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宫廷夜宴(二)(1 / 2)

加入书签

“慢着!”</p>

何皇后正准备发落蔡琰,这时董太后却突然开口,打断了她。</p>

起初,董太后心中也是不喜,但当她看到蔡琰身上别着的那枚玉佩,便一眼认出那是自己给寒儿的。</p>

可为何却在这位臣子女眷身上?</p>

“你再说一遍,你是哪家的丫头?”</p>

蔡琰本来心中一紧,正准备接受皇后娘娘发落,没想到太后忽然插嘴。</p>

“禀太后娘娘,臣女乃东观议郎蔡邕之女蔡琰。”</p>

蔡邕?</p>

董太后想起了他,但印象并不好,因为这个人让自己儿子受过伤。</p>

但这个姑娘,虽没长开,但一眼就知道,是个美人胚子。</p>

“丫头,几岁了?”</p>

“禀太后娘娘,过了今天,九岁。”</p>

(蔡琰历史上生卒年不详,推测为172~175年,也有说是170年的,但史料记载其195年嫁给卫仲道,170年可能太早,因此作者设定为172年。)</p>

“九岁...”</p>

董太后在心中盘算着,寒儿过了年十五,再过五年寒儿正好弱冠,此女来年及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时间上也差不多。</p>

身为刘寒的母亲,董太后自是知道自己儿子是什么性格,他绝不会做无意义的事情,原以为自己大儿子太过滥情,小儿子又是个不懂情事的榆木脑袋,曾经一时间愁死她了。</p>

原来,小儿子心中早有所属,怪不得即使十四了,身边还没一个女子侍候,看来也是個情种。</p>

若刘寒在这,听到母后的这些想法,必定又是抓耳挠腮辩解这个大乌龙,但他没机会,董太后已经脑补完了。</p>

既然自己小儿子有自己打算,不愿说出来,那就暂时替他掩着。</p>

“丢人,喜欢就直接找皇帝或者哀家赐婚不就行了,还给哀家整这一出。”</p>

太后心中对刘寒又是一阵笑骂,“今日大喜之日,此事就此罢了,丫头你下去吧。”</p>

“诺。”</p>

蔡琰又是一脸懵逼,这...惩罚算是没了?</p>

奈何,蔡琰刚站起身,太后又传来话,“哀家一生仅生两子,大儿子乃一国之君,小儿子又远在边关,未得一女,若汝闲来无事,来后宫陪哀家解解闷。”</p>

“诺。”</p>

这句话,不仅蔡琰懵了,在场的所有人都懵了。</p>

因祸得福了?</p>

贵女中,有不少眼中充满嫉妒,她凭什么有这么好的运气,殿前失仪不仅没受到责罚,还入了太后的眼。</p>

“凭什么!”</p>

连何皇后都这么想,这摆明了是太后要跟她作对!</p>

可是,当蔡琰起身,何皇后看到其腰间别着的玉佩,何皇后保证自己见过,是在皇帝身上!</p>

“陛下的玉佩怎么会在她身上?她什么时候和陛下勾搭上了?”</p>

不可能!</p>

何皇后可以保证。</p>

随后转念一想,“陛下曾说过,这玉佩还有一枚,是在河间王身上!”</p>

必然是这枚!</p>

“为何会在蔡氏女身上?”</p>

再看向左侧眉笑眼开的太后,何皇后瞬间明了。</p>

这位,未来...内定的河间王妃啊!</p>

何皇后瞬间瞳孔放大,似乎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秘密。</p>

“什么时候的事?”</p>

“不对...有关系吗?”</p>

何皇后似乎,找到了一条如何与这位大汉王爷搭上关系的方法,既然太后不选择公开,其中必定有自己不知道的理由,那自己跟着装作不知道不就行了。</p>try{ggauto();} catch(ex){}

随即,何皇后在想通这一切后,也跟着喜笑颜开。</p>

“母后说得对,是臣妾思虑不周,听到了吗,有空多来后宫转转,陪陪母后。”</p>

董太后看着何皇后,第一次给她好脸色。</p>

“算你懂事。”</p>

太后脸色变了还好解释,老人不喜吵,可是,为何皇后娘娘脸色也一百八十度转弯?</p>

蔡琰不解,但还是行礼,“诺。”</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