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打退(下)(1 / 2)

加入书签

战场杀声响,血雨似瓢泼。

从黑夜到天明,从天明到黑夜,蒙古军猛攻不休,人潮如浪。

而汪世显从容指挥应对,一队队的兵马在他的调度下相继登上营垒血战。

营垒的外墙被突破过十一次,内墙被突破过三次,两处营门被突破过四次。

守军从营地里搬运预存的木石填塞缺口,堆叠女墙,然后女墙又被一次次推倒,残砖断壁落地,激起漫天烟尘不落。女墙之后,汪世显又命人堆积无数柴禾油脂,一旦遇险,立即引燃。

蒙古军凡有突入内圈的,或身遭火焚,或被切断退路。只听得惨叫不绝,入城内的蒙古军遭到优势守军的围歼,一次次死伤殆尽。

终究蒙古军的用兵之长在于快,说到长驱直入,出敌不意,数百里纵横,他们是千载以来罕见的可怕军队;但纯以攻城而论,蒙古军强则强矣,未脱游牧民族的窠臼,还没到无法抵敌的程度。

饶是如此,局面始终摇摇欲坠,将崩而未崩。

与蒙古军对决的守军,也已血流成河。

一拨拨的援军抵达战场,就像进入无底洞一样随即折损。营垒四周的沟壑里,尸体渐积渐高,残肢断臂层层叠叠,几乎要把沟壑填满。

此前安置在沟壑里的尖头木桩,早就形同虚设。有人坠落在木桩上,当场就死,还有人呻吟哀号。而后继者坠落,便将哀号之人压入下层。

随即蒙古军的皮靴踏过尸体,好似滔滔浊浪,继续冲击墙上的防线。

汪世显连续两日不眠不休,指挥作战。

他高踞墩台之上,仔细观察战局的变化,随时发令指挥。每有一令,便有身侧等候的军中勇士率部出击,或者正面抵挡蒙古人的兵锋,或者侧击包抄,切断蒙古人的退路。

但他身边的可用之人越来越少。

蒙古军何等凶悍,营垒中的守军与之相抗,死伤绝非对等,如果以有经验的老卒为骨干,尚能取得三比一,五比一的交换。而纯由壮丁组成的队伍撞上蒙古军的攻势,交换比常常会达到十以上,队伍不立即崩溃,就算喜出望外了。

起先,汪世显派出都将带领部下,驰援前线;后来都将死伤殆尽,只剩下中尉可用;第二天晚间,中尉又死伤殆尽,只剩下队正可用。

而他派出的援兵队伍里,起初以本部的老卒为主,后来老卒与壮丁各半,到了此时,几乎全以壮丁为主,甚至带队的军官,也换成了壮丁当中善战可用之人。

汪世显是个汉化很深的汪古人,在普遍粗鄙无文的河北溃兵当中,他甚至可以自称文人了。

他的相貌不似寻常武夫那般粗横,素日里戎袍带剑,几乎有儒将风范。但此刻他满眼血丝,两颊凹陷,颌下的短须在两天里头,就变得花白。

好在营垒中的军民并无余暇细看,他们只需知道汪指挥使尚在,而营垒屹立不摇,那就足够了。

哪怕在最危险的时候,汪世显仍不断派遣亲信,策马奔驰各处,凡有杀敌立功的,或者当场提拔,或者厚赐金银;每有一人受赏,数十名传令官到处奔走,大声高呼:

“甲字营正军某某,得首级三枚!记功二等,赏钱十贯,擢为什将!”

“辛字营壮丁某某队,协助击退进攻两次!队主某某,记功三等,阖队上下,皆赐田十亩!”

“丙字营什将某某,率部夺回营门墩台,杀敌数十!什将某某记功一等,立即擢为都将!下属将士,生者擢为什将,死者荫其家人土地五十亩,皆赏大银一锭!”

战斗愈是激烈,营垒内外夸功报功之声愈是响亮,愈是密集。周围数里的营垒墙内,人人听闻,个个羡慕,只觉得敌军随时将要大败,喝彩之声此起彼伏。

与此同时,也有军报流水般奉入海仓镇屯堡。

“都将陈横战死以后,本部坚持据守营门不退,一百一十人鏖战至今,阵亡八十九人。”

“都将余孝武登上南门墩台,射死了蒙古百户两人,但墩台随即遭蒙古人全力进攻,我方救援不及,余孝武所部尽数身亡。”

“西面高地的战事依旧不歇,蒙古军两度冲过了礁石滩,焚毁港口的栈桥一座。都将温谦在厮杀中被斩断一臂,所部十去七八,仍在坚持指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