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不会写,是真的不会写(1 / 2)

加入书签

第321章不会写,是真的不会写</p>

朱元璋宣布禅位之后,第一个找到陈景恪的,就是蓝玉:</p>

“陈伴读,此事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p>

陈景恪点点头,笑道:“脸上的笑容收一收,给人看到肯定又要参你一本了。”</p>

皇帝宣布禅位,你这么开心,是不是对皇帝不满?</p>

蓝玉毫不在意的道:“随便他们参去,我老蓝就这脾气。”</p>

“再说,谁不知道我和太子的关系,当着陛下的面我照样笑哈哈。”</p>

这话倒是不假,蓝玉的性格大家都知道,他要是装作很不舍的样子,那才会惹人怀疑。</p>

陈景恪正色道:“虽然太子众望所归,但还是要以防万一。最近你要提高警惕,确保京畿的安全。”</p>

蓝玉拍胸脯道:“你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p>

“我正要和你说呢,我发现有些勋贵面带忧愁……”</p>

陈景恪客气的道:“哪里,韩国公能来,令鄙舍蓬荜生辉……”</p>

“听说勋贵多有担心,伯父可有察觉?”</p>

寒暄了几句之后,李善长忽然正色的问道:</p>

“两三年前?”徐达一时间有些不知道说些什么了。</p>

陈景恪顺着他的话说道:“是啊,陛下也是这个意思,他还想着禅位后,带着娘娘游历大明山川呢。”</p>

徐达颔首道:“听说了,我也已经将此事告诉上位,他那边马上就会有所行动。”</p>

――</p>

出乎陈景恪的是,第三来找他的竟然是李善长。</p>

“陛下听到此言肯定会很高兴的……”</p>

看来之前的事情,确实让他改变了许多。</p>

“大明建立后亦是殚精竭虑,一日都不得歇息。”</p>

“军改结束就是晋王燕王北伐,也不合适,这才拖到现在。”</p>

正因为知道,才不敢相信他会如此轻易的就禅位。</p>

李善长立即说道:“那老夫肯定要随侍在上位和娘娘左右才行。”</p>

陈景恪就趁机将大同思想,给他讲了一下:</p>

“此法已经得到陛下、娘娘和太子的认同,韩国公可以参考一二。”</p>

“只是突然要军改,不得不推迟。”</p>

李善长一脸的震惊,他对朱元璋很了解,知道朱元璋对权力的敏感程度。</p>

父子关系好是一回事,皇位是另一回事儿。</p>

陈景恪笑道:“您这是什么表情?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啊?”</p>

“是真的吗?”</p>

“现在年龄大了,也是时候歇一歇了。”</p>

蓝玉摇头道:“不严重,太子继承大宝是大家都能接受的,他们是担心自己的地位不保。”</p>

陈景恪点点头,说道:“娘娘也是这么说的,若非万不得已,谁也不想做亲者痛仇者快之事。”</p>

“只要不生出乱子就行。”</p>

“冒昧登门,陈伴读勿怪啊。”</p>

这次过来的目的,估计也就是为了说出这句话。</p>

陈景恪说道:“以陛下的为人,岂会拿此事开玩笑。”</p>

一见面徐达就问道:“上位是什么时候做出这个决定的?”</p>

解释了一句之后,他就谈起了蓝玉所说的事情:</p>

陈景恪这才松了口气,说道:“这是正常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大家担忧是在所难免的。”</p>

陈景恪先迎接他进来,才说道:“陛下早就想撂挑子了,两三年前就决定要禅位。”</p>

“退了也好,上位幼时贫苦,长大成人就投身义军……”</p>

“你也多安抚一下大家,太子如何大家都看在眼里,不会随意动勋贵的。”</p>

――</p>

第二个找过来的,是徐达。</p>

“我说上位为何突然重新启用韩国公,原来如此。”</p>

徐达没有理会他的打趣,而是若有所思的说道:</p>

正事说完,两人就开始谈论起了法治的事情。</p>

“本来去年那一次监国,就已经准备让了。”</p>

想给自己的皇帝生涯,画个圆满的句号。</p>

好一会儿才消化了这个消息,接受了现实。</p>

陈景恪岂能听不出他的意思,这是在表态,太子登基后会主动退却。</p>

陈景恪眉头蹙起,问道:“情况严重吗?”</p>

然后一脸唏嘘的道:“一眨眼三十多年就过去了啊,遥想当年……哎,不说也罢。”</p>

这是真一点都不留恋皇位啊,上位果然不走寻常路。</p>

“如此将来推广法治思想的时候,也能省却不少麻烦。”</p>

“大同思想?”李善长有些惊讶的道:</p>

“改造儒家思想,陈伴读总是能带给老朽惊喜。”</p>

陈景恪能听的出,他对大同思想并不感冒。</p>

这很正常,作为法家传人,他心里对儒家思想本就有些成见。</p>

且很多细节,暂时也没办法给他说。</p>

他对陈景恪所言的大同思想,并无多少了解。</p>

只以为还是儒家幻想出来的那个,自然是很不以为然。</p>

陈景恪也没有解释太多,他愿意听就听,不愿意他就算。</p>

如果他不听,那就等大同思想完善之后,再对法治思想进行修正。</p>

本来还想邀请他,去洛下书院那边开一家法学院的,现在想想还是算了。</p>

等以后再说吧。</p>

――</p>

对朱元璋禅位之事,百姓表现的很淡定。</p>

官僚集团虽然震惊,但更多是朱元璋禅位引起的。</p>

对于自己的职务,大家反倒不太担心。</p>

前面已经说过,太子不是第一次监国,大家早就是熟人了。</p>

父子共用一套班子的好处就在这。</p>

除了极个别位置需要动,大部分人依然该干啥干啥。</p>

确保了政权的稳定交接。</p>

就算被波及到退居二线,问题也不大,早晚有复起的机会。</p>

实在不行,就回家培养传人。</p>

而且仔细说起来,对于朱元璋的禅位,官僚集团是乐见其成的。</p>

朱标或许不是真仁厚,但老朱是真残暴。</p>

相比起来,朱标当皇帝大家的日子会好过许多。</p>

而且老朱在这个时候禅位,也着实让文官集团对他的印象改观了不少。</p>

上古圣王不就是主动禅位给继承人吗。</p>

他的这个举动,暗合圣王之道。</p>

大明大兴不远矣。</p>

虽然朱元璋并不相信什么圣王之道,但被人这么夸奖总归是一件开心的事情。</p>

相比起来,勋贵集团反而是最担心的。</p>

他们和朱元璋的捆绑更深,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子继位会不会动勋贵的利益?</p>

这种事情在历史上非常常见,开国君主靠勋贵稳定国祚,而勋贵把持朝政。</p>

等二代三代君主继位,就开始大规模打击功臣势力。</p>

汉、隋、唐、宋莫不是如此。</p>

至于朱标和勋贵集团绑定很深……</p>

并不是所有勋贵,都加入了太子党。</p>

真正和朱标绑定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p>

更何况,就算绑定了又能如何?</p>try{ggauto();} catch(ex){}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