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第二零四章 可不可行(1 / 2)
《玩宋》春溪笛晓
第二零四章
进入四月后,天气开始转热,官家每日都在洛阳宫的长廊中信步闲行,靠着徐徐凉风消暑。他已叮嘱过今年不必操办生辰,因此四月十四这日一早依然很清静,只有王雱与赵顼一早跑来陪他用早膳。
吃过早膳后,王雱和赵顼两小子便怂恿官家换上便服外出。赵顼兴致勃勃地说:“我听说这几年码头那边修了个望江楼,比白樊楼还高还漂亮,不如我们去那边要个临江的房间看看江景。”
官家听了也颇感兴趣,示意左右都换上方便出行的衣着一并出了宫。
三人一起出了洛阳宫,只见沿街景致繁荣热闹,道旁摊贩规划得井然有序,时而还有观光马车辘辘而过,车身上绘有代表着洛阳各处美景的画作。
快行到那望江楼时,他们还遇上了这两年在洛阳当城建美术指导的郭熙。王雱愉快地和郭熙“巧遇”,招呼郭熙一起去望江楼看江景。
正是艳阳初升,沿路的建筑都笼罩在一片氤氲的灿金日光里。一行人上到最高层后,只见整个码头尽归眼底,江水浩浩汤汤,在夏日照耀下泛着粼粼波光。
官家立在窗前远眺,只觉神清气爽,浑身清透。他转头与王雱他们说道:“这地方不错。”
赵顼拿着把王雱送他的望远镜左望右望,兴致勃勃地说:“是不错,望得远!”他忽然拉着官家指着远处惊叫,“您看,船!”
官家闻言顺着赵顼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艘货船从远处驶来,接着是第二艘、第三艘!
郭熙很快又指着另一边示意:“那边也有!”
码头两边竟有一艘艘货船齐齐涌来!
官家接过赵顼手里的望远镜远眺,发现每艘货船都满载货物,船上的船夫们衣着整齐、精神奕奕,虽然船身上打着不同的商号名字,船看着却都簇新簇新,样式很漂亮。
官家把视野转到码头上,发现文彦博亲自带着人在码头指挥着货船入港,周围除了有洛阳诸官之外,还有一队队队列整齐的挑夫、车夫等劳力,显然是等着为货船卸货的。这些劳力的精神面貌也非常好,一个个挺直腰板,骄傲地站立在府衙为他们划出的区域里等待今天的活计。
有知府亲自为他们派活,他们可以和人吹上一年!
官家把望远镜递还给赵顼,笑骂:“你俩胆儿大了,都敢诓我了。”
王雱道:“文相公说要依照惯例给您办生辰,我觉得您什么都不缺了,不需要诸位同僚费心备礼。只要看到他们在洛阳做了什么,您就会很高兴了!”
官家自然不是生气,他看着还在从两边涌来的货船,问王雱:“这些货物真的销得完吗?”
王雱道:“那是自然,文相公哪敢在这些事上作假,他可怕被唐御史、吕知谏他们骂了!”
官家一乐,再往码头上看去,只见货船已经满布洛水之上,乌压压排了一片。
赵顼正拿着望远镜乱扫,见船都停下了,本觉有些无趣,忽见每艘船上都有几个差役打扮的人蹲在那捣腾,赶紧又和官家分享:“官家您看,他们不知道又在做什么!”
官家奇道:“你们不是合伙诓我出来的吗?你什么都不知道?”
赵顼说:“元泽哥只叫我一起拉您出宫,没说要做什么啊!”
官家看着赵顼那满脸的理所当然,感觉王雱就算是指着前面一个大坑让他往里跳,他也会毫不犹豫地跳进去。
不过官家到底还是好奇王雱还做了什么准备,重新接过望远镜往江上望去,只见每艘船上果然都有人在捣弄着一个连着吊篮的大布袋,也不知是在做什么。
很快地,这些人都停下了动作,一个个“布袋”鼓足了风,随风袅袅升起,飘到了半空之中。每个“布袋”上都写着不同的字眼:有的写着“福建”,有的写着“广南”,有的写着“两浙”,有的写着“京南”。
官家一个个看过去,忽地看到一个“布袋”上写着两个大字:燕云。
官家眼眶倏地一红,定定地看着那“燕云”二字许久,放下望远镜一看,满江都是来自大宋各地的货船。随着那些布袋升空,离得最近的货船也陆陆续续开始卸货,码头的卸货工人们齐齐行动起来,像是辛勤的蜂蚂一样把货物运向或远或近的商铺、仓库,忙碌而又热闹。
不管时局如何变化,只要生活还有一点小小的盼头,百姓们都会振作而振奋地为生活去奔走。
赵顼也是头一回站在高处看到这样的场景,只觉心绪翻腾,心底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激荡。他抓着窗沿看过瘾了,转头激动地朝官家说:“以后一定会有更多船来的!将来,辽国、西夏、吐蕃、大理这些地方都会争着把东西运到我们这儿来,然后争着买我们的东西回去!”
赵顼还不懂太多大道理,只能一股脑儿把自己的想法倒出来。
可正是这份单纯的冲劲够讨人喜欢。
官家拍拍他的脑袋,说道:“合该如此。”
赵顼得到了肯定,又进一步发表自己的意见:“燕云十六州,是我们的!”按照王雱的规划,先迁都洛阳,发展北方诸州。用不了多久,北方诸州肯定会强盛起来,然后他们就可以开始谋划着收回燕云十六州!赵顼对此坚信不移,觉得只要王雱说的话就一定会实现。
官家听赵顼如此笃定,虽没应和,却也含笑看着热闹的码头。
文彦博有条不紊地在码头指挥完货船卸货,便率着洛阳诸官过来拜见官家,向官家恭贺生辰。知府都领头山呼万岁了,周围的百姓自然也齐声朝着望江楼上的官家喊“万岁万岁万万岁”。
官家赐诸官用宴,尝了尝望江楼的新鲜菜色,最后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回到宫中,曹皇后又率后妃向官家祝寿,官家一一应对完,到只剩彼此二人时才对曹皇后说:“‘万岁’太长久了,这样就很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