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冲突(二)(1 / 2)
我叫安配,乃大魏安城安氏的后人。
根据族谱记载,在几百年前,我安氏那可是安城的名门望族,甚至于在当时的梁国也排的上名,并且家族居住的这座城池,也是以我安家命名的,这个称呼一直沿用到如今。
遗憾的是,就像天底下大多数世族那样,我安家在这数百年里,逐渐也衰败了。
这其中有兵祸的原因,毕竟据族谱记载,我安家曾经历『魏国灭梁之战』、『魏卫交兵』,有好些位先人直接或间接地死在那几场浩劫中。
当然了,这些数百年前的恩恩怨怨,先祖们早就释怀了。
可能最开始的时候,我安氏先祖是很惊恐的,毕竟当年那些自称赵氏魏人的虎狼之士,驾驭着战车、统帅着后来赫赫有名的大魏武卒,从如今称之为三川郡的西夷杀出来时,整个梁国都为之惊恐。
因为对于当时作为中原国家的梁国而言,那时的赵氏魏人,只不过是居住在三川的西夷,蛮夷之人。
后来,赵氏魏人灭了梁国,他们并没有像当时其他的异族那样在梁国烧杀抢掠,他们在这里定居下来,安抚梁国的后人,学习梁国的文化,以至于若干年后,我安氏的先祖们也逐渐认可了赵氏魏人对这片土地的统治,甚至于,也逐渐成了一名魏人。
这些都是老历了,不提也罢。
总之,后来我安氏就登上了大魏赵氏的战车。
而相比较这些兵祸,真正使我安氏开始衰败的,还是因为先祖们惫懒的缘故——虽然这么说大逆不道,但事实的确如此。
总而言之,我安氏衰败了,从当初大魏安城的名门望族,沦落到后来只有一座占地十几亩的祖宅,外加城外几百亩的田地,仅剩如此。
我绝对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这点家产可能会使一般的平民满足,但是对于作为安氏后人的我来说,却是耻辱,却是悲叹。
家到中落的我安氏,人丁也不旺,我这一辈,只有我与我的兄长安图。
别看家里还有些田地,可实际上,在家父这一辈时,我安氏在安城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为曾经的名门望族之后,如今处境着实尴尬,虽说凭着家父曾经的关系,兄长与我娶了城中李氏老爷的一対女儿,但妻族的那些亲戚,看我们兄弟的眼神总带着几分偏见。
说到底,无非就是一个字:钱!
李老爷,不对,应该是岳丈大人,那是一位重情重义的人,不顾其家人的劝阻,将女儿许配于我兄弟二人,我兄弟二人很是感激,可岳丈大人的那些亲戚,啧!想到就心烦。
因为这件事,我兄弟二人一直在思索着如何兴旺我安氏。
终于,在去年年初,机会来了,我大魏的肃王殿下出兵征服了三川,随后我大魏与三川建立了稳固的贸易——贸易这个词,据说就是那位肃王殿下提出来的,其实就是交易的意思。
当时我与兄长合计了一下,都觉得这个机会不可错过,于是咬咬牙狠狠心,将祖祖辈辈留下来的那数百亩田地都卖了,又找岳丈大人借了一笔钱,前往了三川。
三川郡雒城,那可真是个好地方,那些羱族的少女……咳,这不是重点,总之,我们兄弟二人往返了几趟三川,赚了数倍的钱,非但还上了欠岳丈大人的钱,卖当初卖掉的田地又买了回来,居然还剩下许多。
当然了,那时候之所以赚得多,那是因为肃王殿下拒绝我大魏国内那些大贵族前往三川,虽然不知具体是为了什么,但那些大贵族、大富豪的商队无法进出成皋关,这对于咱们兄弟这些小商队而言,简直就是千载难逢的财机会。
后来,随着肃王殿下向国内那些大贵族妥协,大批的贵族商队进出三川,这钱就难挣了,我不知听说过有多少平民商人被击垮。
不过这与我安氏没有关系,毕竟就算再怎么败落,我安氏在安城也算是有头有脸的贵族,那些大贵族不至于打压我们,他们打压的,只是那些平民商人。
随后,我兄弟二人的生意越做越大,上百名胡人奴隶,两艘由大梁冶造局打造的商船,还在尚未建成的博浪沙河港,花重金买了一间商铺——虽然目前暂时连商铺的影子都看不到,但是我们兄弟二人都坚定,肃王殿下是不会坑咱们的。
到了今年,我就不跟着兄长了,安心在安城打理店铺,嘿嘿,咱兄弟如今在城内可是拥有一处客栈、两处酒馆,还有一间店铺兜售些从三川购入的零零散散的东西。
最近,兄长带着岳丈大人的小儿子,也就是咱兄弟二人的小舅子,开着商船到商水县收购珍珠、楚国青铜等东西去了,这些东西无论是在我大魏还是在三川郡,都卖得相当不错。
话说岳丈大人的那些亲戚,就是曾经瞧不起咱兄弟的家伙,如今一个个眼红地很,旁敲侧击地让咱们兄弟传授些经验……呸!我才懒得管他们死活!
唔,总之,我安氏逐渐又兴旺起来了。
然而前些日子,不知怎么着祸事就来了,安城突然涌进一支陌生的军队,虽然有点丢脸,但我一开始还真差点吓得尿裤子,还以为是北边的韩国人打进来了,后来看到这支军队挂着『魏』字旗号,这才松了口气。
不过这口气也没松多久,因为那根本不是我大魏的军队。
事实上我一开始就纳闷,『繇诸君赵胜』,我从来没听说过,我大魏什么时候封过邑君了?不都是封王的么?就好比原阳王啊、成陵王啊,突然冒出一个繇诸君,简直莫名其妙。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支魏军,并非是我姬姓赵氏大魏的军队,而是在遥远的西方,陇西魏国的军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