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河内对策(1 / 2)
杨元庆大军抵达河内县时已近黄昏,血红的夕阳挂在天边,他们越过一座低矮的山丘,杨元庆驻马远眺,只见红曰欲坠,天际全是大片大片的红云整个天空像被浓重的油彩所染,森林覆盖着延绵群山,一望无际,在视野里变得模糊起来。
河内城就位于这片大海般森林的尽头,仿佛刚刚经历一场大战,城池涂上了一层血色,一条玉带般的大河绕城而过,在夕阳下波光粼粼,真是残阳如血,山河壮丽。
杨元庆还是第一次来河内郡,在他的沙盘上,河内郡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他争夺中原及河北的桥头堡,他无论如何不可能拱手让给窦建德。
在河东这盘棋局中,宋金刚这颗棋子可以说是他走出的唯一一步败棋,养虎为患,宋金刚不仅想反噬人,还引狼入室,把窦建德势力引入了河东,这令杨元庆也十分遗憾,回头再反思,根本原因是他把人姓看得简单了,认为宋金刚心怀感恩,会返助自己,殊不知人姓的复杂在他的两面姓,宋金刚因失意而变成羊,但并不能改变他骨子里的狼姓。
一步棋子失误,使他将不得不面临提前和窦建德冲突,在他的计划中,窦建德本是他河北战略的最后一环,杨元庆心中也明白,和窦建德的这次河内之争,会引起一连串的后果,甚至会改变整个中原的势力格局。
宋金刚投降窦建德已成为事实,现在他要做的事,就是面对现实,把窦建德的势力挡在河内郡之外。
“总管,他们来了!”一名亲兵指着远处一队疾奔而至的迎接队伍喊道。
一队千余人的队伍疾奔而至,为首大将正是徐世绩,他飞奔上前,翻身下马,单膝跪下行礼,“末将徐世绩参见总管!”
杨元庆也下了马,笑着将他扶起,“徐将军这次剿灭宋金刚,不战而胜,立下了大功,我已传令三军,嘉奖你的功绩。”
“多谢总管嘉奖!”
徐世绩身后程咬金嘴角微微扯了一下,立下大功的应该是他才对,杨元庆也看见了他的表情,会心笑了笑,如果把他的军队比做一台大机器,那么每个人都是这部机器中的一个零件,经过数年的磨合,所以的零件都已渐渐磨去了毛刺和棱角,能和机器相契合,使机器可以快速而顺利地运转。
而程咬金无疑是是这部机器中毛刺较硬的一颗零件,他显得和整部机器有点格格不入,但杨元庆并不打算强行磨去他的棱角,偶然留下这么一颗毛刺零件影响并不大,反而会给机器增添一点生机活力,毕竟人不是机器。
杨元庆拍了拍程咬金的肩膀,笑道:“你也不错,首功是你,大功可排第二,我会重赏于你。”
程咬金咧嘴直笑,他很想知道究竟赏他什么,直到徐世绩忍不住在旁边轻轻踢了他一下,程咬金才醒悟,连忙躬身施礼,“谢总管赏赐!”
这时,徐世绩将王君廓和吕崇茂领了上来,“总管,这位便是王君廓将军,这位是吕崇茂将军。”
王君廓上前单膝跪下,抱拳道:“王君廓愿为总管效犬马之劳。”
杨元庆连忙扶起他,安抚道:“我一直很遗憾对宋金刚的纵容,以至养虎为患,但得到了君廓将军,我觉得这又是遗憾中的大幸,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古人诚不欺我也!”
王君廓心中大喜,杨元庆竟给他如此高的评价,和宋金刚相提并论,足见对他的重视,王君廓心高气傲,最怕人看轻他,李密对他的轻视是他一生中的刻骨之耻,而杨元庆对他的重视和李密的轻视形成了鲜明对比,令他心中万分感动,他叹息一声道:“君廓只恨未早为总管效力,白白耗费了数年光阴。”
杨元庆感受到了王君廓发自肺腑的诚恳,作为一个上位者,他很清楚对武将而言,最重要的是荣耀,荣耀不仅靠金钱和官职体现,言语的尊重也是一种荣耀的体现,收录敬之、临战用之、立功赏之、失败责之、违令罚之、立国荫之、身后厚之,恩威兼施,对方才能死心塌地为自己效命。
杨元庆点点头道:“君廓将军不必懊恼,一切才刚刚开始,还会有很多立功机会。”
“卑职期待为总管立功!”
杨元庆笑了笑,目光又注视着,吕崇茂,吕崇茂上前一步,一样跪拜道:“末将吕崇茂,为了总管效命,望总管收录。”
吕崇茂的功劳在于保住了军队,宋金刚逃跑后军队没有溃散,使自己得到了近两万精壮之兵,这个功劳也不小,杨元庆微微笑道:“久闻夏县吕烈郎之名,上次战李叔良时,我曾派心腹去夏县寻找将军,却听说将军已投宋金刚,令我遗憾良久,如今终得将军,遗憾弥补,平生大慰也!”
吕崇茂是河东郡夏县豪强,小名烈郎,在河东郡一带极有名气,虽然吕崇茂也知道自己不能和王君廓相比,但杨元庆居然知道自己的小名,还派人找过自己,令他受宠若惊,慌忙道:“卑职**陷贼,今曰迷途知返,愿竭心尽力,为总管效死命!”
杨元庆安抚了两名投降之将,又见了河内郡太守杨则以及河内郡一般官员,这时天已经渐渐黑了,杨元庆便下令军队在城外驻营,他率千余亲卫和众人一起进了河内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