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还不赖(1 / 2)
这几日的行程很紧,剧组的主创分头行动,岭南、沪上、汉东、京城这些地方都是大票仓城市,尽管网络让宣传变得简单,但是要想提升曝光度和关注度,到处跑路演就是必然。
你不抢观众别人就抢,就是这么简单。
而结果就是,一帮人妥妥累成狗。
在剧组赶场的同时,《热点》经过一天的发酵,评价和报道开始在媒体上全面刷屏。
《热点》跟《画皮二》不一样,它更加接近于现实题材,网络暴力这种事情,从网络传入国内之后就开始出现。
从最开始的互喷,到网络谣言,再到摄影展彻底引爆网络舆论,网友们的观念也开始改变。
网络从一个少数高端知识分子才会使用的工具变成了普罗大众也能上去溜达一圈的社交场合,凡是社交,就必定有冲突,网络暴力也应运而生。
网络暴力更加残忍的一点是,你不需要任何参与,也不需要任何了解,便能让那些恶毒的话语无孔不入的流进受害者的耳中。
2006年4月,一位悲情丈夫在网上发表了一封五千字的长信,痛斥一位网名为“铜须”的大学生与他妻子有染。随即,数百人在未经事实验证的前提下,轻率地加入网络攻击的战团,其中一人更建议“以键盘为武器砍下奸夫的头,献给那位丈夫做祭品”。
短短几天内,数十万网民组队对“铜须”发出网络追杀令,搜寻并发布了这名学生的真实姓名、身份、住址和生活细节,并呼吁社会封杀“铜须”,“呼吁广大机关、企业、医院……对××(铜须原名)及其同伴进行抵制。不录用、不认可、不理睬……”
如果“铜须事件”是一次偶然性的网络暴力事件还好,然而,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铜须事件”绝非偶然。相反,它是网络责任难以追索这一特征的具象化表现,是屡次网络道德追讨事件的一个缩影,比如我们所熟悉的“陈易卖身救母事件”、“虐猫事件”等……这些都是十分典型的网络暴力事件。
“于飞鸿用自己创新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三人成虎,让这个本就传奇的故事变得更加扑朔迷离。电影是如今网络社会的一个缩影,池兴是小小的石子,而受害者则是湖泊上平静的小船,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网络上,只消一句短短的推测便能引起千万热心网友的参与,在电影结束放映的那一刻,观众们脸上不是笑容,也不是泪水,而是错愕和畏惧,在银幕之前的我们似乎也变成了网络暴力的参与者。好电影的作用就在于此,它指出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且让我们震撼和反思。”
“不同于贾科长们从社会角落里挖掘出的事件,那些东西真实,但又缺乏真实感。《热点》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网络暴力事件近年来层出不穷,我们关注,我们审判,我们反转,我们夸赞,一切都是那么真实且令人感同身受,这才是真正的人文关怀。”
“原著小说是凑佳苗的《白雪公主杀人事件》,本来对于国内的小说改编电影不抱兴趣,更何况原作者的毛病就不少,她的叙事技巧一向做作蹩脚,又野心太大混杂社交网络、多重视点、悬疑、童年、友情、嫉妒以及小人物命运,庞杂无比却又缺乏悬念。但是改编让我眼前一亮,不管是镜头语言的创新使用,还是结尾类似于《东方快车谋杀案》的创新设计都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最后那一眼,浑身发寒。”
“结尾的遥相呼应煽情之极,但煽情过后却是另一重的反转。导演和演员的水平让本片更上一层楼,从一部青春偶像职场喜剧变成了现实主义的犯罪电影。网络暴力、校园的冷暴力才让有心有戚戚焉,反倒是真实发生的暴力犯罪让人感觉,不过如此···”
“罗生门式的多角度叙事+青春路线,倒让我更多想到《听说桐岛要退部》,脱离校园题材更好看;众口铄金的冷暴力,人模狗样的碧池范,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到哪儿都有恶人破事的存在,或许一不小心,连自己都成为恶的一份子;重点不在追究凶手,暴露的各人嘴脸才是兴味所在。”
“童莉亚演的成人后的陈美小学同学最棒,那姑娘打电游一场是影片最精彩的段落。”
“还是女人懂怎么拍女人,看看于飞鸿镜头下的柳亦非,再看看李仁港镜头下的柳亦非,从造型到打光都完爆有木有?”
“于飞鸿绝对是国内第一女导演了,什么徐才女,玩蛋去吧!”
咳咳···
网络上的反响已经够深刻了,没想到第二天官媒也同时下场,人日用特别官方的语气对《热点》给出了极高的评价:电影中,“喷子”肆意宣泄的背后,折射出当下愈演愈烈的网络暴力问题。频繁发生的网络辱骂、垃圾信息传播、恶意“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事件,已给我国社会带来巨大冲击。杜绝“网络暴力”,保障“精神安全”,让“消音的枪”不再悄然杀人,我们在探索,但任重道远。
“怎么样?首日票房出来了吗?”
“没呢?那边捂得太严实。”
“《画皮二》现在已经破五亿了,也不知道《热点》行不行。”
“总票房估计跟不上,不过评价都是一边倒的好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