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再掀朝议(1 / 2)

加入书签

“这些茗茶都是名品,太贵重了,还请造储坊的公公们收回去吧。”

深思熟虑之后,顾文君还是倾向回绝。

可是造储坊的太监们就像是什么也没有听到似的,仍然一个个安分跪好,顾文君不接下,就不起来。

“顾公子,既然是造储坊想赔礼,你就接下吧。就是不拿来喝,在屋子里放着也是荣耀,以后就没有人再敢欺负你了。”涤桃在一边小声地嘀咕,满句话都是压抑不住的兴奋。

涤桃能想不到太远的事,只知道终于出了一口气。

之前的时候,那两个只不过是在造储坊里负责守门的小太监,就敢对顾文君大放厥词。

如今,就是造储坊间的掌事太监,执事太监也一样要对顾文君点头哈腰,恭敬有加。

前后一对比,真是解恨。要是能偿还顾公子缩所受的委屈,涤桃也不觉得自己这身伤白受了。

可是顾文君却不糊涂,她心里点着琉璃灯,通透明亮。

这些太监跪了一排,看似真的是在跪顾文君,其实不过是在跪她身后的大靠山——皇帝陛下。顾文君自己说的话,他们是不听的。

只知道要按照陛下的意思。来向顾公子赔罪道歉。

顾文君心下无奈,转向刘喜说话:“麻烦刘公公帮我收起来吧。”

她故意只交代给刘喜,其实是想让刘喜代她收了,以防之后有人再找茬计较,顾文君也有了辩解的理由。

毕竟刘喜在明面上就是皇帝身边的亲信,不算越矩。

刘喜没想到那么多弯弯绕绕,只当顾文君收下了,面色微喜,合掌而笑,“行了,顾公子不怪你们,你们就自觉点,把东西放好,以后啊,都给我小心点!”

他们听了哪敢有不从的。

纷纷长吐一口气,面色一缓,动作迅疾地将所有礼物都一一收整好,要放去顾文君住的屋子。

在顾文君面前,他们全都紧绷着身子,一丝一毫外露的情绪都不敢表现,只有等到告退时,他们才敢流露些许真实想法。

“还好顾公子没有和我们造储坊计较,不然这关真的难过咯!”

“这叫什么事啊!季贵妃斗法,还把我们这些管后勤事物的小牌坊也给牵连进去!真是晦气,那两个小太监也太蠢了,差点就害死整个造储坊咯!”

“要不是他们已经吃了王公公的板子,半死不活了。杂家也真想再给他们加上一记重罚。真是两个不成器的废物!”

“就是,拿了好处又做不好事。季贵妃宫里头已经闹了,别想贵妃娘娘再给我们好脸色看。又得罪顾公子,连累我们在陛下那边都挂了一个办公不力的旗号,以后还能有好果子吃吗?唉!”

讨论来讨论去,其实造储坊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陛下只是让他们赔礼,造储坊只要拿出些稍好的茶叶去赔罪,也应付得了场面。可他们却把自己坊里压箱底的宝贝全拿了出来,不要钱似的通通给了顾文君。

要知道这些可都是稀品,甚至还有孤品。

现在给了顾文君,以后再奉给陛下、太后、其他妃嫔还有皇亲国戚侯爷等等贵人,可就少了或者干脆没了。

是造储坊好大的一笔投注。

“看来以后,只能讨好顾公子了。造储坊总得选一个,来巴结。”

“那贵妃娘娘不好相与,太后娘娘那边依然是状况不明,陛下现在器重顾公子,顾公子的脾性又好,没记恨我们造储坊,还是顾公子好!”

“对对!就选顾公子!”

这样下来,才是顾文君得了这么贵重献礼的原因。

却也把顾文君推到了一个过高的位置。其实她在宫中留得越久,就势必越引人注目。

她还有两道科举难关要闯,总不能一直在宫里待到会试开考,连文山书院都不去读书了吧。

季贵妃和萧允翊公主殿下的事情,不过是加剧催生顾文君打算离宫的想法。

真正目的还是那两样。

一是应对敬王,二是躲避风头。

可顾文君现在的问题是,接连离宫的请命都被陛下驳回了。

进来容易,出去却难了。

加上顾文君也不想,再和陛下僵持疏远关系,又想不到还能怎么劝说,一时成了僵局。

她能想到的,陛下也能想到。

只不过,陛下不喜欢她出的法子。

顾文君并不知道陛下心底里的打算,但她知道,陛下一定是有了自己的主意。

可陛下对她的圣眷,也越来越明目张胆,这明明已经十分僭越,但上到陛下,下到刘喜,没有一个觉得有丝毫不对。反而把顾文君推进了尴尬的处境。

刘喜没察觉顾文君的忧虑,还笑着说道:“一处儿的口风变了,宫里其他人也很快就会明白了。顾公子等着瞧吧,今天的礼物才只是第一份呢,还会有源源不断的送上门来!”

“有什么好瞧的!”顾文君不喜反忧,与刘喜直接说了:“今天这样闹,就不止是宫里人知道我了,到朝堂上也是徒惹非议。是给我找难题!”

刘喜却摇着头咋舌:“顾公子是多虑了,你在各位大臣们心里,早就是有名有姓的人了。”

“什么意思?”

“你一入京以来就没有消停过。文山书院入试第一、又得了张首辅的嘉赏、还写了一本名震京城的《西厢记》,这次又是江东乡试的榜首,何时低调过呢?”刘喜把事情拆开分析。

“而且这一次,知道顾公子你进宫并且暗暗关注的人,肯定不在少数。还不如直接点明了,你是凭借医术入的宫,医治太后得赏,遮遮掩掩反而落人口实。”

这样解释也说得通。

刘喜自觉说得极有道理,越说越顺,眉毛都扬了起来。

他知道陛下不想让顾文君这么快离宫,所以话里话外都是极力劝顾文君留下来。虽然陛下没有来看顾文君,可刘喜就是陛下的眼睛,陛下的嘴巴。

事事都在传达陛下的意思。

也因为刘喜心里清楚,陛下的心思可有一大半都系在顾文君身上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