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龙凤争鸣(上)(2 / 2)
丢下这句话,天子启便侧过身,负手踱步到御案侧;</p>
背对着御榻上的母亲窦太后,心中,更是一阵不是滋味。</p>
天子启承认:在储君皇太弟这件事情上,自己做的不厚道。</p>
哪怕是作为皇帝、作为天子,哪怕是为了宗庙、社稷,天子启也不否认这件事,自己做的很不厚道。</p>
但更让天子启难过的,是母亲窦太后的态度。</p>
――是母亲窦太后,从‘皇太弟’这三个字出现的那一刻开始,便始终如一的态度。</p>
在天子启顾自落寞的同时,窦太后昏暗的目光,也洒向了御案之上的那一抹绢白。</p>
颤抖着伸出手,拿起那纸绢布,却并没有低头查看;</p>
而是将目光散于身前,神情呆滞的轻抚起手中绢布,神情说不清的茫然。</p>
――窦太后,看不清绢布上的字。</p>
窦太后,已经无法再读任何信件、疏奏了。</p>
但有些信件,或者说是绝大多数信件,窦太后都并不需要知道具体的内容。</p>
就如此刻,被窦太后茫然捧在手上的绢布,只需要知道是何人所书,又是何人,在什么时候送到自己手里,窦太后,便能大致明白这意味着什么……</p>
“皇帝,当真好算计啊……”</p>
终于;</p>
在漫长的呆愣之后,窦太后终于开了口。</p>
只悠悠道出如是一语,便深吸一口气,旋即缓缓低下头。</p>
纵是看不清字体,窦太后也还是低头‘查阅’,或者说是再呆坐片刻。</p>
而后,便神情木然的抬起手,将那纸绢布抬向御榻侧,天子启背对着自己所在的方向。</p>
“先是太尉周亚夫,得了皇帝的默许,冒天下之大不韪,以兵权挟长安‘立嫡立长’;”</p>
“后又是丞相申屠嘉,明明从不曾,也不愿掺和储君太子的事,却被皇帝一个‘太子太师’的名头,给扒拉进了皇长子的碗里。”</p>
“――如今,又多了个窦婴?”</p>
“一个手握兵权、才刚立下不世之功的太尉周亚夫;”</p>
“一个劳苦功高、享誉朝野内外的元勋丞相申屠嘉;”</p>
“这又冒出来一个同样手握兵权,更出身于我窦氏的大将军窦婴……”</p>
“――真正要逼宫的,是皇帝啊?”</p>
“什么周亚夫‘拥兵自重’,胁立太子――真正要逼我与立太子储君的,是我汉家的皇帝才是?”</p>
语调极尽清冷的道出此语,窦太后手稍一松,那张写有大将军窦婴字迹的密奏,只轻飘飘落在了御榻与御案之间。</p>
只见窦太后缓缓正过身,如一尊雕塑般,定定地望向殿门的方向;</p>
神情,更不见丝毫‘活物’所应有的温度。</p>
“皇帝,从不曾想过要与立阿武,为我汉家的储君太弟吧?”</p>
“――吴楚兴乱前,皇帝不过是哄着我、哄着阿武;”</p>
“如今乱平,皇帝也不再有能用上阿武的地方,便如此大费周折,想要把说出口的话再咽回肚中?”</p>
“接下来,皇帝是不是要说:原本确实是想要立阿武的,奈何朝野内外有太多人反对,皇帝再三思虑,终还是打算‘迷途知返’?”</p>
“又或是当下,太尉周亚夫、大将军窦婴皆领兵于关外,又先后表奏请立太子,皇帝为了宗庙、社稷的安稳,不得不打消与立皇太弟的念头,转而去册立储君太子?”</p>
“――皇帝有这份算计,怎就不用在吴楚贼子身上?”</p>
“怎就将这算计,用在了自己的母亲、弟弟身上呢?”</p>
说到此处,窦太后清冷的语调中,终于有了些情绪起伏。</p>
却并非是动容,而是不显于色,却夹杂于每一句话,乃至每一个字之间的愠怒。</p>
“做不到的事,皇帝为何要答应?”</p>
