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天价木屋(1 / 2)
其实如果给“大伯”更多一些的时间,凭他在一线大城市“打拼”多年累积的经验,他未必看得在乡下老家盖房子。
在老家盖房子,就算是在沿乡道的地儿盖,顶多出入较为便利而已。固定功能,从今往后,顶多就是能住人。
这种房子,没有任何的“商业价值”可言。
没办有产权证,以后会不会被拆都不敢确定(一般是不开发到这儿的话,基本没人管你。如果开发到了,就有被拆的可能)。
农村地儿,就算是能办个集体.土地证吧,银行也不允许你拿来抵押贷款。
准确来说,是法律明文规定了不允许抵押贷款。银行依法行事。
这种土地,没房子住的农村人可以考虑买来自住。
但“大伯”眼界没那么浅,他虽然在一线大城市买不起地来自己盖房,但在“久集镇”的圩镇,买一处能当“铺面”的好地儿,咬咬牙把积蓄都拿出来,还是可以办到的。
有两个儿子,最少要买两个铺面的地儿。太窄了也住不舒服。
那么一来,至少得购买200平左右。
如今圩镇的铺面地皮,基本没有现成的。但可以购买人家盖了一层两层的旧屋,买来了“拆旧建新”。
现在镇的铺面旧房,偶尔有人急着用钱抛售,只需要几十万一栋。
如果嫌旧屋办手续麻烦,“久集镇”的供.销社,曾经把它多达百亩的大仓库,统统规划成一条条新街道,沿着新街道把土地分割成一块块出售。每块70平米。
这种地皮,大约售价为2500块每平。
都是供销社规划出让的土地,属于国有性质,跟那些没法过户的土地不可混为一谈。卖贵些也是有道理。
“大伯”在久集镇的亲戚和朋友最多。
他就有个亲戚,年轻时同样在“开放之都”赚了几十万。但他不像“大伯”在那边买一套房,反而回到久集镇,砸了38万,买了一栋占地230平的三层临街旧房子。
这大房子一楼是双铺面。那亲戚两公婆,就用来开了一间副食店。
38万购买占地230平的旧屋,哪怕不算建筑的钱,单单算地皮,那也不过是1652块每平。便宜得很。
如今时过境迁,就连“久集镇”的一线铺面,也可以轻轻松松卖万块每平。
“大伯”在“开放之都”投资的一套房子,如今也是翻了数倍价值。那个地价便宜的时代,凡投资房地产的,不论在哪线城市投资,后来都有得赚。并且赚得挺不少。
但有个很现实的问题,“开放之都”的房子太小,不够住。
人家在镇买了大房子的,既可以拆旧建新,盖个七、八层都没人管你。
假设,230平盖7层吧,那就是1600多平的总面积了。亲戚家也是两个儿子,一人分800平的一栋楼,住都住不完。底下一楼还能出租,或者自己开店做些小本生意。
一铺养三代人,可不是随便说着玩的。
“大伯”同样也有两个儿子。
他们都窝在“开放之都”的套房里。
两兄弟各自结婚成家,一家就分得一间房子住。拥挤不堪。
都说在一线城市机会多。也没见“大伯”的两个儿子在“开放之都”混得如何风生水起?感觉还不如亲戚在“久集镇”自己经营个副食店,日子过得稳定而富裕。
当初,“大伯”和他的亲戚的投资,到底是谁的选择更好?这属于见仁见智的题目。
但“大伯”如果真的有意识要在“久集镇”,留下一条“谋生的捷径”给两儿子。凭“大伯”在大老板间如鱼得水的实力,他完全可以既在“开放之都”买房,又在“久集镇”购买铺面独.栋。
这两者兼得的模式,对于有钱人而言,根本不成问题。
“大伯”没有那方面的意识,在他赚钱最容易的年代,同时也是房地产最便宜的年代,只买了房产,没有购置地产。到了这几年地价连续翻涨的时候,他又患绝症,更无心去置业。
就连在老家利用自己的田地来盖一层楼房,都是在他夫人大肆的鼓动之下,这才提了日程。
像“大伯”这样一个复杂人物,在燕家同一个祠堂的晚辈中,早就大名鼎鼎。
如今燕千羽的父母,想在老家盖8层楼房,要看风水,“大伯”马就过来了。真是给足了他家面子。
当时燕千羽、梁腾和吴瑕正在燕家院子的龙眼树下,坐在小板凳闲聊。
围墙的不锈钢门忽然打开了,千羽的父母带着一位瘦削的中年男子走进来。
那瘦削男子表情挺严肃的。
进来后,燕千羽赶紧站起来向他问好:“大伯,好久没见您了。现在看起来您的气色好多了。”
