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9章 看病容易治病难(1 / 2)
对于一个干部来说,调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工作,最大的难点就是熟悉情况和进入角色。这里面有两个不成文的惯例,大多数干部都在运用,一是阅读大量资料,二是去基层考察。
可徐浩东却对这两个不成文的惯例不屑一顾,因为他既是从基层上来的,又当过市政府办公室主任,他知道阅读资料和基层考察并不靠谱。资料的水分太多,尽是官话套话假话,能有三分之一是真货,就该谢天谢地了,至于基层考察,弄虚作假的更多,能有三分之一是真货,那就该给该地的基层领导发个大奖。
徐浩东对新干部作考评也很简单,能看出资料的真假,能不被基层领导的弄虚作假所骗,能看出自己所分管的领域存在什么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解决方法,那这个新干部就是合格的,说不定还会很有前途。
还有一点,这个新干部能不能干事,徐浩东也相当关注,对于那些下来锻炼的挂职干部,徐浩东总是敬而远之。因为他打心眼里看不起这些镀金干部,他始终认为这是组织部门的失策,这些镀金干部知道自己下来是临时的,不久以后是要回去被提拨受重用的,肯定是求无过便是功,谁还会真心实意地工作呢。
这一次人事调整,一共空降来五位副处级干部,市委组织部长罗新良、市委统战部部长孙和平、副市长刘浚如、副市长沈连文和副市长陶书兰,都不是挂职干部,就连常务副市长孔正豪,原来是挂职干部,现在也去掉了挂职二字。
原来,在人事调整之前,省委组织部给徐浩东发了份电子邮件,征求他对此次人事调整的意见。徐浩东回了份电子邮件,除了推荐李继国出任代理市长和阎芳出任市委专职副书记,他用大量的篇幅,阐述了自己的一个强烈要求,不要派挂职干部下来。徐浩东还以孔正豪和曹林二人为例,痛陈挂职干部这个制度的弊端,孔正豪和曹林二人在云岭市待了一年多,却完全没有进入角色,市委市政府不敢放权,二人工作上缩手缩脚,没有任何锻炼的价值。
徐浩东还郑重建议,在云岭市实行下派干部改革试点,改挂职干部为实职下派,省委组织部管辖的干部,将来需要的话,照样可以调回去。而空降实职干部,对云岭市的工作有好处,对干部本人更有锻炼价值。
省委组织部同意了徐浩东的建议和请求,所以这次空降的五位干部,都是实职干部,用徐浩东的话说,云岭市不要绣花枕头,都是真刀真枪干活的人,是骡子是马,都拉出来遛遛。
在从严治党的形势下,在“关键少数”的岗位上,最大的改变是少了那些只会耍嘴皮子的家伙,没有一点真本事,很难再在领导岗位上待着。象原市长林建峰,象原市委宣传部长余怀光,只是为了当官而当官,以后很难再冒出来,尤其是象云岭市这样的经济大市,置身于聚光灯下,没有真本事的干部,是很快就会原形毕露的。
第一个来向徐浩东汇报工作的新同僚,是市委组织部部长罗新良。
对不了解的人,不管是什么身份,徐浩东汇报工作的新同僚,总是保持着一种没有意义的淡淡的微笑,“新良同志,这几天辛苦了,在云岭市过得还好吗?”
罗新良也保持着微笑,“浩东书记,谢谢,我可以象他们一样,不叫徐书记而叫浩东书记吗?”
“叫什么都可以。”徐浩东笑道:“在公开场合,一般人叫徐书记,周围的人叫浩东书记。而象现在只有你我二人的时候,我总是让年纪比我大的人对我直呼其名,比方说市委办秘书一科科长李子健,对我就直呼其名。”
“我还是叫浩东书记吧。”笑着点了点头,罗新良道:“浩东书记,我以前没有来过云岭市,这几天亲身体会了一个云岭人的感受,才知道别人说的所言非虚,这里的繁荣不输省城,城区的发展犹胜不少地厅级城市,云岭市的发展走在了前头。”
“物价也不输省城吧。”徐浩东笑着说道:“云岭市之所以有今天的繁荣,其实一点都不奇怪,简而言之,除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主要是云岭市优越的地理环境。而我个人认为,繁荣是靠时间和空间换来的。”
罗新良虚心地问道:“浩东书记,该如何理解时间和空间换繁荣呢?”
“很好理解,云岭市是沿海地区最早对外开放的县级市,时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可以说除了四个特区,云岭市作为对外开放的试点县市,占了一个天大的便宜。当时的县委书记叫刘政道,老人家现在年近八十,你有机会可以去拜访他,他的最辉煌岁月应该就是那几年,他把中央给的优惠政策全用足了。”
罗新良点着头道:“刘政道前辈大名鼎鼎,我一定要去拜访他老人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