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南京东路(1 / 2)

加入书签

陈逸东走过斑马线,微笑着立于颜琳面前:“颜琳,你午饭还没有吃吧?”

在娇小的颜琳面前,任何身高超过1米7的男士都会生出俯视的优越感。

“我中午不大吃东西的。”颜琳用手拢了一下耳前的头发,葱白一样的手,十指尖尖,像是古代仕女画上的手,“减肥。”她追加。

“你又不胖。”

“我还不胖?”

“稍微有点肉,更……健康。”考虑到此行的目的,陈逸东将最后两个字“诱人”改为“健康”。

颜琳摇摇头。小脸看上去有些忧伤。

小女生可能就是这样吧,活在小小的世界里,为小小的事,认真发愁。陈逸东自信而坚决地安排她跟他一起吃午饭。

在繁华喧闹与车水马龙的南京东路背后,有6条中横交错的小马路,天津路、贵州路、宁波路、广东路、福建中路、浙江中路。这6条小马路,藏着37家小馆,交织成一张热气腾腾的“上海烟火气地图”。

能在南京东路背后小马路上,闯出名堂经的小店,各凭本事站稳脚跟。小笼馒头店、生煎馒头店、怀旧点心店、本帮小馆的比重居多,一家店守着一种风味。

流行的味道,比不上被偏爱的味道。这些纵横交错的小马路,是很多老上海人心目中的小吃圣地。

“在上海,能和小笼馒头一较高下的,就属生煎馒头了。”陈逸东带着颜琳,一边寻找想吃的店,一边意气风发地给颜琳介绍上海人饮食偏好。颜琳抿了一下耳前的头发,轻微点点头。

颜琳来自四川。她跟蔡颐一样,是上海媳妇。

“正宗的小笼,褶都要捏至少18个。小笼精致,但是呢,生煎馒头实惠。上海人讲实惠的。”

颜琳乖巧应声。她舌前舌后音比陈逸东还不分,于是“是嘛”就变成了“四嘛”。

“颜琳,你知道吗?生煎馒头有清水派与浑水派两大门派,各派拥趸者相爱相杀。咱们刚才路过的‘大壶春’是清水派,喏,前面的‘舒蔡记’属于浑水派。”

颜琳昂起小小的白白嫩嫩的脸,张着弯弯的月牙眼,向前眺望。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陈逸东不由多看一眼。

当时他们走在浙江中路上。

“打擂台哦,扎劲!”陈逸东声音飘了一飘。

颜琳轻笑出声。握起的小白肉拳头遮在嘴前。陈逸东一不小心留意到,或许是肌肤白的缘故,她的唇色显得非常红润。

“你喜欢嘬汤汁,还是喜欢面厚肉多?”

颜琳并不积极作答,她散漫地摇摇头,表示都可以。

“嘬汤汁嘛,就去‘舒蔡记’,追求肉感嘛,就去‘大壶春’,各家各味,各有所长。”

意识到陈逸东在追问她答案,颜琳有些慌张,她又抿了一下本来就很服帖的头发,羞涩地说:“我都行。我都说了嘛,我中午不怎么吃东西的嘛。”

“唷,没看出来,你还挺固执。”

颜琳笑得更深了。仿佛“固执”是个褒义词。

最后,他们选了老兴隆,点了响油鳝丝、红烧肉、油爆虾、葱油捞鸡、脆皮小黄鱼、椒盐排条。浓油赤酱,道道经典。

在老兴隆餐厅,坐在木窗前,眺望狭窄的游人不断的小马路,等心仪的饭菜来,对面又坐着一个娟秀的姑娘,感觉很……心旷神怡。

“颜琳来上海几年了?”

“四年。”

服务员开始陆续上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