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NS方程的重大进展?王浩:肯定是错误的!(1 / 2)
刘荣兴是个实干主义者。
他在电话里和王浩把研究的事情说了一下,就直接派人过来了,第二天下午的时候,来人就已经到了西海大学。
来人有三个,一个是气动力模拟办公室主任胡育群,还有个是研究员赵晓峰,另一个是副研究员高明。
王浩、张志强一起在梅森数科学实验室招待了三人,他们互相客套一番,话题快速转到了项目研究上。
胡育群道,“王教授,我们是要做一套全新的气动力学特性模拟仿真系统。”
“就是飞行器的模拟系统?”王浩问道。
“可以这么理解,只不过我们主要为了登月做准备的。”胡育群道,“重型火箭,包括载人飞船,气动力模拟需求非常高,而现在的系统精度已经不够了,尤其是在火箭方面,这是最大的难题。”
王浩听的很感兴趣,就多问了几句。
胡育群也做了简单介绍,其实也不是什么秘密。
外界都是知道的。
航天局早就有了载人登月项目,大部分技术都已经攻克,但有一项技术,想突破还需要几年时间,就是重型火箭的问题。
国内的常征系列,有好几个型号的运载火箭。
但实际上,这项技术上还是落后于阿迈瑞肯和熊国的,因为国内暂时还研制不出重型运载火箭。
如果是要进行载人登月,就必须制造出能够搭载载人飞船、载重足够高、速度足够快的重型火箭。
这种火箭预计还需要几年才能够制造出来。
在火箭真正发射之前,需要进行很多的模拟测试,他们必须要把原有的气动力特性模拟仿真系统进行升级,才能够在计算机上进行更高精度的模拟。
这就是大问题。
他们原有的气动力特性模拟仿真系统已经很完善,再想要进行升级牵扯的就是里面的算法精度了。
而算法精度,并不是单纯程序逻辑问题,和底层的数学逻辑直接相关。
这个研究直白说,就是模拟火箭发射的情况,其中牵着最有难度的就是气动力问题的运算。
最底层还是偏微分方程的运算问题。
胡育群道,“我们最开始是找航天空气动力研究所,想把算法的部分让他们来做。”
“但是,他们也说底层运算上还是有难度,想有突破非常的困难。”
“如果只是在程序上进行升级,效果肯定不理想,直白说吧,我们需要更高的运算精度。”
“听沈城动力所那边说,您在那边做了一个讲座,和空气动力的运算直接相关,西海大学新建了计算机实验室,您就是直接负责人,所以刘司长就让来问问您……”
“您看这个……”
王浩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起了详细情况,“你们说的仿真模拟系统,一般外围的程序,我们肯定能做,但是核心算法,你还是要详细说说,我才能确定下来。”
听到王浩这么说,胡育群倒是放心了。
他最担心对方不了解就一口答应下来。
到时候,项目做不出来,经费耗掉还是小问题,时间可是拖不起的,他们的研究必须要跟上进度。
这次是赵晓峰和高明来说,他们对于气动力仿真模拟系统非常了解,还参与过核心算法的构建。
赵晓峰道,“其实还是方程解析问题。我们需要在复杂方程中找到通用算法,这个算法得出的结论必须接近实际。”
“像是火箭的各个部分,情况都不一样,需要输入很多的参数,还要考虑大气密度问题,甚至需要考虑遇到特殊云层的情况。”
“相关联的参数很多,就会形成很多复杂的运算,有些方程无法求解的,即便能够求解,过程太复杂,也没办法利用固定的程序得出结果。”
“在气动力模拟上,大多数都是近似运算,其中就牵扯到偏差值问题,我们需要运算的精度更高。”
“这就是核心算法主要解决的问题。”
胡育群补充道,“只要能完成核心算法,其他的要求不高,正常输出图像、数值数据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做整个系统,而是做出和核心算法关联的部分,其他的,我们有其他部门来完成。”
王浩这次听明白了,他琢磨一下就知道能做出来。
这个项目就是针对他的研究找过来的。
实际上,也是如此。
刘荣兴最开始想找空气动力研究机构完成这个项目,后来知道王浩做出了一项新的研究,能够对偏微分方程组进行近似求解,而且能够不断的近似。
