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七章 只管跟着大师兄 都给带到沟里去(1 / 2)

加入书签

却说唐僧在经历过一次死劫,自寂灭中醒来之后,明显也仿佛变了一个人,变得更加高僧,更加的宝相庄严,也更加的慈悲。

很奇妙的变化,连石岳都不禁有些看不透,在其身上也更仿佛什么也不曾发生过一般,似是已悟透生死。但其不过一区区凡人,就算悟透生死,又怎可能轻易自心魔中解脱?

对其石岳心中同样不由有些隐隐的担忧,担心其无法坚持到功德圆满!

但只再看其平时的云淡风轻,只多了些莫名的多愁善感,似乎并没有被那剖腹剜心一幕影响什么,石岳便也不再担心什么,平时只需注意“侍候”好这位师傅就是。

数月的时间眨眼即过,一路上又不知看了多少的野花山树,景物芳菲,平静了许久,忽又见一座高山峻岭阻路,唐僧遥望一眼,下意识便勒马说道:“悟空,前面高山,有路无路,是必小心。”

如此细节石岳自不可能记得孙悟空会如何回答,但只能尽量依孙悟空的脾性拽着古词笑道:“师父这话,倒不象个走长路的,却似个公子王孙,坐井观天之类。自古道:山不碍路,路自通山,何以言有路无路?”

唐僧立刻微摇头道:“虽然是山不碍路,但恐险峻之间生怪物,密林深处出妖精。”

猪八戒扛着九齿钉耙,甩啦甩啦接道:“放心,放心!就你这老和尚胆小,这里相近极乐不远,管取太平无事!”

说着话白龙马奔腾间,顷刻便到了山脚下,石岳手握金箍棒,一个纵身便直接飞上一块石崖,遥望一眼便招手喊道:“此间乃转山的路儿,忒好步,且快来快来!”

却纵是观音在此,亦同样看不出“孙悟空”有何不同,石岳亦同样不相信还有谁能比自己更了解孙悟空,模仿的更像!

尤其是两人还是同胞孕育,便仿佛双胞胎之间连Dna都一模一样一般,若再同一个模样,自纵是观音都无法看出区别。当然为了以防万一,石岳也根本未用本体,而是用的量天棍所化,但神魂却是跟孙悟空一样的。

白龙马闻听,根本都不用唐僧说话,直接尥起蹶子就跑,大师兄说了好走,便必然没问题!

当然石岳说的就只是眼前的路好走,而且还是刻意按照西游原本轨迹在走,不然便直接绕过这一座座高山,干脆让所有人都傻逼去!

眼看白龙马飞奔,沙僧不由落在最后,实在是因为行李中的东西太多,几乎锅碗瓢盆的全带了!却是平时没事石岳便干脆带着几人野炊,就是行李包也不由越来越大,有几个月未洗的衣服,更有两大包的山果,干粮,以及锅碗瓢盆,倒不是沙僧不想跑快,而是一不小心就会让行李中的瓷器打掉。

可说几人跟着新的“孙悟空”,完全就是经历了一段不一样的西游路!就算路上遇到可借宿的“农家”,石岳也会坚决反对,师傅咱不是带了帐篷吗?何必再去打扰人家。

于是管你哪方仙佛菩萨,本就很多都不敢轻易再参合西游,而鼓起勇气的但也只能恨得咬牙,这完全就是不给一点汤喝!

于是猪八戒沙僧俩货一路便都是顿顿大肉,唐僧自也不管,两人在尝过一次真正的“血食”后,一路的消化吸收,法力明显都有了很大的增长。进步最大的自莫过是沙僧,只因为起点太低,尤其还是太乙金仙级妖王的肉,让其眼看却是就要突破金仙。

而木吒和红孩儿两人亦同样是大为受益,平时又哪有机缘可以食到太乙金仙的肉?几乎就等于吃掉了文殊普贤般的一方菩萨之尊,绝对可以引来大劫的!

所以也很少有人敢有这般胆量,因为每一位太乙金仙级的存在,都可说是真正的一大妖王,无论投靠天庭还是佛门,都绝对会有其一定的立足之地,亦可说是三界间默认的一个禁忌,当然也很少会有人多管闲事。

然而偏偏几个小辈,就敢当着南极仙翁的面,将其坐骑给吃掉!

木吒更同样因此直接突破一级,成就金仙之境!只有红孩儿,但只能舔舔嘴唇,意犹未尽,不够啊。

至于南极仙翁,自几想吐血,而实际上白鹿精自不仅仅是其坐骑,与其座下白鹤一样,同时却还是其徒弟,平时又叫做白鹿童子,白鹤童子。当然也当作坐骑,或者代步的畜生使用,不想竟被几个小辈当着自己的面吃掉!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孽畜为何会不敢见自己?南极仙翁亦是百思不得其解,更算不出所以然。

而观音,却就是石岳都已经无法猜度了,没了火龙分身的感应,如今却也根本感觉不到观音何时到来,但只能处处小心,不要露什么马脚。

眼看白龙马飞奔,几人都跑到前边,沙僧不由便向着猪八戒喊道:“二师兄,且帮我把担子挑一肩儿。”

哪想不喊还好,这一喊,瞬间猪八戒便一溜烟的加速跑掉。

那个贼快的速度,让沙僧立时也不由大眼珠子中冒火,怎的就你二师兄最清闲!大师兄牵马,我老沙挑担,偏偏就你甚事不干。

沙僧满腹怨气,但也只能加速跟上,顷刻亦到得前方高处,这时唐僧也已经骑白龙马到得石崖之上,见得高山全貌。

只见高山之巅,云雾笼峰;高山之下,潺涌涧中;山林之间,百花满路,万树密丛。更有崎岖岭道,突兀玲珑,削壁悬崖,藤萝草木。可谓千岩竞秀如排戟,万壑争流远浪洪!

唐僧缓观山景,似是不由陶醉其中,忽闻啼鸟之声,不由自主便悠悠张口吟道:“我自天牌传旨意,锦屏风下领关文;观灯十五离东土,才与唐王天地分;甫能龙虎风云会,却又师徒拗马军;行尽巫山峰十二,何时对子见当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