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4.爆发的大明帝国(1 / 2)

加入书签

第1414章1414.爆发的大明帝国</p>

1414、爆发的大明帝国</p>

刘浩也感觉这十分有意思。</p>

一边是玄幻抬头在疯狂的打压科学,而大明帝国干脆就是本就走上了修仙道路的刘邦三人在推广科学之道。</p>

这种强烈的对比,一度让刘浩都有些感叹。</p>

同时,刘浩也在庆幸推广之人乃是刘邦三人也,想一想,就连本就已经走向了修仙道路的修士,都在大力推广科学,哪个还不清楚科学的重要性?</p>

哪怕在未来,大明帝国已经全体走向了修行道路,刘浩相信科学之道在大明帝国依旧不会停止,也必将为大明帝国的百姓未来更好的生活贡献出应有的那一份力量。</p>

反过来脚下的老欧洲就悲哀了。</p>

教廷在欧洲本就已经占据了近半权力,他们可是有着独属于自己的骑士大军,如今更有了将信仰兑现的能力,直面文艺复兴思想已然半个世纪,也最清楚文艺复兴思想对教廷的杀伤力所在。</p>

掌控了主动权,此时不对敌人赶尽杀绝更待何时?</p>

不得不,这个时间点刚刚好,倘若再过百年,等文艺复兴思想已经融入了百姓,已经对百姓方方面面造成了重大影响之后,效果也绝对不可能像现在这般。</p>

因为到了那时,已经是权力的交接,比如诸多国家已经拜托了神权的压制,品尝到了权力的好处,想要他们交出来又怎么可能?</p>

现在则不同,刘浩已经看到了高卢鸡的‘皇帝’匍匐在教廷的脚下,因为他彻底明白‘圣水’是真正有作用的,原本心中那一份野心也不得不收敛起来,唯恐未来出现一个‘使’将他给咔嚓了。</p>

这种事,在老欧洲这片土地上可不是开玩笑的,此前也同样是有着先例的。</p>

此时的他们,已经不是为了争夺更大的权力问题,而是如何保住原本的身份问题。</p>

“一手拿着经书,一手拎着屠刀!”</p>

这就是信仰最大的恐怖之处!</p>

如果此前的骑士大军,还有着一分抵抗的可能,当教廷展示出模模糊糊的‘治愈术’之后,整个老欧洲未来也只能匍匐在教廷的统治之下。</p>

这对刘浩而言,不过是看一场热闹,可对大明帝国而言,却有好有坏。</p>

好的一方面,是科学之道即将被教廷打压,未来想要发展几乎没了可能,换言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比如一二百年之内,老欧洲依旧只能在自己这片土地上折腾。</p>

坏的一方面也同样明显,未来的老欧洲基本只能是神权的下,这就使得原本根本没有统一可能的老欧洲有了这份可能,这个敌人,在未来的威胁也必然更为强大。</p>

但这些,刘浩也只是旁观,敌人是否强大都是相对的,他也不认为必须帮着大明帝国将所有的威胁彻底清除,有时候有列人反而是一件好事。</p>

也只有真正的打败了这方世界的敌人,大明帝国才真正拥有走出这方世界的能力。</p>

就好事上台阶一样,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真正让人踏实。</p>

刘浩知道未来将这方世界信息告诉朱元璋之后,对方一定会派遣诸多帮手到来;</p>

换一个皇帝,或许对此将会高忻找不着北,可朱棣却不会,或许他只会认为这是自家老爹对自己依旧不够满意的结果,也必然会在朱元璋派遣帮手到来之前,将自己的国度发展到极致,将周边的敌人打压得更彻底。</p>

当刘浩游览完老欧洲之后,再次返回大明帝国京城之时,也有些感叹刘邦三人动作之大。</p>

蜂窝煤,在冬日到来之前,整个京城之内已经开始普及,在京城之外,刘浩还看到了玻璃大鹏近乎数百亩地,而这些,对大明帝国的百姓而言,和神迹也几乎没有任何差别。</p>

如果在此之前,京城周围还有着对朱棣一家子‘不够正统’心思的百姓,现在这些人态度已经一百八十度大转弯。</p>

想一想也是,百姓嘛,哪一个当皇帝和他们又有多少关系,他们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温饱问题,吃得饱,睡得暖比任何高大上的话都要管用。</p>

大型煤矿的开启,大型钢铁厂的出现,诸多工坊招工,到如今,被收纳其中的工人已经超过五十万,直接受益的更是超过五百万之余。</p>

整个京城周围大大的城市,几乎被刘邦三人一网打尽。</p>

换句话来,他们三个人就将整个大明京城周围的百姓生活提升了一个大大的等级。</p>

百姓受益,其他商家就更别提了,京城无数生产的商品通过这些商人通向整个大明帝国,也同样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这已经明了一切问题。</p>

再之上,那些个国公勋贵们,通过这段时间,通过近距离接触工坊的种种,他们已经得到了如何建立属于自己工坊的能力,在来年,这样的工坊也势必在大明帝国其他地区一一复制出来。</p>

且不其他,光一个水泥项目,就足以让整个大明帝国改换地。</p>

哪怕刘浩根本没有过问,也能清楚朱棣势必在来年将水泥大规模朝着北方使用,比如大力的建设道路,比如在草原上建立城池等等等等。</p>

这些东西的出现,也必然将整个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彻底改变,极大的压缩对方的生存空间,为将来彻底覆灭前元打下坚实的根基。</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