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赞美东王,咒骂朱元璋(1 / 2)

加入书签

第222章赞美东王,咒骂朱元璋</p>

卫队长李小五急匆匆离开,点齐了200号人。</p>

众人喊着号子将36磅炮拆开运了上来,花费了半天。炮筒沉重,上山中途险象环生,还伤了好几个人。</p>

兀思买的骑兵营,负责保护陆上运输线。</p>

运输船只能运到运河边,然后就必须靠畜力人力了。</p>

李侍尧火烧句容城的举动,给己方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否则,很多物资是可以直接从句容城征用的。</p>

这大约就是小小坚壁清野的威力吧!</p>

……</p>

日落之前,两方相安无事。</p>

直到次日午时,李家军的营寨全部竣工,辎重粮草也到位了,这才发起了试探进攻。</p>

没有蚁附,没有驱赶百姓填平护城河,双方只是枪炮对轰,箭矢乱飞。</p>

李家军临时赶制了盾车,保护火枪兵。</p>

还拉出了几十门火炮,遗憾的是炮弹落在城墙上效果甚微,即使是24磅炮,也只是剥离了几层砖头,里面还有无数层。</p>

好似一个60公斤级拳王,猛击120公斤级格挡护脸的对手。</p>

“主公,江宁城墙太厚了。”</p>

“大意了,告诉炮兵只轰垛口和城门楼子,城墙就不必浪费火力了。”</p>

江宁城是传统中式坚城,厚度惊人,而且是砖头多,夯土层少。</p>

据说用掉了3亿多块砖头,全大清的百姓人手一砖,还有富余。</p>

这么多的砖头连起来,能绕蓝星一圈!</p>

城墙高几丈,厚度就有几丈,横截面是个接近正方形的梯形。</p>

普天之下,只有京城可以媲美。</p>

“今日不为攻城,而是试探清军火力。让民兵都体验一下吧,另外调一批枪法好的,杀伤清军。”</p>

这是一场激烈程度不大,但是消耗火药极为庞大的非常规攻城战。</p>

午后逐渐收场。</p>

李家军伤亡100多人,防守聚宝门的清军伤亡则高达五百多人。</p>

线膛枪米尼弹,可在两百米甚至三百米处射击。而清军的鸟枪最多打一百米。</p>

所以第一军团的大部分伤亡是由城头的火炮造成的。</p>

而李家军的炮兵也不负众望,用12磅炮击毁了城墙上清军的十余门火炮,还有几十处垛口。</p>

站在峰顶,俯瞰冒着黑烟的聚宝门,李郁冒出一句:</p>

“准备爆破吧。”</p>

……</p>

江宁将军崇道,在太阳落山后低调巡查了聚宝门城墙。</p>

又询问了攻防战的细节,大为震惊。</p>

他急匆匆去总督衙门:</p>

“制台,贼酋的枪炮犀利远胜于我八旗劲旅。比那准噶尔、金川的火器还要精准。”</p>

“确信?”</p>

“千真万确。”</p>

“好,本督这就和你联名写折子。奏报皇上江南贼酋兵虽不多,火器却异常精锐。”</p>

崇道叹了一口气:</p>

“这可如何是好?”</p>

“怕什么,白莲兵多,然武器简陋。江南贼兵武器精悍,然人少。都不足为虑。”</p>

“请制台指教。”</p>

“呵呵,再犀利的火器也得有人拿着。待天兵一到,和贼酋主力缠斗。久而久之,各省官军四面进剿,攻其老巢,贼焉能不败?”</p>

“那白莲呢?”</p>

“以精锐马队四周逡巡,断其粮道,伺机下手。待其露出破绽即可一击必胜。”</p>

“制台真乃名将也。”</p>

……</p>

“崇大人过谦了,你也曾马踏西北,扬名塞外。”</p>

一团和谐,商业互吹。</p>

李侍尧很满意,觉得能和这么一位上三旗老将搭档,舒适的很。</p>

以他的强势,容不得有人分权。</p>

江宁城临时动员了6000青壮上城墙,没有给银子,只是承诺等贼兵退了再发。</p>

这种空头承诺,自然不受欢迎。</p>

不过李侍尧做事缜密,把人头直接摊派到了各个街坊,无法推脱,把压力直接给到了最基层的胥吏和士绅。</p>

