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什么叫‘不懂数据很正常?’(1 / 2)

加入书签

西海市。

一个虎背熊腰的壮实中年人,正沿着街边往前走着,正面看去剑眉横目的颇有些威严,正是西京交通大学金属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彭辉。

彭辉接听着电话嗓门高高的,“我记得是这里。”

“你个夏庄周,还怕我找不到路?”

“别管了,我认识你家,马上就到,你准备饭菜就行了。”

他说完干净利索的挂断了电话,又仔细瞅了一眼街道,就是有点疑惑的开口问道,“小芳,你仔细看看,这条是华胜街吗?我十几年前来过,变化太大了。”

小芳,名字是史桂芳,三十出头、留了个辫子,一副干练打扮。

史桂芳是跟彭辉一起来的,她有些无奈的左右看看,仔细找着路牌标志,也不由埋怨道,“彭教授,你让夏教授发个位置多好,把小区名字发出来也行啊。现在都什么时代了,十几年过去,哪里的变化都很大。”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彭辉面子有些挂不住,不耐烦的打断道,“让你看你就看,说那么多。”

史桂芳顿时不说话了。

两人继续往前走了大概一百米,来到个路口才终于找到了标志,上面显示有个华胜路,就赶紧沿着指示方向走过去。

彭辉再继续往前走,才终于感觉熟悉了,颇有气势的带头朝前走去,“跟我来吧,这次我认识了。”

因为有了明确的目的地,他们走着都感觉轻松许多。

史桂芳谈起了来的目的,“彭教授,夏教授推荐的这个人,真能行吗?这么多数据,他是做纯数学研究的,而且你也看到新闻了吧?他做过这个项目,就是因为出现数据问题,被东港大学解聘的,虽然东港大学重启了调查,但具体什么结果还没出来。”

“他肯定是被当替罪羊推出来的!”

彭辉断定道,“我最开始看这个新闻,就知道和他没关系。我不知道他具体负责什么工作,但是陈建林这个人我太了解了。”

“陈建林啊,他做项目是怎么做的?他是那种事必躬亲的人。如果他认真做一个项目,怎么可能会出现这种低级错误?”

“这个人他只相信自己,做项目也是一样,就算是带团队做,每一个数据,他都要挨个检查。”

史桂芳惊讶的张张嘴,“做的过来吗?”

“做不过来也要做!你想想,要是不认真,他能做到现在这个地步吗?”

彭辉说着摇头道,“所以啊,这个项目,出了数据问题,说明陈建林肯定没认真做,里面不一定有什么事呢!”

他正说着看见一个拐角,向里面看过去,是一个老旧小区的正门,马上欣喜道,“就是这里了,十几年了,还是老样子,一点儿变化都没有。”

彭辉当即走了过去。

史桂芳赶紧跟上,他们找到了第二栋楼的一个单元,然后走进去一口气爬了五楼。

彭辉是真的体力好。

走了这么长时间的路,爬个五楼就只是微微有些气喘。

史桂芳年轻一些,但明显体力不好,坚持爬到五楼都已经不想说话,抱着肚子站在一边,都后悔跟着彭辉来跑一趟。

好在旁边一户的门打开了。

夏国斌满是欣喜的招待两人进去,一边和彭辉说着,“可以啊,十几年没来的,我连地址都没发,你都找得到。”

彭辉有些得意的说道,“那是当然了,我这记性还用说?下了公交车,走了十几分钟就过来了。”

史桂芳听的直翻白眼儿。

王浩正在客厅里坐着,看到两人进门也走过来招呼一下。

夏国斌马上介绍起来,“我给你们介绍,这是王浩教授。”

“这是我的老同学了,彭辉教授,当过兵就是不一样。”他拍着彭辉的胳膊,“看看,都这把年纪还有这种气势。”

彭辉赶紧和王浩握手。

几人客套一番,以后就坐在沙发上。

彭辉连续赞了好几声王浩的年轻,还拿跟着来的史桂芳做个对比,“小芳也是博士、副教授,但和王浩一比,就差太多了。”

