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永除草原之患?(六百月票加更)(1 / 2)

加入书签

伊水和洛水是两条自西向东流淌的河流,也是黄河的重要支流。</p>

在即将达到黄河的时候,两条河流汇集成一条,就是伊洛河,然后汇入黄河。</p>

洛阳旧城,离两河交汇处还有几十里的距离。</p>

新都自然不能放在旧城,这样工程量太大,光拆迁就需要数月时间。</p>

在经过实地考察,征求了多方意见之后,新城放在了更靠近两河交汇的地方。</p>

但这也意味着,夹角用地不够。</p>

“根据景恪的建议,新都要以容纳百万人为标准建设。”</p>

“还要预留出足够宽敞的街道,和宽松的生活空间,占地太大了。”</p>

“两河之间的土地,宽度不够。”</p>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作监的官吏实地勘探之后,提出了一个方案,新都将横跨伊水。”</p>

“新都的主体和皇城在两河之间,四分之一在伊水的北面。”</p>

“这么做的好处有四个,其一,更容易从伊水获得水源。”</p>

“其二,交通方便,漕运船只可以直接从伊水进入外城。”</p>

“其三,若未来需要拓宽城池,城北还有大片土地可以使用。”</p>

“其四,伊水北面的那四分之一城池,可以作为商业区使用。”</p>

商业区人员混杂不好管理,伊水就是天然的隔离带。</p>

一旦那里出了乱子,只需要封锁伊水,就能切断其和主城区的联系。</p>

当然,并不是说主城区不能经商,而是规模不一样。</p>

伊水以北的部分,是大型商业区。</p>

主城区的商业规模较小,也不集中。</p>

皇宫在主城区的正中心。</p>

“容纳百万人的都城,面积实在太大了。”</p>

“为了方便管理,我计划以皇宫为中心画一个井字。”</p>

“皇宫就在井的中心,周围的八个区域,分为八个坊。”</p>

“以高墙将八坊隔开,白天坊门大开,任由大家出入。”</p>

“晚上宵禁,或者遇到紧急情况,就关闭坊门切断相互之间的联系。”</p>

在某些时候,这些高墙也可以起到防御作用。</p>

这些坊和唐长安城的坊不同。</p>

唐长安城的坊比较小,偌大的长安城总共被划分成了一百零八坊。</p>

优点是便于管理,缺点是太封闭了,不利于交流。</p>

从宋朝开始就已经不设坊了,百姓居住在同一道城墙内。</p>

这也和宋朝发达的商业有关。</p>

应天城也有坊这个单位,但更类似于前世的城区,是完全开放式的,没有城墙阻隔。</p>

朱标弄出来的这个坊,虽然有高墙分隔,但面积太大了。</p>

新都城的规模比唐长安城还要大,仅仅是主体部分,就和唐长安城差不多了。</p>

这么大的区域,划分成九个部分,单个的面积可谓是非常庞大了。</p>

住个十来万人,完全没有问题。</p>

所以,虽然也是坊,却并不封闭。</p>

朱元璋对这个设计就非常满意:“商业区被伊水隔开,主城区分坊治理。”</p>

“好好好,此法甚好,标儿你的这个设计,比咱想的还要好。”</p>

陈景恪自然也没有意见,在没有‘天眼系统’的情况下,分区确实是最简单也最实用的管理办法。</p>

否则这么多人挤在一道城墙里,会带来多少混乱,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p>

朱雄英更是兴奋不已,这就是他未来新家啊。</p>

真恨不得一夜之间就将它建成了。</p>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四条贯穿全城的人工渠,方便百姓用水。</p>

陈景恪比较关注的下水道工程,也设计了出来。</p>

污水直接排出城外,不用担心便溺遍地,把新都变成屎城。</p>

其实他这个担心有点多余,自从沤肥技术成熟,便溺物就成了宝贝。</p>

这还是个很抢手的生意,一般人都插不进手。</p>

就以应天城为例,据说整个城的排泄物,都被几个背景神秘的大户给垄断了。</p>

他们会派人,挨家挨户免费帮人清理此物,然后统一运出城外沤肥。</p>

肥料可以自用,也可以卖给别的种田大户,堪称暴利。</p>

不过即便如此,下水道也是一项重要的设施。</p>

有它没它,完全是两个样子。</p>

接下来朱标又介绍了皇城。</p>

不得不说的是,前世朱元璋设计的南京故宫,影响了后世明清两朝的宫廷建筑。</p>

这一世,朱标也没能摆脱老朱的影响。</p>

洛阳宫在总体上和应天皇城相似,只是细节上略有不同。</p>

对于皇城设计,陈景恪能插手的不多,他只提出了一个创意。</p>

地龙。</p>

也是暖气管道。</p>

北方的冬天可是很冷的,没这玩意儿日子不好过。</p>

古代没有加压泵,没办法弄出覆盖整个皇城的暖气系统。</p>

不过问题不大,可以分开设计,每一座宫殿都有一套独立的暖气系统。</p>

新都的建设,可不只是皇城本身,还包括周围的关隘。</p>

洛阳周围是有天险的,但因为地位下降,这些关隘大多都弃置不用了。</p>

现在也要全部重新修筑,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强化。</p>

还有粮仓,作为京都必须储备有足够的粮食。</p>

粮仓选址建设也非常重要。</p>

朱标仅仅是介绍,就用了将近一个时辰的时间。</p>

可以想象涉及到的环节有多少。</p>

反过来说,这座新都城的设计堪称完美。</p>

朱元璋大为满意,当即就拍板,开建。</p>

也就在这时,陈景恪拿出了一样‘黑科技’。</p>

混凝土,俗称水泥。</p>

尽管早就知道他手里还有宝贝,可当听到水泥这种东西时,朱元璋还是忍不住感到震惊:</p>

“你是说,用粘土、铁矿石、石灰石、石膏,磨成粉掺在一起,加水就能凝固成石头一样?”</p>

陈景恪完全能理解他的心情,这玩意儿堪称战争利器。</p>

平地造一座坚城,能直接改变战争态势。</p>

“用瓷器陶器的碎片、矿渣也可以,只要比例对,加水搅拌就能凝固成石头。”</p>

“如果加适量的沙子和碎石子,效果会更好。”</p>

朱元璋什么都没说,立即找人弄来所需之物,在皇宫内亲自做了试验。</p>

几天后,看着凝固成一团的水泥疙瘩,朱元璋激动不已。</p>

抽出佩剑重重砍了一剑,‘咔’碎屑四溅。</p>

“不如石头硬,但也不遑多让。”</p>

“好,这混凝土实乃国之利器也。”</p>

朱标也非常高兴:“有了此物,修建新都的成本就能降低好几成,速度也能加快数倍。”</p>try{ggauto();} catch(ex){}

“景恪又立一大功矣。”</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