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竞争?呵呵。刘明坤:王院士,就是不听劝、太固执了!(2 / 2)

加入书签

那岂不是自己打脸,干脆把团队解散算了。

潘东一下子也感觉到很大的压力,在回到了研发基地以后,他马上着急了所有小组的负责人,铿锵有力的说道,「你们有的人知道,有的人不知道,上级部门批准了组建新团队研发smes技术。」

「这就是对我们的研发速度不满意了。」

「大家都不想两年的努力付之东流,对吧?现在我们必须要打起精神了。」

「我们也有很大的优势,第一个优势就是我们有经验,我们已经做了两年的工作,而新团队只是刚刚组建甚至还没有开始组建。」

「第二个优势是,我们拥有更多的资料、数据。」

「我们的基础设计资料,会提交给新团队,但你们都清楚,最宝贵的不是基础资料,而是试验品建成后的那些调试、修正数据的资料。」

「我们就是一步步的改进,一步步的提升上来的!」

「这两个优势下,如果我们的研发速度、成果,还比不上新团队,到时候,上级部门、其他的研究团队会怎么看我们?」

「想必,大家都能想想吧……」

潘东的一番话确实有激励作用。

梁静叶都变得坚定起来,她确实有点希望跟着王浩做研究,但谈起专业的问题,她还是非常有自信的。

他们团队有更多的资料,也有更丰富的经验。

两个条件下,研发速度成果还赶不上王浩的团队,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了。

梁静叶也下定决心,说起自己的工作问题时,马上认真道,「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认真去改善设计,重点解决失超保护系统的问题!」

「我们要努力证明,哪怕是再难再复杂,也一定能完成……」

……

上级部门和航空集团的支持,速度很快。

在申请资料审批后,只过了短短半个月时间,smes新团队就已经有了雏形,新来的总计有二十九人,再加上其他人,团队规模达到了三十五人。

依照smes研发的需求,王浩把人员分成了五个小组,分别对应每一个部、系统的研究。

其中计算机检测组的人数最多达到了十个人,他们就负责研发smes控制系统。

等一切都安排妥当以后,王浩就召开了一次研究组会议。

王浩是sme

s研究组的负责人,下面还有个副主任刘明坤,剩下的就是几个小组组长。

刚组建的团队,肯定是很有活力的。

会议开始前,不少人就在讨论着,「我来之前就知道了,科学院电工所里都在说,我们是和潘东的团队竞争。」

「要是竞争不过,就没什么意思了,但是有王院士,没问题的。」

「确实,有王院士,还担心件么潘东,要我看,潘东那个团队,再给他们五年也完不成。」

「smes技术,阿迈瑞肯那边早就研究过,但我们有最高端的材料,还落后五年,实在不能接受……」

「所以才组建新团队……」

王浩走到门口的时候,就听见会议室里的讨论,他听了几耳朵,不由得问向刘明坤,「什么竞争?怎么变成我们和潘教授团队的竞争了?」

「不是竞争吗?」

刘明坤疑惑道,「大家都这么说,上级就是因为潘东团队研发的太慢,才让我们一起研究……」

王浩道,「当然不是了。我们做的是smes电池的研究怎么会和其他团队竞争。」

「潘东团队……别开玩笑了。」

王浩好笑的摇摇头。

潘东团队碰到的问题,梁静叶小组已经来说明过了,主要就是失超保护系统的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体系运作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bug,因为bug太多,解决了一个,又发现了一个新的,好像永远都完成不了。

王浩倒是不觉得是什么大问题,针对每一个bug,对他来说,要解决都很简单。

如果没有研发smes电池的计划,他倒是不介意花点时间,帮助潘东的团队解决几个问题。

关键是他们也要研究sme$技术,再浪费时间就没必要了。

刘明坤不理解王浩的意思。

smes电池?

虽然研发项目确实是smes电池,但大家一致都认为,‘smes,电池就只是口号而已,因为‘smes电池,研究,基础就是攻克smes技术。

做个简单的比喻来说,连大型核电站都造不出来,还想造出核动力电池?

开什么玩笑!

换做smes技术,也就是超导磁储电技术,意思也是一样的,先萝能造出大型smes储电装置,才能去研究制造smes电池。

……

smes研发组会议。

王浩最开始就说明了一个问题,这里,我强调一点。」

「我们并不是要和其他团队做竞争,我们是做单独的研究,目标是smes电池。」

「smes技术,也只是第一步!」

王浩说完也不管其他人的想法,就开始说起了研究的问题。

现在他们拥有的是潘东团队那边的基础资料,也就是smes储电设备各个部分的拓扑(平面图)资料。

拓扑资料是最基础的资料,只包含各部分名称和用途,具体的结构、制造细节等,还是要做专门的设计。

王浩针对说了起来,「接下来我们的工作,就是针对各个部分进行论证。」

「比如,整体设计,每一个组长都要交上三份设计想法。」

「还有,每个小组,针对负责的部门,也交上三份设计想法,我们在下次会议上,针对每一个部分,每一个设计想法进行讨论。」

从整体设计,到部分设计,再到细节设计。

这就是王浩的研究方法。

在和其他人讨论时,他总是能知道正确的方向,自然就可以直接针对设计进

行讨论,找到其中最适合的,把控整体设计再到细节问题,全部都讨论一遍,最后就能拿出一个可行方案。

其他人也都去做准备了。

任何的研究都是从论证开始的,尤其前沿科技的设计问题,就肯定要反复的论证。

在确定了所有设计后,才会去投入制造试验品,随后不断的调试修正问题,慢慢的去完善。

好多科技应用领域的研发过程都是如此。

王浩的做法并没有什么新奇性,倒是让好多人稍稍有些失望。

虽然王浩说并不是和潘东团队进行竞争,但连潘东团队都竞争不过,再说什么研发smes电池,简直就是可笑了。

潘东团队早就制造出了试验品,并且一直在不断的调试、改进。

他们的进度最少落后一年。

一年啊……

怎么追上?

王浩没有理会其他人的想法,他们只需要正常去做就可以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smes研究组就一直在做设计论证,包括整体设计的论证,各个部分设计的认证,还有一些关键技术的论证。

在不断做论证的过程中,王浩敲定了一些方案,一张张的设计图也确定下来。

研究团队的好多人都发现,王浩几乎就是一个‘独-裁者,,论证的时候,还会和其他人正常讨论,说话的口气也很和善。

但是到了敲定设计的时候,他几乎从来‘不听劝,,一下子就决定下来。

这也让一些人诟病,有些部分的设计,他们持有其他看法,发表意见也没有用,最终确定的设计方案,总是以王浩的决策为准。

刘明坤就是感到郁闷的人之一,甚至说是‘最郁闷,的一个。

他是科学院电工所的研究员,来到新的研究组也担任副主任,对smes技术也很了解,总该有一定的话语权。

但是……

从论证最开始,一直到现在,所有方案的确定都是以王浩为准。

他最开始还提提自己的想法,后来就干脆和其他人一样,就充当一个‘思考的人,,决策还是让王浩来做吧。

研究组私下里说起工作的时候,刘明坤也忍不住对其他人抱怨凡句「这样一口气敲定的方案,真的能行吗?」

「速度快是快,马上就要完成了,但是速度也太快了。像是昨天敲定的线圈环绕方式,换做是电工所,估计要论证很久,还会做样品进行实验……」

「王院士,理论水平是很高,就是太固执了,一点都不听劝……」

「也正常,三十岁、院士、国际第一啊。换做是我,我也固执……」

换你?赶紧睡觉去吧!」

「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