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 征服者不再背锅(1 / 2)
第616章征服者不再背锅</p>
战前被吹嘘为战略天才的康拉德,战争爆发后原形毕露,他不仅不是天才,甚至毫无战略可言。</p>
只看康拉德的计划,就知道康拉德有多狂妄自大了。</p>
德国人的“施里芬计划”,尚且只能兼顾一面,先法后俄;康拉德居然梦想同时击败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王国,最强嘴炮非他莫属。</p>
乔治暂时顾不上奥匈帝国,先把奥斯曼帝国击败,解除后顾之忧才是王道。</p>
奥斯曼帝国总司令是苏丹穆罕穆德五世的弟弟小穆罕穆德,这又是一个志大才疏的典型,在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左右摇摆。</p>
世界大战爆发前,小穆罕穆德的立场是比较亲协约国的,他甚至愿意加入协约国,以取得英国的庇护。</p>
巴尔干战争改变了小穆罕穆德的立场,英国并没有及时为奥斯曼帝国提供帮助,导致奥斯曼帝国失去黑海出海口。</p>
为夺回黑海出海口,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孤注一掷。</p>
小穆罕穆德并没有将全部兵力集中在君士坦丁堡方向,围攻第14集团军的同时,分兵攻击埃及无疑是重大失误。</p>
奥斯曼帝国的动员也并不充分,很多士兵甚至没有棉衣,来自波斯半岛的仆从军,也不适应黑海的寒冷气候,高日军团在科加厄里登陆的时候,在前线作战的奥军甚至已经因后勤不畅,不得不杀军马充饥。</p>
面对德军的突击,鲁兹斯基最起码能组织部队有序撤退。</p>
小穆罕穆德面对俄军的包抄进退失据,给前线指挥官的命令甚至前后矛盾,前一封电报要求前线部队坚守阵地,后一封电报却要求部队立即撤退,这导致奥斯曼军队的指挥体系彻底陷入混乱。</p>
杨科夫用兵果断,在高日军团遭遇奥军狙击时,杨科夫要求部队绕过奥军阵地,继续向内陆地区推进。</p>
为保证速度,第一批登陆的部队都没有携带重武器,火炮只有迫击炮,而且炮弹的数量也不多,一旦孤军深入,很容易陷入弹尽粮绝的地步。</p>
杨科夫不管不顾,即便部队有被反包围的风险,也要将前线奥军的退路堵死。</p>
小穆罕穆德用于攻击第14集团军的奥军部队,是奥之前的常备军,相对于奥军来说,全部都是精锐部队。</p>
奥军布置在第二线的部队,是去年冬天匆忙组建的动员兵,不仅战斗力不佳,甚至连武器都无法保证,两人共用一支步枪的情况比比皆是,欧洲病夫名不虚传。</p>
这种情况下奥斯曼帝国居然敢跟俄罗斯帝国开战,乔治也实在是不理解奥斯曼苏丹的脑回路。</p>
康拉德虽然志大才疏,尚且还处于可理解的范畴。</p>
奥斯曼苏丹穆罕穆德五世荒唐到,连希腊和塞尔维亚在哪儿都不知道。</p>
巴尔干战争爆发前,希腊和塞尔维亚可都是奥斯曼帝国的邻国。</p>
杨科夫的策略是正确的,2月21号,从科加厄里登陆的部队,完成对奥军前线部队的包抄,被包围的奥军超过25万人。</p>
虽然第一步计划已经完成,乔治却不敢大意。</p>
杨科夫的部队一共才21万人。</p>
被包围的奥军却足足有25万。</p>
一旦奥军突围,缺少重武器的登陆部队,很可能顶不住奥军的冲击,功亏一篑。</p>
杨科夫不给小穆罕穆德调整的机会,包围圈形成后,立即于22号向包围圈内部的奥军发起总攻。</p>
也就在这一天,乔治接到第20军全军覆没的噩耗。</p>
为掩护第10集团军主力撤退,第20军奉命狙击追击的德军,被德军包围。</p>
第20军打的极为顽强,在补给完全断绝的情况下,第20军官兵饿着肚子,从战死的兄弟们身上收集弹药,和德军展开惨烈的白刃战,绝不投降。</p>
第20军连续粉碎了德军的多次进攻,直到21号,所有弹药全部耗尽,军长帕维尔布尔加科夫命令部队分散突围。</p>
俄军趁夜色行动,希望能冲出德军包围圈。</p>
兴登堡以逸待劳,知道第20军已经陷入弹尽粮绝的地步,命令部队将第20军团团围困,并派人劝说帕维尔布尔加科夫投降。</p>
22号,第20军突围失败,1.7万人大部战死,布尔加科夫中炮昏迷,被德军俘虏。</p>
至此,俄军已损失5.6万人,近10万人被俘。</p>try{ggauto();} catch(ex){}
德军的损失在2.6万人左右。</p>
两周之内,德军推进了100公里,战线推进到俄罗斯境内。</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