最终凑齐了6000壮丁,垂头丧气的上了城墙。</p>

他们归绿营兵和八旗兵丁指挥,稍有不服,轻则辱骂,动则鞭打。</p>

城中百姓自然是每天惶恐不安。私下互相打听消息,衙门传出的消息他们不信。</p>

都是大清子民,几代城里居住的。</p>

衙门是个什么吊德行,谁还不知道哇。</p>

除非是花点钱,从书吏嘴里问出来的,能信7分。</p>

假如差役们主动沿街敲锣通知的,跟放p一样。</p>

江宁人不好骗!</p>

……</p>

民间的不安焦虑情绪,给了居住在西华门大街的刘千运作的机会。</p>

他租赁了一套三进的宅子,房东在附郭县衙里当主簿。</p>

品级虽不高,但在街面上说话好使,实打实的地头蛇。</p>

宅子的位置很好,一应俱全。</p>

空置了很久都没租出去,中人介绍给刘千后,他立马豪爽的付了全年租金,一下就坐实了外地客商的身份。</p>

而随着战事开启,城中开始严查身份。</p>

本县主簿家的房子自然不必细查。</p>

两个衙役上门,很有礼貌的敲门,稍微一问,登记走人。</p>

年轻衙役忍不住说:</p>

“我们都没进去查看,到底住了几个人。”</p>

年长衙役斜着眼,问道:</p>

“你怀疑这位牛爷有问题?”</p>

“倒也不是。”</p>

“这位牛爷虽然长的獐头鼠目,不像个好人。可那股子富贵劲,是装不出来的。”</p>

“我就担心,万一核查的草率,回去了二老爷会不会~”</p>

……</p>

年长衙役突然止步,很认真的说道:</p>

“二老爷会如何,我不敢说。但今天若是认真的入户查了这间房子,三老爷会觉得你故意挑衅他的威严,一定会整你。”</p>

年轻衙役傻眼,琢磨着这是个什么道理。</p>

见他如此不开窍,搭档叹了口气:</p>

“你是不是觉得,查三老爷的房客,是为他的财产安全考虑?”</p>

“对,对对。”</p>

“你这样做,会被视为背后有人想打压三爷,让你打头阵找他的把柄。明白了吗?”</p>

“明白了。”</p>

“我和你爹当年是搭档,关系不错,所以才认真提点你。记住了,凡是涉及老爷的,无论你觉得是好事坏事,都不要碰。”</p>

“昨天你不是教我要有眼力劲,多拍马p吗?”</p>

“我怕你被马踢飞喽。”</p>

……</p>

情报署署长刘千,以困居江宁的客商自居。</p>

每天出门会客,和本地商贾们吃饭喝酒,“热情好客又大方的牛爷很快就处出了一批酒肉朋友。</p>

先是在商言商,后来自然就聊起了当前的战事。</p>

商人是一个消息灵通的群体。他们和官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渠道畅通。</p>

酒局参加多了,陌生的江宁府逐渐在刘千脑海中形成了具体的轮廓。</p>

从城墙到驻兵,从官署到士绅大户,尤其是城内民情。</p>

他的马车每天都会路过一家米店,瞅一眼木牌上的米价。</p>

还有最几条“往来无白丁”的商业街上,饭庄和青楼的生意。</p>

这些都能反映战事的天平倾斜程度。</p>

如果米价稳定、豪客云集,就说明清军占优势。</p>

如果米价一天一涨、商业街门可罗雀,就说明李家军要进城了。</p>

到了下午,刘千也会找一家普通茶楼,一坐就是半天。</p>

听听茶客们的抱怨,观察城中普通人的生活。</p>

他居住在西华门附近,靠近满城。所以时常有旗人来往,也能了解一些情况。</p>

目前来看,他还没有找到捣鼓的契机。</p>try{ggauto();} catch(ex){}

虽然散布了一些城中汉人和贼酋勾结,准备出卖满城的消息,可是效果不明显。</p>

流言要想走进人的心里,就需要有让人相信的成分,不能太假。</p>

就目前而言,李家军进攻聚宝门,和满城还差着很远。</p>

……</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