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 大清版“杨家将”(2 / 2)

加入书签

重要文件,必须呈报李郁批复。</p>

联络处,30人,皆为武装骑士,负责传送文件至相应的衙署或者个人。背后插着一面明黄旗帜表明身份。</p>try{ggauto();} catch(ex){}

总务处,100人,职业包括厨子、大夫、裁缝、马夫、铁匠、泥瓦匠、木匠、兽医等。负责一切后勤事务。</p>

另拥有60辆四轮马车、2大2小四艘座船,以及相应人员。</p>

以上5个处室日常随驾,所有人员皆称“侍卫”。</p>

李郁走到哪里,他们就跟到那里。</p>

……</p>

其中最忙碌的当属机要处。</p>

每1封公文,于何时何地发出,又于何时何地送抵受命人手中,以及联络处骑士回营复命的时间都必须记录在案,有迹可查。</p>

秘书处最为核心,非十分信任之人不可担任,且必须精通文墨、熟稔政务。</p>

卫队500人全部是打过仗的,本人或者家中受过李郁恩惠的,且家中还有其他人在吴国系统当中效力。</p>

他们的制服和野战军团略有差别,用上了金线和刺绣更显荣傲。</p>

军饷更高,即使是普通士兵每月也有10两。</p>

如此一来,</p>

卫队的忠诚和战斗力均有保证。</p>

总之,</p>

李郁对自己的安危很上心。</p>

匆匆离开南昌、离开江西也是出于健康考虑。万一,染上什么疾病呢。</p>

……</p>

船队在铜陵稍作停留,同时补给食物淡水。</p>

长期驻铜陵煤矿的煤炭署长――王六,匆匆上船拜见、汇报工作。</p>

李郁收下了他的书面报告,</p>

转而问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p>

“目前的产量,能够支撑吴国的工业吗?”</p>

王六很笃定的点头:</p>

“回陛下,一定够!”</p>

“加上我们所控制的所有府州县,就算100个城池吧,至少有80万户城内居民。日常生活取暖全部用蜂窝煤,够吗?”</p>

“回陛下,冬季缺口或在3成左右。”</p>

李郁走到船舷,望着灰蒙蒙的码头。</p>

地面、忙碌的劳工、各种机械、车辆,就连绿色的树木都覆盖了一层黑色的煤灰。</p>

再低头望去,</p>

靠岸的江水也泛黑,是洗煤厂的黑水。</p>

……</p>

王六低声说道:</p>

“陛下,臣有一个想法。”</p>

“讲。”</p>

“陛下可开放更多的煤矿,让商人投资开矿。浙南、皖南山中都有煤矿资源,虽没有铜陵丰富,可制作蜂窝煤一点问题都没有。”</p>

李郁很意外的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长:</p>

“你拟个章程出来,寡人过过目。”</p>

“谢陛下,臣早已拟好了。”</p>

王六从袖子里摸出了2张纸,恭敬递上。</p>

“好,好。”李郁颇为欣慰,“铜陵煤矿当前运转有哪些突出的困难?”</p>

王六叹了一口气,如实汇报:</p>

“开矿危险重重,伤亡畸高。而且一旦出事就是一条矿眼报废。再次开掘新矿洞,费时费力。”</p>

“爆炸吗?”</p>

“回陛下。除了爆炸,还有意外坍塌、漏水。防不胜防。”</p>

……</p>

听到这里,</p>

李郁冷不丁问道:</p>

“矿区的治安如何?”</p>

“今年发生了3次矿工之间的群架,2次矿工聚众持械对抗护矿队。臣,都压下来了,死了一些人。”</p>

“寡人想听听的想法。”</p>

“谢陛下信任。臣是矿工出身,采矿本就是逆天而行,死伤无法避免。但臣想是否可以增加一些经费,用于赔偿死伤矿工,参照军队的标准。”</p>

“准了。”</p>

“臣还想,能否迁一些女子过来?给矿工们一个念想,一个盼头。”</p>

“寡人也准了。”</p>

……</p>

煤矿外,</p>

数千名原绿营俘虏,低头等待。</p>

按照约定,</p>

这些人做苦役挖矿期限已满,可以获得自由了。</p>

望着周围聚集的士兵,刺刀雪亮。</p>

有些俘虏低声说道:</p>

“狗曰的,他们不会要变卦吧?”</p>

“不,不至于吧。”</p>

“调这么多兵,我怀疑他们要杀人。”</p>

说话间,</p>

明黄御驾到了。</p>

俘虏们都呆了,私下偷偷交换着眼神。</p>

王六站到高处,</p>

大声宣布:</p>

“本官是吴国煤炭署长,代表陛下宣布一件事,从今天开始你们自由了~”</p>

……</p>

“万岁,万万岁。”</p>

欢呼,疯狂的欢呼。</p>

俘虏们抹着眼泪,总算熬出头了。</p>

说起来也好笑,</p>

今年铜陵煤矿闹事的全部是拿工资的自由民,而没有一起俘虏参与的。</p>

按照当初的承诺,</p>

他们可以拿路费各自回家,也可以进入建筑队,2两月银、包吃包住。</p>

江南传言,陛下要大兴土木,各项工程造价总额超过500万两。</p>

国丈赵立夏,也确认了这个传言为真。</p>

所以,许多商人决定投身利润很可观的建筑行业。</p>

20多个民间建筑队一字排开,竖起幌子现场招工。</p>

每个建筑队的骨干是从江南8府招募的老泥瓦匠,负责手把手的教授这帮俘虏怎么用瓦刀,怎么砌墙,怎么打灰。</p>

泥瓦匠是个技术活儿,但更是个体力活。</p>

身强力壮的绿营兵,绝对是工程队的最佳选择。</p>

经济部下属建筑署、水利署也来凑热闹,分别现场招募了500人,400人。</p>

……</p>

只有极少数人知道,</p>

吴国的财政支出逐月飙升,存银接近枯竭,存粮暂时无虞。</p>

商税,虽然是一条缓慢上涨的曲线,前景看好。可吴国等不及了,现在就需要大量的银子。</p>

坐船行驶在长江,</p>

李郁望着涛涛江水,心中颇为焦虑。</p>

虽然断了清廷的海贸,可这泼天的富贵并不会瞬间嫁接转移到江南。</p>

夷商的胆子吓破了,会观望、犹豫、踟蹰。</p>

这很正常。</p>

“来人。”</p>

“陛下~”</p>

“问一下机要处,寡人给史密斯的亲笔信,何时可以抵达。”</p>

一盏茶的工夫,</p>

机要处侍卫来报:</p>

“五月十二,陛下在苏州拟信。五月十八,送至杭州出海商船船长手中。六月初一,海船离港。预计,两个月内必定送至马尼拉,五个月内应有回应。”</p>

……</p>

远水解不了近渴~</p>

这句话萦绕在李郁的脑海中,让他焦虑万分。</p>

江西战役,从经济收益来看是亏本的。投入钱粮物资无数,实控疆域却没有扩展,甚至是萎缩的。</p>

这样的混账战争要是再打上两三场,吴国财政就彻底崩溃了。</p>

还有火药,</p>

可以预见,江北这一仗将是双方有史以来最大的战争。</p>

江北大营、淮西新军,再加上汉军旗骁骑营,超过12万人!</p>

而且背靠苏皖,清军的后勤补给不会断。</p>

所以,</p>

江北会战和江西战役根本不是一回事,会战和战役的差别。</p>

这一次,吴军肯定要全力搏杀,不留后手。可以预料,火药的消耗量会是个天文数字,士兵的伤亡率也会是有史以来的最高。</p>

……</p></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