大伯冲她点着头,难得露.出一些柔和的表情:“千羽啊,我身体还撑得了几年头的。再多不敢说。你姐姐的事,你要想开些。你现在在大城市事业有成,你爹妈也是不想影响你的工作,并且没查明真正致命的原因之前,怕你行事冲动,才拖延了一个月,没把你大姐的不幸消息告诉你。你要理解她们的心情。”
“大伯,我明白的。”燕千羽很懂事的点着头:“我姐她是自己命不好。现在报告也出来了,不能怪罪谁啊。我如果一开始没有查明真相,就冲.动行事,对谁都没有好处!爸妈已经失去了一个亲女儿,当然不愿意我再出什么事。她们的想法和作法,我完全可以理解。我不会怪任何人的。”
“大伯”满意的点点头。
和懂事的孩子交流,就是不费劲。
“大伯”又把视线转向梁腾和吴瑕:“这两位,一定就是千羽的老板吧?真是年轻有为啊。千羽一向最富正义感,年轻人又比较的冲.动。她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请你们多多包涵啊。”
吴瑕、梁腾就跟千羽大伯说起“客套话”来了。
“大伯”自打出来混之后,必须指望从大老板那儿赚到真金白银。
他对于如何跟大老板打交道,极具心得。现在跟梁腾和吴瑕,也很容易就聊到了一块去。
相谈甚欢。
“大伯”表示,自己也打算在老家盖一栋房子,开工日子都定好了,就在后天。前些天已经拜托千羽爸爸联系施工队。刚刚千羽爸爸打电话帮去问了下,确定那天准时进场,钻井打桩。
“大伯”在开工前要请亲朋吃一顿,因为是后天凌辰12点半的开工时辰,明晚就可以设宴吃一顿开工宴。
“大伯”对梁腾和吴瑕,发出邀请道:“相请不如偶遇,明晚我家的好事酒宴,请两位贵客也务必赏脸参加。”
吴瑕望向梁腾,斟酌的说:“我们计划后天中午离开‘久集镇’。打算去西边的边陲城市收购名贵原木。大师是明天的酒席,理论应该可以赶得吧?”
她这是在征求梁腾的意思。
梁腾点点头。答应了“大伯”的邀请。
一听梁腾和吴瑕要去收购名贵原木,“大伯”顿时一脸自信的说:“两位老板若是急着去忙别的生意,我也不敢耽误你们的时间。可说到收购名贵原木,跟我有过硬交情的大老板中,起码有十多位是专门做这一行的。我把他们介绍给梁老板和吴老板认识。包管让你们用最优惠的收购价,拿到原木。”
说到这,“大伯”顿了顿,又继续卖弄他的人脉:“其实按照我的看法,从原木商贩手里拿货,其实并非最佳选择。毕竟他们再怎么给你优惠价格,他们都从中过了一手,赚取了一大笔差价了。最好的方案,应该是直接从自家山头有名贵野生树种的山民那儿,直接购买树木。这才划算。”
听了这建议,梁腾和吴瑕眼睛都亮了。
梁腾有点小激动的问:“你认识哪家的山里人家,在自家承包的山头有名贵树木的?”
“大把啊。”
大伯给了很肯定的回答:“像神鹰村的陈永斌家,像百羚村的谭咏魁家,老家都承包有20亩以的山地。山一直未曾过度开采,保留有100年以的名贵树木。具体你们需要什么样的名贵树木,去实地查看才知道有没有?!只要能从中找到一、两株合适的,就够你们做家具了。”
“别说‘捡漏’是天大的难事!我认识的一个专营家具城的大老板,去年就拜托我,带他去一个名叫‘雷万厉’的山民家里山头去实地查看,结果找到了一株花.梨树。整颗树买了回去,制作黄.花梨家具。单那一次就大大赚了一笔。那老板也会做人,事后给了我10万块充当介绍费。我因为泄.漏天机多,得这绝症后,有两次动手术的钱,就是家具城大老板帮我支付的。”
这些事儿,就连燕千羽和她父母,也是头一回听“大伯”提起。
可见以前他们不是够档次的人,聊天也聊不到这些。“大伯”的许多人脉他们也不清楚。
吴瑕听得暗暗点头。
看来这个燕千羽的“大伯”,身为走南闯北、替人看风水选福地的“大师”,最大优势,就在于他经常深入深山老林,结识了不少山里人。
山民大多数都挺迷.信的,都把大伯奉为大师。所以当“大伯”在“开放之都”结交了有钱大老板,而大老板又需要名贵原木时,他就有门路有渠道,替大老板低价拿到珍贵树木。
这事儿反过来,也能增加大伯在有钱老板心目中的地位。
诸如此类,估计“大伯”这辈子做过的“无本生意”还是挺多的。也挣下了不小的身家。
可惜,近几年来大病,除了动手术有大老板帮买单,他自己吃的各种名贵药材和进口“靶向”药物,却得自掏腰包的。
“大伯”自己掏的钱也不在少数。
梁腾的关注点,却跟吴瑕的截然不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