这个差也不知道说的是学术还是年纪,史桂芳听着有一种想揍人的冲动,尤其看看王浩那张年轻的脸,再仔细审视一下自己……

她都感觉彭辉带自己过来,目的就是为了做个衬托,用来体现出王浩的优秀。

王浩赶紧错开话题。

接下来,彭辉又说起了阿廷常数、梅森素数的研究,大大的赞叹了一番后,才说道,“还真没有想到啊,最近一段时间中国数学界最炙手可热的天才,竟然还是个数据挖掘方面的专家。”

“您谬赞了。”

面对一个老教授持续不断的吹捧攻势,王浩都感觉有些轻飘飘了,任谁都会喜欢听好话,连续被恭维的感觉确实很好。

但是王浩还是知道来见面的目的,赶紧把话题引到了金属实验室的‘超抗压合金材料’项目上。

彭辉顿时认真了许多,“我们这个项目进展还不错,已经能制造出一种新型的,达到国际水平的高强度钛合金。”

“我们的制造流程是全新的,制造出的钛合金也是全新的,正常来说,以这种新的流程制造的合金,强度还能够进一步提升。但是我们已经连续进行了三次实验,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制造出的合金,强度不仅没有增加,反倒还降低了。”

“现在我们就是找不出问题,不知道具体哪个流程、或者是哪个步骤出了问题,又或者是合金配比有问题?或者用什么其他方法?总之目的就是继续提高强度。”

“如果再能提升强度,项目就有了成果,但现在就卡住了……”

彭辉唉声叹气的介绍着,随后道,“说句心里话,不是实在没办法,我们也不可能找别人帮忙。”

王浩理解的点头,问道,“能说说你们具体的思路?你们的新型制造流程,是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什么样的思路?”

这个问题有些敏感,有点儿牵扯到了保密性。

史桂芳马上看向了彭辉,似乎是想提醒他不要说的太多,彭辉则是不在意道,“小芳啊,在这里说没关系,王浩又不是专精材料研究,和我们不冲突。”

史桂芳顿时有些尴尬,她气嘟嘟的干脆坐远了些。

彭辉继续道,“主要就是两个方向,一个是杂质去除。另一个就是制备流程改进,以及各项流程中的温度调节。”

“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是想合金化,也就是研究一种新型的合金,后来放弃了。”彭辉说着直摇头,“其实这条思路是最好的。”

“为什么?”王浩有些不解。

夏国斌笑道,“还能是什么?肯定是经费不够啊,对吧,老彭。”

“那可不就是,经费太少了。”彭辉道,“这种新型材料研究,没有个五千万以上的资金打底,是想都不要想啊。”

王浩继续问道,“你们去除杂质是怎么做的?”

“超高温,反复的融化、煅烧……”

彭辉仔细的讲解起来,他只是讲一个流程,也没有在乎什么保密性。

简单来说,他们的研究就是采用了新的方法,制造出来达到国际水平的高强度钛合金。

之后再想继续增加强度,连续做了几次实验都没有进展。

每一次实验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经费,这样无头绪的继续下去,只能说碰运气才能够有成果,机会可以是非常渺茫的。

另外,受限于科研经费问题,也不可能持续进行实验。

彭辉最后说道,“所以我们才想找一个数据挖掘专家,帮忙做一下实验数据分析,如果能有帮助是最好的。”

王浩思考着点头。

“至于待遇嘛,说实话,我们的经费有限,但是我可以做主共享成果荣誉,给一个特聘数据分析师的头衔,贡献可以和研究员同级。”彭辉简单说了一下待遇,意思差不多就是,只要研究能够完成,王浩能享受到和其他研究员同等的‘成果荣誉’。

比如,成果发表论文或是评上奖,又或者获得表彰之类,王浩会作为研究团队的重要一员,接受相关的奖励、成功贡献中挂名。

等等。

这些都是名誉上的提升。

参与项目、获奖、论文挂名等,都会让个人履历丰富起来,肯定对个人发展是有好处的。

不过王浩对这些显然不在意,即便加入到团队中,和其他人一起完成重量级的材料研发成果,或者和其他人一起获奖……

但是,有什么用?

研发成果即便是再突出,他只是作为团队的一员,分享到成果荣誉远远赶不上完成一篇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学研究。

“这样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