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四章 手术也是中医(1 / 2)
暗室之内,手术正在紧张进行。</P></p>
找到蚓突并不难,毕竟这群人解剖过不少人。</P></p>
不管是怎么死的,秘密送了过来,大部分都服务于医学事业了。</P></p>
要说新医学的贡献,必须算上老朱。</P></p>
没老朱,就没有医学院对人体器官的深层次熟悉与了解,大部分医者往往讲究五行、阴阳两气,讲穴位、经络。这些确实是伟大的医学成就,救死扶伤无数,是华夏文明的瑰宝,但只讲这些是不够的,有时候需要给人动手术。</P></p>
动手术就是西医?</P></p>
顾正臣对这个观点并不认可,事实上,中医里面也有手术,只不过长期以来没有占据主流罢了。</P></p>
比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酒,鑱石挢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练精易形。”</P></p>
这就是说,俞跗有很厉害的手术本领,可以割开皮肤剖开肌肉,疏通经脉,结扎筋腱,按治脑髓,触动膏肓,疏理横隔膜,清洗肠胃,洗涤五脏……</P></p>
如果说司马迁吹牛,胡写,那还有证据,《五十二病方》记载:“巢塞直者,杀狗,取其脬,以穿龠,入直中,吹之,引出,徐以刀劙去其巢,冶黄黔而娄傅之。”</P></p>
这书从马王堆里面出世,描写的是割除内痔手术的内容。</P></p>
此外,古代还有剖腹产、断肠缝合术、白内障手术、骨外伤手术、下颌关节复位术、导尿术、腹创伤修复手术、气管吻合手术等等。</P></p>
当然,这个时候王肯堂还没出世,但历史中关于手术的记载不少,只是因为这些手术多少有些与正宗药典、医学正统不太相符,以至于很多时候发展不起来。</P></p>
比如南朝名医陶弘景认为手术是“乃别处之所得,非神农家事”,那意思是,手术这玩意不是正道,而是歪门邪道……</P></p>
中医重“道”、重“功能”、重“宏观”,而轻“器”、轻“结构”、轻“微观”。可即便在这种环境下,依旧有手术的记录不断出现,可见古人一直没有放弃这些技术的钻研。</P></p>
从这个角度来说,顾正臣发展新医学,也不完全是什么西医化,而是将中医引入到微观、器官层面,弥补中医不怎么重视的缺口。</P></p>
手术进行得很是顺利,切掉蚓突之后,祁大辅就开始缝合肠尾端。</P></p>
不得不说,祁大辅此人的手十分稳,缝合技术很是厉害,就凭着镊子动来动去,完成了缝合,随后进行的是手术切口的缝合,为了避免内部少量积血没办法流出,缝合时特意插了一根牛皮熬制出的导管,缝合时候就留那么一点点口子。再次消毒之后,赵臻上药,避免伤口化脓……</P></p>
这次手术虽然并不负责,难度也不高,但在完成之后,所有人都如同虚脱一般,深深松了口气。</P></p>
精神高度集中,不容许有半点失误的操作,让所有人都紧绷着。</P></p>
手术结束。</P></p>
但顾正臣、赵臻等人都没出去,而是将吴祯松绑,取来温热水不断给吴祯擦拭脸部,时不时会喊几句“靖海侯”,赵臻偶尔号个脉,见没大碍,便对顾正臣点头。</P></p>try{ggauto();} catch(ex){}
顾正臣等了近半个时辰,不见伤口处出现血喷等大的问题,虽然吴祯还没醒,但脉象平稳,估计是一时半会死不掉,这才走出暗室。</P></p>
吴良、吴忠连忙凑上前,朱元璋站在原处,一双锐利的眼盯着顾正臣。</P></p>
顾正臣上前,对朱元璋行礼,道:“手术已结束,过程没出现大的问题,现在只需等靖海侯醒来,接下来的三五日很是凶险,能不能挺过去,就看靖海侯的意志了。”</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