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难断(1 / 2)

加入书签

这就是当母亲的家长的一种“通病”。

一切都想给予子女最好的安排。哪怕儿子还小,离他成家还有十几二十年时间啊。

但一个当母亲的,能有多大的奋斗目标?最大的期待也就是盼着儿子能够长大成人,事业有成,娶妻生子。

尤其像“大嫂”这种没了老公,没了什么大的家庭乐趣的母亲,大部分心思都放到儿子身,那更在情理之中。

因此“大嫂”就比较的重视替儿子多争一些“房地产”。家里老人留下来的“房地产”就那么些,“瓜分”完了就再没有了。

对于用“厨房”来“置换”大嫂那15个平方“狭长地皮”,这一点已经得到确认,没有异议。而“大嫂”要求把“老排屋”作3分平分,她就要紧挨着她家地皮的左侧这40平方,“二哥”和“小女婿架子工”也没有意见。

包括名义的“老排屋”的主人,“泥水匠老豆”,也任由他们“协商分家”,就当作自己是哑巴,也不发一句反对意见。

按照家里老一辈以前的分法,拿出的3块用来“抓阉”的“宅.基.地”,也并非大小一致。比如说,“小女婿架子工”抽.中的这块空地,只有160平方这样。但它紧挨着“村路”,地理位置算是最好的。而“大哥”抽到的这块也是空地,离“村路”十几二十米(刚好隔着“小女婿架子工”的地块),“大哥”家的占地大约也是170多平方,但还有18平方的“狭长地儿”与主地块不相连的。实际有接近200平方。

正因为“小女婿架子工”分到的地才160平啊,所以才又划个“厨房”给他家,凑够200平方这样。

正因为地块不相连,才导致后来“小女婿架子工”必须得花更多的面积,去“置换”跟自己新房子相连的地儿。

按照老一辈的想法,当然是想要“尽可能公平”,不让儿子们对“老豆”有看法。

已经分配的房地产,都按照200平以的标准,来分给3个儿子。不足的,就一处补一些“补足”给你。

至于“二哥”手气不好抽.到的这一处“宅.基.地”,却不像其他两兄弟那样是空地,盖有泥砖的。这十几间泥砖屋连带空地一块儿,差不多有260个平方啊。

正因为知道这些“泥砖屋”建在“祠堂”背后的,因而这些就作为一份,比起其它两份各200平方的,多出60平方,也算是一种补偿吧。

但就算这一处的面积最多,但3兄弟一开始都不乐意抽到这一份的。毕竟3兄弟没有一个不迷.信的,都不想住“祠.堂”背后的房子啊。这种房子住得“胜”才怪。

但家里就只有这些地了。“老排屋”的地儿可以(至少比“祠堂”背后的泥屋强),但那“老排屋”仍然能住人,大伙的意思也不想那么快就拆它。毕竟“新房子”也没那么快可以喊声建好,就建得好。

另外,“老排屋”的占地面积,满打满算也只是120平方而已,距离一份200平方那也太少。作一份来分,分到的儿子也太过折本嘛。体现不出公平原则。

因此才把260平方的泥砖旧屋作一份,来参予抽.签。

“泥水匠老豆”手里拥有的地,除了给3兄弟“抓阉”的200平 200平 260平,就是还有“老排屋”120平,这些一共780平方,将近800平了。

这就是当年“老豆”打下来的“江.山”了。到了儿子这一辈,没本事再拿到地了,只能商量如何去“瓜分”老一辈的这些房地产。

至于说,“二哥”想来想去仍然没能下决心,就在“祠堂”背后建新房子,围院子。

“二哥”感觉自己都挺倒霉的了,四十多快五十的人了,拖着个儿子,却连老婆都讨不。

就这运气,还去住“祠堂”背后的新房子,难道这“霉运”还要“祸延”至儿子,甚至是以后的“孙子”?

“祸延三代”的事儿,千万不能做啊。

因此“二哥”思想.斗争得厉害啊。他一方面有点“贪”这些泥砖屋的“宅.基.地”够大,还是明正言顺可以盖新房子的,以后也可以办下手续,发放一本“集体土地证”。

有时候不断的安.慰自己,慢慢觉得可以接受的时候,“二哥”就花了大价钱,请“勾机”进场来钩掉了那些“泥砖屋”。都是已经破败不堪,又潮.湿之极的旧屋,不敢住人了,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倒塌啊。

本来嘛,拆屋可以请人工来拆的。这人工拆屋,当然要比“勾机”来拆,便宜。但拆了屋子后,必须运走那些废弃的东东,这迟早得要勾机来勾废料的啊。因此干脆一步到位,就直接叫“勾机”进场。还节约太多的时间。

用“勾机”勾废料“小卡”,足足运走了近20车“废料”。单单是请“挖掘机”和“小卡”连废料,这两样加起来就费了6000多块钱了。

换言之,“清空”老“泥屋”(如果是大工程就有个专用名称叫“清表”),花费在六千多。

从“二哥”的这个举动,可以看出,其实最初的时候,他还是挺积极打算在那处260平方的“宅.基.地”建新房子的。

当时他是这样想的:反正手头没有多少积蓄。又要盖新房子,又要装修,还必须得有点钱留着给他的“独生儿子”娶媳妇(虽然看这儿子木讷之极,也不像很快就能讨老婆的。但万一就被他撞了“狗.屎运”,就真的蒙到了一个呢?所以还是不能“掏空”老底,得留点钱作“机动”)。

所以按照“二哥”当时的预算,顶多也就盖个一层的平房。顶多这一层面积弄大些,盖150以也可以。再围个院子。

总之就盖一层而已,就算在“祠.堂”背后,也不打紧了吧?

按照当地的风俗及说法:在“祠堂”前边或者后边的房子,是不能盖高过“祠堂”的。如果是在“祠堂”的左侧或右侧“建房”,则不受此限制。

恰恰“二哥”抽到的这“宅.基.地”,便是正正对着“祠堂”的背面。这样的房子,不说风水不风水吧,首先按照“风俗”就不能盖高过“祠堂”的。当然,也有别处城里的人士,不讲究这一套。比如,像周教练有一位同事,家就在“寸土寸金”的城里,地都少,恰好有一点祖传的地儿,就在“祠堂”背后,屋主可就懒得管那么些“风俗”了,直接盖个3层小楼,比“祠堂”高也顾不得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