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0人选(1 / 2)

加入书签

京察之后,左都御史王廷就要再次上奏乞休,这已经是既定事实。</p>

所以,即使现在王廷还在和高拱进行京察的堂审,但关于他走后空缺出来的职位,高拱和陈以勤两边已经开始角力。</p>

高拱推荐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王自强接任,而陈以勤则是举荐礼部左侍郎赵贞吉出任此职。</p>

做为和陈以勤关系更近的魏广德在这样的气氛中却从隆庆皇帝的角度分析,认为皇帝应该不会把这个职位让给高拱或者陈以勤推荐的人,而是要平衡朝堂势力,所以很可能选择支持第三方的推举。</p>

而此时的内阁中人,大致分成两大类,一是裕王潜之臣,不过这个本该很团结的集团却因为种种原因已经分裂成了三股势力。</p>

其中对皇帝影响力最大的无疑就是高拱,这股势力虽然只有他一人,但却能够力压其他人。</p>

而且,因为他和皇帝的关系,加之本身就有不少门生故旧,在他回朝后又有不少朝堂高官主动靠向他,希望藉此飞黄腾达。</p>

所以,在极短的时间里,高拱派系的力量快速壮大,已经具备相当的朝堂发言权。</p>

而另一个,则是以陈以勤、殷士谵和魏广德组成的三人小圈子,其实都是因为高拱刚愎自用、睚眦必报的性格,才把他们逐渐推到一起,抱团取暖,防备高拱可能的暗算。</p>

毕竟是个人,就必然有自己的图谋,而高拱往往为了自己的利益牺牲他们,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的分裂不过是早晚的事儿。</p>

张居正当然想推举自己人,可是他也知道有高拱和陈以勤的人选后,自己推不推其实都一样,根本不可能落到他头上。</p>

魏广德满脸笑容,看似很支持张居正的样子,不过心里却是有些心惊,什么时候葛守礼和张居正搅合到一块去了,回头得让人查查此事。</p>

魏广德看了眼张居正,笑道:“之前我和他商议过,打算启用原治水副使潘季驯,他和朱大人主张相悖。</p>

当时杨博和他详细说过为何选择葛守礼接王廷的班,因为他是各方都能接受的人选。</p>

刚跨过门槛,就看见张居正已经迎了过来,乐呵呵对他说道:“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快进来坐。”</p>

看了眼门口书吏,魏广德就笑道:“你家张大人可在?”</p>

“对了叔大,王子正马上要请辞,你也知道,肃卿兄推举南京刘自强接任左都御史,而逸甫兄则举荐礼部左侍郎赵贞吉,不知你可有推选之人?”</p>

虽然朝堂上有话语权的是高品级官员,可毕竟都是从中下级官员一步步爬上来的,没人能一蹴而就直接身居高位。</p>

下一刻,那书吏已经端茶进来,放好后马上就退出房去。</p>

魏广德接过来看了眼,眉头微皱,不过也没说什么。</p>

“你等等。”</p>

最后一个,自然就是徐阶的学生张居正,他是被徐阶强行送入内阁之中,也是徐阶谋画的接班人,可以保证徐家在他致仕后的安稳。</p>

只是,片刻之间他却想起另一件事儿,那是杨博在启程离京前对他说的话。</p>

“叔大虽然没有说,但不代表他没有要推举的人,我明日去他值房问问。”</p>

因为这道奏疏,事前他听到了风声,是户科给事中杨劾奏兵部尚书霍冀、工部左侍郎徐纲贪庸不职。</p>

张居正看了眼满脸笑容的魏广德,就说道。</p>

“估计半个月后,又该忙了,现在也就是忙里偷个闲,呵呵”</p>

“葛守礼为人也是为人器宇端凝,风神遒劲,被服造次,必于礼法,盖老成正直君子也。”</p>

“善贷可是有要举荐之人?”</p>

“禀魏阁老,我家老爷在值房里办公。”</p>

相同的理由,也适用于张居正这方。</p>

至于杨博为什么要推葛守礼,其实张居正心里明白的很,因为葛守礼和他是同年。</p>

魏广德也不客气,冲张居正拱拱手就和他一起进到里面。</p>

四品以下官员,京察是吏部和都察院办理,而四品及以上官员,则是向皇帝交自陈,一般都会谦虚说自己才疏学浅,请求皇帝罢免的话。</p>

魏广德放下奏疏,端起茶杯轻啜一口,随意的说道,“尧封应该不会有事,兵部在他打理下还算不错,至于那位,就不好说了,毕竟治水确实出了大问题。”</p>

只不过,虽然继承了徐阶大部分政治遗产,可终究因为在皇帝面前影响力不够,所以一直在内阁争斗中处于下风。</p>

“善贷,此事你抽空再问问,我有举荐人选,实在不好问出口。”</p>

如今看来,朱大人的法子未尽其功,就得换个思路,看看潘副使主张的疏浚河道和加固堤坝的法子是否可行。”</p>

换句话说,那就是若朝堂上的官职,各方角力久拖不决,那么葛守礼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因为他的为人各方都放心的人,成为各方妥协的一个产物。</p>

张居正起身回到书案前,拿起一本摊开的奏疏走了回来,递给魏广德,示意他看看弹劾内容。</p>

首先是高拱那边,当初满朝倾拱时,葛守礼是少有几个不掺和进去的高官,甚至一度强压户部不要参与此事,而最后更是因此去职。</p>

都察院掌管言路,可不能轻懈。”</p>

至于非裕王府出身的,那自然只有内阁首辅李春芳,不过此人不争不抢,明哲保身,说话也算公允,所以虽然高拱、陈以勤都有取而代之的心,但终究无从下手。</p>

魏广德乐呵呵笑道,“之前司直就是如此,结果陛下就直接把他调兵科去了。”</p>

张居正听到魏广德的话有些诧异,一瞬间脑海里想了许多。</p>

不过今日,魏广德起身,晃晃悠悠就出了值房大门,顺着廊道看似随意的闲庭信步,不经意间就走到了张居正值房外。</p>

他可不知道葛守礼是杨博对张居正提出来的,而并非张居正口袋里的人。</p>

往日这个时候,魏广德就会干脆选择回家,即便真有大事儿,内阁派人叫一声就是了,反正他家离皇城也不远。</p>

都察院权责很大,当然要集思广益,虽然现在两个人选都还不错,不过不妨多看看,还有没有更加合适的。”</p>

“对了,今日我这里收到一份弹劾奏疏,正有些不知该如何处理才是。”</p>

看张居正的颜值,魏广德倒没往那处想,而是以为张居正因为高拱和陈以勤的原因,真没考虑过人选,于是笑道:“若是叔大没有举荐的人,那我就只能从这二人中选择,若是陛下问起该支持谁了。”</p>try{ggauto();} catch(ex){}

陈以勤把刺探张居正的任务交给魏广德,魏广德想了想也就点头答应下来。</p>

张居正在惊讶过后就开口问道,他以为魏广德也想举荐人,只不过因为陈以勤先说出了人选,所以想拉他帮忙助力。</p>

张居正莞尔,也是附和道。</p>

张居正盯着魏广德看了半晌,没发现异常,这才心中暗松一口气。</p>

陈以勤和殷士谵、魏广德组成的小圈子,内部虽然也各怀心思,不过相互之间也知道妥协,那就是有人明确了某个官职的推举人选,其他人就不会再推出人选竞争,同时也会联合支持,所以圈子也算稳定。</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