“为何不早早就说明白:我汉家,只能有太子储君,绝不会有储君皇太弟?”</p>
“何不……”</p>
“――母后当真不知为何?!!”</p>
不等窦太后话音落下,天子启便猛地回过身,厉声一喝,打断了窦太后话语的同时,也让这位老太后再度僵在了原地。</p>
却见御榻一侧,天子启背负着双手,神情阴郁的快步上前,走到了御榻侧――距离窦太后只一步的位置,稍俯下身,直勾勾凝望向窦太后那混浊、昏暗,又不时闪过锐意的双眸。</p>
“母后,当真不知道儿臣,为何要这般做吗?”</p>
“是不知道,还是不愿意承认呢……”</p>
每说出一个字,天子启的后槽牙便每咬紧一分;</p>
待吐出最后一个字,天子启的脸颊两侧,更是因那紧紧咬起的后槽牙,而轻轻抽动起来。</p>
那双深邃的双眸,在短短十数息之类,反复眯起、睁开,再眯起。</p>
唯独那直勾勾盯住窦太后的灼热目光,没有哪怕片刻敛去锋芒……</p>
“哈~”</p>
“呵……”</p>
良久,天子启又冷不丁直起腰杆,侧过身,长呼出一口浊气;</p>
又似是想起什么般,满是讥诮的嗤笑一声。</p>
而后,便以一句句再平常不过的话,在窦太后本就遍布疮痍的心上,戳下一刀又一刀……</p>
“儿年幼时,母后、父皇,还有阿姊、阿武,都还住在晋阳代王宫。”</p>
“――一日朝、夕两餐,一餐半碗米粥,母后都还要儿匀出小半给阿武,说阿武还年幼、扛不住饿。”</p>
“后来儿做了太子储君,却因为年幼时挨了太多的饿,坏了脾胃;”</p>
“母亲却连一句‘疼不疼,难不难受’都没问过儿臣,只急切万分的交代道:万莫让陛下知晓!”</p>
“母亲,不担心儿坏了身子;”</p>
“从不。”</p>
“母亲担心的,只是坏了身子的儿臣,会被父皇废掉储位――会连累母后,也要搬出椒房而已……”</p>
言辞讥讽的说着,天子启不由又稍侧过身,看了看母亲呆滞的面容。</p>
旋即又冷笑着正过身,负手立于御案外,昂首挺胸,遥望向殿门外的方向。</p>
“二十一年呐~”</p>
“我汉家的储君太子之位,儿坐了二十一年。”</p>
“儿做了二十一年太子,阿武,也给母亲做了二十一年的‘好儿子’。”</p>
“在母亲眼里,曾经的椒房殿,却从来都不曾住着母亲的两个儿子,而是住着一个儿子,和一个太子……”</p>
“呵……”</p>
“太子啊~”</p>
“儿对母亲而言,只是太子而已;”</p>
“只有阿武,才是母亲真正的儿子……”</p>
“从来便是如此,向来,都是如此……”</p>
说着,天子启也不由有些湿了眼眶,便不自然的眨了眨眼,才好险没让那酸涩的泪水自眼眶滑落。</p>
不着痕迹的抬起手,捏了捏鼻翼,又用指尖抠了下眼角;</p>
身形活动的同时,再冷不丁一回头。</p>
“母亲当年,何不直接请求父皇废长立幼――废了儿这个太子,改立阿武为储呢?”</p>
“若是当年这么做了,母亲如今,又何必这般举足维艰,却也还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搞出个‘储君太弟’出来?”</p>
“我知道。”</p>
“儿知道。”</p>
“――纵是母亲不说,儿也知道母亲当年,为何不这么做。”</p>
“因为对母亲而言,儿子和太子,是两码事。”</p>
“儿子不是太子,太子,不是儿子。”</p>
“儿子,是用来疼爱、怜惜的;”</p>
“而太子,仅仅只是供母后,于当时能稳稳住在椒房殿、如今又能母凭子贵,住进长乐宫的……”</p></di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