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飘扬的日月旗(1 / 2)

加入书签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飘扬的日月旗自秦汉时,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威胁就没有消停过。

归根到底,这与游牧民族本身的能征善战,体格强壮有关系,一个个都是放牧长大的,随便拉出来一个就是勇猛的战士,加上游牧习惯,居无定所,缺乏对固定地点的留恋,没有落叶归根这一说,所以喜欢到处溜达。

溜达到中原王朝,看到这里的百姓虽然也穷,可毕竟这里有粮食吃,有茶,有锅碗瓢盆,问他们要,他们又要牵自家的羊或牛,不给他们吧,就弄不来吃喝用的好东西,自己又不争气造不出来,那就只能动手抢了。

抢一次就知道了,这是发家致富,改善生活成本最低的法子。

于是,游牧民族开始向强盗民族转变,从时不时「打草谷」,转化为大规模南下入侵。无论是哪个游牧民族居于北面或西北,骨子里都含着的野心。

无论是秦汉时的匈奴,还是唐朝的突厥,无论是宋时契丹、女真,还是大明面对的蒙古人,他们一个个都不曾放弃过占据中原,或因时衰弱而休养生息,但有实力,有机会,战争便会爆发。

这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跳出过这个圈子。

在朱允炆眼中,要解决游牧民族的威胁,只有一点,那就是消灭他们的作战力量,将他们一切支撑作战的基础全都毁掉。

比如强壮的军士,比如强壮的战马,比如茁壮成长的少年!

袁岳深知朱允炆想要的是什么,他绝对不介意草原荒芜十年二十年,他在意的是草原之上别再长出动辄威胁大明王朝根基的力量!

一万五的骑兵,在接近北海,接近鞑靼部落聚集区三十里时,已不再需要派遣什么斥候,也不需要隐藏踪迹,袁岳下令各自作战。

这是一场以乱打整的战斗。

鞑靼的主要作战力量已经完全覆灭,所留下的不过是老弱妇孺,这群人根本就没有多少抵抗与作战能力!

袁岳并没有下达屠杀的命令,鞑靼不是兀良哈那些叛徒,鞑靼是敌人。

叛徒需要彻底的消灭,敌人只不过是立场与利益不同,可杀,但未必需要采取最绝灭人性的屠杀。再说了,大明人口缺得很,这些妇人完全可以带到大明去。

没有任何警告。

袁岳带军队冲入鞑靼的住牧之地,将所有想要拿起武器的,不管是老人,还是妇人,亦或是十岁出头的孩子,毫不留情地当场斩杀!

「鞑靼已灭,投降不死!」

「跪下投降!」

「抵抗者,格杀勿论!」

「投降!」

大明军士从三面包抄杀入毫无提防的鞑靼住牧地,战马奔腾,惊动了一个个蒙古包,无数惶恐的妇孺跑出来,看着强横的大明骑兵冲杀,带血的马刀高高扬起,铁梯踩踏在大地之上,击碎了慌乱喧嚣。

「娘亲!」

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哭了起来,被一个妇人抱起,大明骑兵从旁路过,刀锋在触及妇人之前收了回去,只留下一句:「投降不死!」

妇人瘫坐在地上,闻到了血腥味,僵硬地看去,只见一个握着弓箭的孩子被砍掉了头颅。这个孩子自己认识,儿子也认识,他们是最好的玩伴……

战场之上,没有怜悯可讲。

只要是手持武器,哪怕是拔出剔骨刀的妇孺,也不会活下去。只有跪地投降,只有匍匐在地,只有手无寸铁,才能保他们活下去。

骑兵不断穿插,时而分散,时而集中,一批批鞑靼人被赶到了一片空地之上,上了年纪的老人不多,大部分是妇人与孩子。

袁岳冷漠地看着这些惶恐不安的人,军士开始找出绳索,将这些人十人一组串起来,以避免逃跑。

骑兵依旧在驰骋,绝望的喊叫声传荡在草原,飘落在北海的水波之上。

北海以南,三十里。

铁鹰骑指挥使阿尔斯郎抬手,止住骑兵冲势,骑兵队伍放缓,并在行进一里之后停了下来。刘启夏从后队驱马赶上,看向阿尔斯郎:「为何停下?」

阿尔斯郎指了指前方。

刘启夏抬头看去,只见不远处的山坡之上站着两个人,两人奋力挥舞的,正是大明日月旗!

舞动的旗帜,满是骄傲!

只是阿尔斯郎高兴不起来,刘启夏脸色也有些阴沉。

徐辉祖带人赶了上来,看到这一幕之后苦涩一笑:「看来我们紧赶多日,还是被袁岳捷足先登!」

刘启夏有些不甘心:「消灭鞑靼,我们出力最多!凭什么这军功就让袁岳给抢了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