另外,王浩也是国际公认的顶级算法专家,个人就研究出两种非常有影响力的新算法。
这样自然是找王浩做核心算法才安稳,至于和核心算法有关的程序设计,就都是小问题了。
所以刘荣兴甚至都没有考虑梅森数科学实验室的规模问题。
王浩答应下来,“听你们这么说,应该是没有问题,我一直在做这个研究。”
“你们对于气动力运算要求精度高,但因为是通用运算,也只是用来做模拟,肯定赶不上顶级战机设计的精度。”
这个是实话。
航天领域的计算精度要求更高,但利用计算机做模拟,会牵扯到通用计算的问题,就没有办法要求过高的精度。
王浩继续道,“在精度问题上,我们做核心算法的时候,肯定会和你们谈一下,其他应该也没有问题了。”
几人又商谈了一会儿,话题就转到了资助经费问题。
胡育群一开口就把价格谈好了,“一千万,这是已经确定好的。”
他直白的继续道,“资助时间是一年,如果一年以后没能完成,我们只能撤资了,但是如果完成了,经费也不会再收回。”
这就是横向的‘包干项目’。
规定时间内,只要能完成项目,经费就都归属研发一方,但完不成项目就只能撤资了。
王浩想了一下,甚至没有再提价,因为已经没有空间了。
这个项目还是不小的,需要十几个人干上几个月时间,但核心算法来说,他自己都能够完成,只是需要进行一定的研究思考。
系统工程司买的就是核心算法。
十几个人干上几个月,每个人发十万块薪资,两百万也足够了,人力成本就是这么多。
一千万的经费,有一大部分都会剩下来。
所以也没什么提价空间了。
……
王浩和张志强一起把新项目谈了下来,实际上,就是送到门口的项目。
他们点头,项目就有了。
一切就是这么简单。
等胡育群三人离开以后,张志强还带愣在原地,满脸不敢相信,“所以说,我们谈下了1000万的项目?”
“是啊。”
“好像很容易啊?”
“嗯。”
“我们真是太优……”
张志强要自夸一句,说着停了下来,他仔细回想一下,自己似乎就开始招待了一下人,最后的时候送了一下人,中间也有开口说的时候,但和关键问题完全不相干。
他在谈项目上,根本没做出什么贡献。
不过主要是……
对方对他根本不感兴趣!
两人一起走出了主任办公室,就看到郑尧军正过来,还问道,“刚才那三人是来干什么的?”
“送项目的。”张志强很平淡的说道。
“送项目?还有这种好事?什么项目?”
“一千万的项目。”
“……”
郑尧军听罢微张着嘴,好半天都没有合拢,“一千万,你不是开玩笑吧?”
“我能开玩笑吗?”张志强说的也激动起来,“刚才我们,可是谈下了一千万的项目,你快去准备吧,咱们要忙起来了。”
郑尧军愣愣的看向王浩。
王浩点头道,“郑尧军,准备一下吧,咱们实验室现在只有三个人,我就分配一下工作。”
“恩,恩。”郑尧军还没有完全消化信息。
张志强则变得很认真。
“郑教授,你负责和航天局系统工程师那边对接项目,尤其是核心算法的部分,他们有什么要求,一定要详细的记下来。”
之所以让郑尧军负责对接,因为他是数学教授,而且是偏微分方程领域的专家。
王浩看向张志强,“张志强,你负责招人,咱们实验室要扩充人手,你对核心算法以外的工作比我懂,自己研究一下需要多少人手。”
“我们实验室还有好几个研究员名额,年后也有博士后名额了,你看情况做决定吧。”
“我希望在年前把事情都解决,年后开始就正式投入这个项目,争取能在半年内完成,最多不能超过八个月。”
“好!”
“知道了……”
……
王浩分配了工作以后,看看时间就去餐厅吃饭了。
接到了大项目,说是紧张,但他主要负责核心算法、统筹安排,其他的事务,包括实验室招人等,就都交给张志强和郑尧军了。
这时候,他也感慨手下无可用之人,真接了大项目,还需要临时扩充人手。
等到了餐厅的时候,正好碰到了夏国斌。
他就和夏国斌坐在了一起。
王浩也关心了一下纳微实验室的项目,“你们和创微集团合作那个项目怎么样了?”
夏国斌笑道,“很顺利,就在上个月,我们已经把精度降低到0.2微米了。”
“恭喜你们!”
夏国斌说的进展确实值得恭喜。
只要能够把精度降到0.1微米,项目可以说就是大获成功,研究出一种全新的微球筛选方法,可以让国内企业掌握微球筛选方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