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常规宣传(1 / 2)

加入书签

王晓帅是个好导演,他拿过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光这两项荣誉就够很多导演一辈子望其项背了。

可他同时也是个很失败的商业导演。

抱歉,查不出来资料,但王晓帅国内最高票房纪录应该就是这部《闯入者》了,勉强达到600万。

其实,王晓刷真的没必要叫屈。

击败《阿凡达》荣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拆弹部队》全球票房仅4900万美元;

《布达佩斯大饭店》,被各种影评人叫好,才卖了5910万美元;

去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鸟人》的全球票房也仅仅3200万美元;

到了华语电影,贾章柯《三峡好人》拿了金狮奖哎,结果呢上映的时候撞到了《满城尽带黄金甲》没几天就被迫下架了!

这些人有哭诉什么吗?

他们有把电影票房惨淡归咎于院线经理排片的不给力吗?

因为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严肃电影永远不可能收获主流审美的观众,古往今来一向如此,这是既定的事实!

《闯入者》上映前有任何宣传吗?

或许有,因为王晓帅自己说了拿了1100万做宣传,路演之类的。

但沈临知道的仅只有一条消息:圈内电影人对于《闯入者》反响不错!

合着在王晓帅看来,《闯入者》所谓的宣传就是他们一帮人关门烧炮仗——自娱自乐。

您不掏钱包做宣传,还指望院线给你排片量,说什么‘你至少给我多点上场的机会啊,我还没开始,你就说我该结束了,直接判了我死刑,现在最多就是个死缓,这不对。’

您真以为电影院是慈善机构吗?

如今的全国影院数量多竞争激烈,怎么样把每年的房租交上并获得盈利是影院经理考虑的第一要素。

在基本的生存压力之下,要院线去培养观众,谁给他们负担成本?

至于王晓帅口中的法国规定一部电影的拍片不能超过三分之一,所以,法国电影现在没落的不成样子,人家可是电影诞生之地,居然成了好莱坞的票仓!

“…您的意思艺术电影活着严肃题材的电影不应该被拍出来吗?”

《人物》的记者有点茫然了,他当然知道沈临说的是什么意思。

“当然不是,从长远来看,严肃题材的电影会更容易被人们记住,前提是比较优秀的电影,不过,你既然选择了小众,选择了艺术,说真的,就不要想着票房了…”

“可电影拍摄需要本钱呀!”

沈临还没说完,那位三十多岁的记者再次抢白。

“…你听我说完,做电影的想着票房本来就不是一件高尚的事情,我做商业片的时候,会千方百计讨好观众,迎合观众的欣赏角度,同样,我在做艺术片的时候,就不会想着观众,因为艺术片的拍摄更多的是导演自我的表达。您非要通过票房收回成本,这本身就就是矛盾的,让大众为你一个人的审美买单,太不科学!”

顿了顿,沈临咽了口唾沫接着说道:“现在电影收回票房的方式有很多,国内院线,电视版权,网络付费点播!这三项足够满足大部分小成本电影的成本回收,只要能保本或挣钱,就能再次进入拍电影的环节中,这是个很良性的循环!《闯入者》的成本是2000万,加上1100万的宣传投资,差不多三千万,我不太明白王晓帅导演为什么非要做这么大投资的电影,关键电影质量还未必达标了——没有收获任何奖项!”

“那您这次的电影《湄公河行动》主要讲述的是什么呢?我看了宣传片,好像说的是前年的湄公河大案是吗?”

总算进入到正题了。

“没错,这次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