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叶青云?(2 / 2)
而鲁修几人,则更是轻松,直接将李伟指点的这些观念加以改善,便能轻松应对。</p>
殿试没有会试那么麻烦,若不是繁琐的礼节耽误了太多时间,就皇帝的几个问题用不了一个时辰就能答完。</p>
时至正午,随着礼官鸣鞭,答卷时间结束,有专门的官员将学子的答卷都收了上去,朱元璋直接与众考官现场阅卷。</p>
当他看到那些士子的猜忌之言,不禁眉头皱起。</p>
但这毕竟是科考,他也不会因为士子的言语有些难听就把人怎么着,只是沉着脸把这些答卷扔到了一旁。</p>
当看到明黄书院那些士子的答卷,他的脸色才算好了一些。</p>
有德无能就是因为缺乏实践,明黄理学的理论对改变大明当今的文风作用极大,这也是他在削减李伟权势的同时,还答应给明黄书院会试资格的原因。</p>
明黄书院是李伟一手创办,虽然朱标是名义上的校长,但李伟才是真正的主事人,这书院中的学子若是高中,肯定也少不了会进一步增强李伟的权势。</p>
但即便如此,朱元璋还是要用这些能吏良臣,朝政不是仅有权谋,更有家国大义。</p>
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p>
党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只有党争。</p>
明初同样有淮西和浙东之争,但却并没有像明末那样造成亡国之祸,相反的反而国力蒸蒸日上。</p>
说到底还得看帝王的手段。</p>
就像李伟要争权,在朝堂上所言也都是利国之言,对朱元璋来说,只要他还没有到失控的地步,那就是有利的。</p>
朱元璋脸色好转,看了几份这些答卷,心里还算比较满意,只是这些人理念相差不大,答的也都差不多,他便没再浪费时间,快速御览了一遍就翻过去。</p>
然而,当他翻到其中一张答卷时却是突然停顿了下来。</p>
“伏见陛下德音,臣斗胆拙言,人无完人,古来德才兼备者凤毛麟角,自然难求,臣以为才能更重于德,若兼有盛德自是大善,若无尚可以律法管束,反之有德而无才,奈何善心却害民……”</p>
朱元璋看到这些议论,顿时大为惊疑。</p>
上千年来,官员的选任都是以德为先,而他手中这份答卷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这种观点在其他文人看来那就是大逆不道。</p>
然而朱元璋却并没有这么想,反而是眼前一亮,觉得这种观点很是新颖。</p>
他是个实用主义者,答卷上的这番言论虽然听起来离谱,但细细一想却也不无道理。</p>
朱元璋将目光看向答卷的姓名,直接开口叫道:“叶青云?”</p></di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