交换了看法,两人均认为目前英西所采取的避战措施虽然消极,可的确能够保存其主力舰队。

反之,最多三天,上百艘主力舰便会被法荷舰队给消灭殆尽,进而加快整个战争的进度。

眼下的问题是,法荷舰队有实力消灭两个主要对手,可无法摸清对方的落脚点。

这两个对手所拥有的锚地实在太多,己方派出分舰队过去又打不过。

不等主力舰队抵达,对方就选择提前开溜了,简直堪比打鼹鼠……

在暂时不能出动陆军的情况下,这种海上游击战是最让己方头疼的事情。

等明军舰队抵达欧洲,情况就会变得截然不同了,联军的海上力量得到翻倍式的加强。

有了明军舰队的帮助,即使英西舰队还想玩老鼠逗猫的游戏,也不可能成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