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节 待岗青年(1 / 2)
“嗯,不知道老白感觉如何,副省长到省会市的市委书记,元济,现在你倒是可以和他多交流交流了,你们啥时候走?明天?”赵国栋随口问道:“老白也是人大代表吧?正好你们可以借助这个会议见见面,聊一聊。”
“明天上午的飞机,一起走,你呢?是打算继续在昆州呆几天,还是回京里,或者去安都?”吴元济点点头,他是人大代表,5号人代会开幕,4号都要报道,省里边都是统一行动,自然只能服从安排,赵国栋倒是好,这个骨节眼儿上免职,幸好赵国栋也不是滇南人大代表。
“看吧,你们这一开会就是十天,难道我还能在昆州傻不楞登的呆十天等你们不成?反正我现在也是闲人一个,另有任用的另外一个代名词就是你小子就给我好好悠着等候通知吧,换到古代,那就是候补待放,望眼欲穿啊,据说有等到终老一生也没有捞到实缺的。”赵国栋自我解嘲般的调侃道:“但愿我不要也走那条路。”
被赵国栋的黑色幽默弄得哭笑不得,吴元济发现赵国栋这个家伙任何时候都能迅速调整好心境情绪,保持着一种很革命乐观加嬉皮士的自我修复调剂的心态,一般人很难做到这一点,就算是自己要想实现这种心态的转变,都不容易。
“国栋,我看了看文件,这一批大多是地方上的异动,中央部委恐怕都要等到两会结束了去,届时恐怕还有一[***]动。”吴元济若有所悟的道:“这一波动作是不是也是在为明年的[***]做准备呢?”
“[***]?恐怕还早了一点吧?至少还得有一年半时间,算是届中的一个小调整吧。”赵国栋一边思考一边道:“这其实也是一个正常的新陈代谢,我看了看退下去的领导,大多是四十年代出身的,在年龄上也有较为明显的分布姓,现在中央不集中在一个时段上进行调整,而采取这种渐进式的调整,也是一个考虑,我觉得对于地方上的影响也要小得多,也有利于政策贯彻的连贯姓。”
“唔,很多人对于你的调整只怕都很意外,你才来咱们滇南一年,很多人都很看好你,觉得你可能会在滇南呆上三五年呢,没想到这么快就要走。”吴元济也有些有遗憾。
赵国栋既是盟友,同时也是潜在的竞争对手,蔡正阳对于赵国栋相当信任,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削弱了自己在省委书记面前的话语权,赵国栋一走,自然会出现一个空白档需要人来填补,这是自己的机会,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蔡系力量刚刚通过去年的一连串动作取得了绝对优势,但是现在赵国栋一走,会不会又产生其他变化,也很难说。
虽然现在是商无病接任了组织部长,省委秘书长这个职位暂时空缺,但是估计很快就会有人选出来,但是蔡正阳那边吴元济都还没有听到口风,在秘书长人选上谁会出头也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信号。
吴元济很想从赵国栋这里获悉一些东西,赵国栋现在对于滇南来说已经是局外人了,对于吴元济来说,现在和赵国栋拉近关系,有百利无一害。
吴元济复杂的心思赵国栋并不完全知晓,事实上他现在也已经把自己从滇南这个格局里拔出来了,留下的也不过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但也需要解决。
比如丁立强的问题,还有潘巧的问题,以及向军的问题。
霍云达走到现在这个份上,已经是相当快了,他需要一些时间来积累和消化,欲速则不达,这句话对他现在很适合,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埋头扎扎实实干点成绩出来。
丁立强的问题最为简单,相信无论自己到哪里,吴元济也不可能连这个面子都不卖,一个科级干部,对于他们这个层次来说,简直就是连易如反掌都谈不上,只需要稍稍提及,甚至不需要现在,多的是机会。
向军也不是问题,他现在在红山干得很出色,他自己也比较满意目前的工作,李庆也算是知趣,向军进了县委常委,至于曰后的造化,主要还是靠他自己了,当然在合适的时候,赵国栋也不吝于点拨一二。
潘巧的问题比较复杂一些,赵国栋原本以为潘巧会愿意留在省委组织部,但是在知晓了赵国栋即将离开时,潘巧表示不愿意再继续留在滇南。
赵国栋曾经为潘巧考虑搁在昆州市委,相信吴元济也要卖自己这个面子,但是潘巧也拒绝了,对方表示如果可以,她宁肯回宁陵。
这可把赵国栋难住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