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施神通(1 / 2)
侯府前堂静悄悄的,四朝老臣李东阳感慨良多。
从弘治帝逝去到现在,两年多了,这两年多里李东阳一直在苦苦支撑朝局,一位年纪老迈油尽灯枯的老人,拼尽自己最后一丝力气挽扶着即倾的大厦,为了不让曾经创下的中兴局面半途崩塌,他不得不向权阉陪笑脸,弯下他那原本笔直的腰,权阉过寿他甚至用阿谀的语气写下一篇逢迎的贺词……
同僚们不理解,刘健谢迁临去时的眼神仍旧无法宽恕,救下无数即将命丧权阉刀下的重臣和御史,收获到的却只有无数的白眼和嘲讽,甚至连他自己的学生罗玘都不耻老师的为人,当众与他断绝师生关系……
李东阳是孤独的,他在孤独中默默用自己的方式报效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他很辛苦,但他不怕辛苦,他怕的是那种孤立无援的孤寂。
今曰秦堪短短两个字“强国”,终于令李东阳热泪满眶。
这两个字不是志大才疏的酸儒书生的狂言妄语,也不是朝堂上那些尸位素餐之辈挂在嘴边的口号,李东阳实实在在看到这位年轻人将“强国”二字付诸于行动。
发动内阁廷议,迁移流民,建设天津,打破祖制开海禁……这个年轻人好大的志向!
而他李东阳,也在为挽救名臣,为留下一颗治世的种子而奔走求告。
殊途同归,大家的方式不同。然而目的却是一致的,都是想让这个汉人王朝强盛起来。
李东阳压下纷杂的心绪,目光复杂地盯着秦堪,良久,叹道:“开海禁是件大事,欲开海禁,必先找到一个突破口打开它,你选择了天津,思路是没错的,但是繁荣天津必须有朝廷的政令。政令不行。诸事弗为,老夫可以提请内阁廷议,可你应该清楚,内阁只有票拟权。没有决定权。决定权在司礼监手里。当然,陛下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秦堪笑道:“这个我知道,所以一步一步的来。内阁廷议是第一步……”
李东阳盯着他,半晌忽然一笑:“小狐狸,早等着算计老夫了是吧?知道老夫上下奔走救杨一清,你便在这里以廷议为条件要挟老夫?”
秦堪倒也坦然,闻言笑道:“相比上次烧你房子而言,西涯先生不觉得这次算计你的感觉吹面不寒,如沐春风吗?”
李东阳大笑,然后向秦堪告辞。
今晚不虚此行,直到李东阳上了官轿,仍见秦堪一脸和煦的笑容站在门口相送,李东阳满足地叹了口气。
百年以后,青史所书治世名臣,岂止一个杨一清?
老狐狸和小狐狸达成了默契,剩下的事情自然由二人通力合作完成。
杨一清要救,天津也要建设,二人各自分了工,李东阳一生谈过无数次政治交易,这一次他做得最愉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