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陆时,我的父亲!(1 / 2)

加入书签

英伦文豪正文卷第199章陆时,我的父亲!五天后,

9月22日,周六。

威斯敏斯特宫,沃德豪斯办公室。

此时,他的手里正摊开着一份学术著作的稿件——《日本文明的天性》,同时嘴里啧啧有声,

“一本奇书。”

丘吉尔不由得诧异,

“什么?”

他靠了过来。

结果,沃德豪斯直接抢过丘吉尔嘴里的雪茄,摁灭,

“别把稿件点了。”

丘吉尔不满道:“又不是原稿。再说了,你见过哪个雪茄的烟灰能把稿纸点了的?”

沃德豪斯瞄了眼地毯,

“你说呢?”

那里还残留着被烫出的洞。

丘吉尔尴尬地摸摸鼻子,岔开话题:“你说这本书不错?”

沃德豪斯点头,

“嗯,应该会成为学术类畅销书。当然,比不了《无人生还》和《罗杰疑案》,更比不了现在火得不能再火的《我是猫》,但卖个几千本肯定不成问题。”

丘吉尔不由得好奇,

“我看看。”

正好沃德豪斯看完第一章了,随手递过去。

丘吉尔一目十行,

但很快,他放慢速度,又一次从头看起,似乎是想把每个字嚼碎了咽进肚子里。

良久,他说:“我想看原稿。”

沃德豪斯摊手,

“那伱得找陆教授。而且,印刷稿有什么问题吗?”

丘吉尔说:“成书和原稿肯定有差别。更何况是伦敦大学联盟印刷,陆教授八成有所保留。”

他会这么说,是因为日英关系,

在《日英通商航海条约》签署之后,英国和日本进入蜜月期

至于其中原因,凡是懂国际政治的都懂,

无非就是“龙与毛熊”。

英国在华商业利益份额最多,自然想对抗俄国在华扩张,要趁俄国在立足未稳之际及时遏止住其势头,因此扶正了日本。

在这种背景下,陆时想在英国发行分析日本的专著,不可能尽言。

沃德豪斯压低声音,

“说到这个,你听说了吗?首相先生正准备……哼哼……”

他笑着,双手伸出食指,勾在一起,

这是“勾结”的意思。

丘吉尔点点头,用略带着嘲讽的语气道:“阿瑟确实有和日本结盟的想法。不过,我觉得这不能怪他,说到底,还是在给他的罗伯特叔叔的‘大陆均势政策’擦屁股。”

阿瑟是阿瑟·詹姆斯·贝尔福,现任首相;

罗伯特是罗伯特·盖斯科因-塞西尔,前任首相。

两人是叔侄关系。

按本来历史,1902年初,英日两国正式缔约,英日同盟形成。

但实际上,英国首先考虑的是与德国结盟,

可惜两国在欧洲本就是竞争关系,德国对此反应冷淡,转而要求英国加入以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

这显然是奉行“均势政策”,强调行动自由的英国无法接受的。

于是,英国便把目光投向了远东,

即使当时的日本还是不受列强重视的二流国家,但英国若要寻找盟友,已经别无选择。

丘吉尔看看手中的稿子,

“不过,有这本书,说不定会影响阿瑟对日本的判断。”

沃德豪斯诧异,

“你觉得贝尔福比塞西尔更开明?”

丘吉尔笑了,

“如果听劝就等于开明,那你这话说的不错。但我只是觉得,阿瑟这个人更善于权衡利弊,如果日本人真的如这本书所说,‘他们彬彬有礼,却又蛮横倨傲;他们无比顽固,却又非常善变;他们忠诚且宽厚,却又心存叛逆,满腹怨恨……’,那到底要不要结盟,确实得仔细思量。毕竟,谁都不想被反捅一刀。”

“啧……”

沃德豪斯咋舌,十分佩服,

“你倒是背过了。”

丘吉尔能过目不忘,好像也就陆时有这个能力。

这时,外面忽然传来敲门声,

“爵士,报纸到了。”

沃德豪斯应门:“来了。”

他过去开门,接过办事员递来的报纸,迫不及待地抽出其中的《镜报》。

丘吉尔不解地问:“怎么这么猴急?”

沃德豪斯解释:“陆教授之前就知会过我了,说是今天的报纸会有给卡罗食品做的广告。”

丘吉尔摊手,

“他家的香肠味道一般。”

沃德豪斯白对方一眼,一边看报,一边吐槽道:“你只是吃不惯苏格兰风……咦?怎么回事?”

话说一半,他对报纸露出疑惑的表情。

丘吉尔凑过去,

只见《镜报》头版的文章是《慈善!孩子们,我们等着你们回家……》。

这标题的味儿也太冲了。

人家都是《慈善聚大爱·情暖利物浦》、《聚合同心,献爱助困》之类的,

《镜报》倒好,报道慈善新闻都有种独特的花边气质。

丘吉尔忍不住笑,

“嗯,是小报没错了。”

沃德豪斯却是没有接茬,仍皱眉看着报纸。

丘吉尔不解,

搁以往,沃德豪斯早就开始吐槽了。

他问:“怎么了?”

沃德豪斯把头版递了过来,说:“你看一看吧。”

丘吉尔阅读,

——

迄今为止,布尔战争已经进行了整整两个年头。

在马弗京和金伯利、在莱迪史密斯和邓迪、在斯威士兰边境、在卡利登河谷的巴苏陀边界……

我们损失了七千多人。

然而,死亡真的是最恐怖的吗?

永远纠缠的疾病、重伤,还有挥之不去的梦魇时刻束缚着士兵们。

英勇的议员丘吉尔先生曾在战线上采访过一位军医,军医大倒苦水,说:“我连做梦都在截肢、截肢、截肢……”

……

——

丘吉尔有点儿头疼,

“我真特么……怎么还有我的事啊?”

沃德豪斯笑道:“那不是你在下议院演讲时的原话吗?很煽情,我印象非常深。”

丘吉尔一阵无语,

得了,继续往下看吧。

——

这个时候,本报想到了一个组织——

英国红十字会。

于是,我们便组织了一次国际商业峰会,同时,也是慈善会,希望善人长翁们慷慨解囊,

而他们也确实不是吝啬之人。

——

接下来是很长的名单,格式是“企业——涉足领域——企业主”,

就比如:

百达翡丽,钟表,约瑟夫·菲利普。

在文章的最后是一句煽情的话:“孩子们,我们等着你们回家……”

这话,给伦敦的城市居民看不见得会有什么,

但是对军人群体是暴杀。

就连已经练就了铁石心肠的丘吉尔都不由得微微叹气,说:“广告打得确实好。这些企业赚到了。”

他转向沃德豪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