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正道与魔道(2 / 2)
说到这里,宁宣忍不住叹了口气,又摇了摇头。
老实说,他自认为也不是没有武学资质,在宁家修炼武学的时候,同龄的孩子也未有几个能够跟得上他的思维和成就。但这一切在谢易面前,就相形见绌,完全成了个笑话。
自从阳关城一役,他也开始学剑,时而有所思有所悟,想要草创一记妙招,也每每都是到了关键处便想到谢易的遗世独立,便自惭形秽,难竟全功。
他只感觉,自与谢易接触以来,自己便深入了一个大网。随着谢易逐渐传授武学,两人关系初步建立,这大网也将自己的武学奇思紧紧束缚,难以活泛跳脱出去,寻出一片自己的天地来。
谢易愣了一愣,居然没有冷嘲热讽,“看来你不知不觉,已经陷入了心障魔碍之中。”
“什么叫心障魔碍?”
“这是魔道修行者的来源,魔门不是道家、佛家、儒家那样的思想学派,也不是妖族那样异族他类,而是一切规则法度的反面。这其中的逻辑十分简单,任何一门学说都不可能尽善尽美,自圆其说,否则这天下早让它独霸一方了。佛有佛的疏漏,道有道的浅薄,而一个佛门弟子见到了佛经的缺憾,一个道家子弟认识了道法的有限,如果不能将其堪破,看淡,便会陷入迷思。而这种迷思,就是心障魔碍,但这种心障魔碍,却也自成一派,背道法而去、弃佛家而走,最终形成了‘魔’。”
谢易不急不缓地叙说着,“宁宣,你现在所处于的就是一个很常见的‘心障魔碍’,一个人把握不到依靠外力的度,既想要将其依靠,又想要将其摆脱,如是陷入迷思。”
宁宣皱着眉,“听你这么说来,魔好像也不是错误的道路?”
“谈不上错误,只是偏激罢了,不过对普通人而言,他们的行事的确残酷凶狠一些。我对此不在乎,是因为这个世界的普通人对我而言也毫无意义,只有武道才是我所在乎的东西。而且任何人也都很难规定‘魔道’的行事法则,有杀人无算的,也有行事诡秘的,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魔道众人。”
谢易说,“话归正题,你想成魔吗?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倒也有许多方案给你,而且魔道修行起来简单一些,因为可以挑战很多禁忌……你看唐凤华就知道了,他其实就是标准的魔道修行者。”
也就是说把别人吸成人干和操控傀儡么……
宁宣摇头,“我肯定是不愿意这样的。”
“可你已经切实有了进入魔道的苗头,日后障碍越大,越难突破。因为你已经对现在的自己不再自信,你这一身武学根本不是你所有的,而是我所有的,只是在你身上而已。”
谢易说,“肉身和真气……或者用我们的话来说,物质和能量同时走到极点,就要开始精神上的修行,考虑‘我’的所在。你必须要突破这个障碍,才能形成‘魂魄’,拥有‘自我’。在这点上,不管是真人道还是真气道,都是殊途同归的。”
真气道的道路,一开始只有肉身,于是要先将肉身修炼到千锤百炼。这是百炼境。
后来从肉身中无中生有,得出真气,又以真气洗练肉身,肉身涌现真气,将二者同时蜕变。这就是真气境、玄关境和先天境。
而再后来,肉身和真气都达到了巅峰,就要从其中寻找到心念和自我,在这个人们从无中来到无中去的世界上固定出一个恒常不变、万股不灭的“魂魄”来。这就是烘炉境。
宁宣问,“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我说过了,只有两条道路。一条是正道,你将其堪破,将其看淡,堪破和看淡不是让你放弃外力,而是你不需要依靠外力,但也不会抗拒依靠外力,一切自在随你心意。”谢易说,“另一条是魔道,你要么甩开我进行苦修,一辈子只依靠你自己的力量,以迎合你的自我诉求,要么彻底放弃你自己,成为我武学的傀儡。这其中,正道是来自于心的解脱,这是骗不得人的大境界、大智慧,很多人就算知道也做不到。而魔道相对简单,它不要求你内心是怎样思考的,只要求你的行为要走入极端,不能够首鼠两端、优柔寡断。”
宁宣皱着眉思考了一会儿,“……”
过了一会儿,他忽然将眉头舒展开来。
“怎么样,你想好了吗?”谢易问,“是走正道,还是走魔道?”
“我明白了。”宁宣叹了口气,“老谢,我肯定还是走正道。也许从今天开始,我要试着给你看看我创造的武功了。”
谢易愣了一愣,忽然笑了笑,“好,既然能说出这样的话,那看来你是真的明白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