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老林要创业(2 / 2)

加入书签

对他这个还没有尝到名利滋味的年轻人来说,被湾岛方面封杀似乎好像也没什么影响,反正也不耽误他拍电影。</p>

至于林朝阳这个编剧,也引起了香江影坛的注意,兼之李翰祥对他赞许有加,让许多电影人都对他产生了兴趣。</p>

可惜的是他人在内地,也不靠写剧本吃饭,这种名声对他也没有什么实际帮助。</p>

《火烧圆明园》在香江下映了,但在内地仍在上映中,只不过现在没有票房统计,除了中影,连制片厂都无法了解电影上映后的票房。</p>try{ggauto();} catch(ex){}

实际上这年头中影也是不统计电影票房的,他们统计的是电影发行收入,从发行收入可以大概反推出票房。</p>

“我那天跟市发行公司的人吃饭,听说他们公司这个月靠《火烧圆明园》赚了45万了。”陶玉成神秘兮兮的说。</p>

林朝阳对省级省级发行公司的“45万”收入没概念,陶玉成给他科普道:</p>

“现在国产片的票房刨除了中影给制片厂的每片90万元、拷贝等等支出,剩下的就是发行收入,一般都是50%。</p>

这50%里,中影拿大头儿,占70%。另外30%留给省级发行公司,省级公司又将收入利润的20%上缴财政,80%用于发行放映的再建设。”</p>

林朝阳理了理这其中的关系,“省级发行公司的30%就是45万元?”</p>

陶玉成给了他一个眼神,“没错,而且这是一个月的。”</p>

照这么一算,《火烧圆明园》一个月时间里在燕京地区的票房收入至少有300万元。</p>

燕京是国内电影放映的重要票仓,按照陶玉成的说法,燕京的放映票房乘以个“十”,基本就是电影在全国范围内的总票房,那就是3000万。</p>

现如今的电影公映与后世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放映周期很长,后世一个月很多电影都已经下映了,哪怕不下映,票房潜力也都耗尽了。</p>

但在如今,很多受欢迎的电影放映周期长达半年。当然了,这个周期里包涵了大量的农村巡回放映时间。</p>

农村巡回放映收入占总发行收入比例一般是城镇电影院发行收入的70%,现在国内的城镇化率仅有20%。</p>

也就是说城镇以20%人口占比贡献了中国电影近60%的票房,农村人口仅贡献了40%左右的票房。</p>

这个数字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如今国内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p>

按照《火烧圆明园》的势头,估摸着国内的票房再少也应该有个五六千万。</p>

虽然达不到《少林寺》《牧马人》那样创纪录般的成绩,但也可以说是出类拔萃了。</p>

《火烧圆明园》毕竟是部严肃的历史片,受众远没有前两者广。</p>

可惜电影再受欢迎,跟林朝阳这个编剧也没什么关系。</p>

这不光对他是如此,对于所有的电影从业人员都是如此。</p>

陶玉成吃着饭又畅想了一下《垂帘听政》上映可能的票房,认为明年林朝阳无论如何应该拿个金鸡百花奖。</p>

“金鸡百花奖是不可能的。电影是合拍的,但我们这边只是协助拍摄,报名都没资格。”林朝阳说。</p>

陶玉成遗憾道:“那真是可惜!以这两部电影的成色,无论如何应该得奖的,你的《牧马人》那年就没得奖。”</p>

陶玉成替林朝阳惋惜,林朝阳却毫不在意,这俩奖项诞生的前几届还好,后面基本就是评委们自娱自乐的产物了,没什么稀罕的。</p>

在陶家吃完饭,林朝阳回了小六部口胡同。</p>

谢道源给他找理由放假也不是完全无厘头的,眼下马上要入冬了,入冬物资确实要准备起来。</p>

最近这几年燕京市人口激增,其中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一到入冬前后,各个街道的煤厂忙的不可开交,经常性一趟七八辆、甚至十几辆送煤的三轮车一起从煤厂出来。</p>

煤厂为了在入冬之前把冬煤送到老百姓家里,还会雇佣一些郊区农闲的农民充实送煤队伍。</p>

尽管购煤本上的限量煤可能还不够林朝阳家烧一个月的,但他们家从来不缺煤,改革开放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有钱可以切切实实的提高生活水平了。</p>

这天上午,煤厂的煤刚送到家,林二春就过来跟他抱怨了起来。</p>

二春同志的主题是“浪费”。</p>

他说,以前林朝阳刚进城时,他们老两口盼着林朝阳在燕京能有个窝。</p>

等林朝阳买了华侨公寓那处房子,他们俩还挺高兴,儿子终于在燕京有个家了,以后他们的孙子就是正儿八经的燕京人了。</p>

后来林朝阳买了棉花胡同那处院子,说是给他们老两口养老,倒也说得过去,就是院子大了点。</p>

再后来林朝阳买了小六部口胡同这里,他们老两口住棉花胡同,华侨公寓那里闲置了。</p>

一家总共就五口人,三处房子,加在一起四五十间房,占地快三千平的面积。</p>

住不过来,根本住不过来。</p>

别的不说,这两年入冬的煤钱就是一笔不小的钱,更别提华侨公寓还空在那里,物业钱一分不少的交着。</p>

“你现在是有钱了,可也不是这么个造败法。老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这过日子还得是精打细算……”</p>

二春同志这辈子最擅长的就是打算盘,林朝阳听着他的话,左耳进、右耳冒,心不在焉。</p>

“爸,你到底什么想法?”</p>

“我也知道你们年轻人想自己住。我和你妈是想,要不然我们俩就搬华侨公寓那儿去,把棉花胡同那院子腾出来,租出去。那院子这样一年能省下不少钱呢!”</p>

听着林二春的想法,林朝阳无奈说道:“爸,你怎么又研究起这事了?”</p>

“我这不也是跟你商量嘛!”</p>

林二春的语气并没有以前跟他说话的那种强硬,林朝阳本想说几句让他享清福的话,可话到嘴边他突然顿住了。</p>

因为他意识到,为了他的“孝道”,林二春老两口已经抛弃了家园。</p>

如今他们在燕京,衣食虽无忧,恐怕内心却如同浮萍一般。</p>

“好,这事你张罗吧。”林朝阳说。</p>

闻言,林二春顿时开怀。</p>

“这就对了!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咱们该省的省,该花的花。”</p>

看着他脸上的笑容,林朝阳的心里也畅快了不少。</p></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