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孟德称孤道寡,韩遂谋逆伏诛(1 / 2)
建安十三年,对曹操来说注定是悲哀的一年。这一年里,天下四面开战,曹军折兵将近十万之众,南郡、汉中两场大规模战役,皆以曹军战败而收尾,曹洪遁逃,曹仁被擒……</P></p>
就在两场大战结束之后的第三天,曹军与江东的战事也落下最终帷幕:周瑜身体欠佳,兵退建业。朱标、朱棣二将也从合肥班师,回许昌而去。</P></p>
却说曹操委派朱元璋出使汉中,与诸葛亮谈判,几经周折,终于来到五丈原军前。</P></p>
建安十三年十一月末,历时几次谈判,诸葛亮最终将曹仁放归,在朱元璋陪同下回到许昌。</P></p>
而诸葛亮也因隆冬将至,粮草转运困难而回师汉中。</P></p>
朱元璋不辱使命,带回曹仁,面见曹操,操即令朱元璋为司隶校尉,掌管都城京畿卫兵守备。而曹仁则被安排前往邺城修养。</P></p>
自停战以后,曹操愈发感到身心俱疲,且是一日不如一日,头疼屡次发作。</P></p>
“文若啊。”</P></p>
沉睡良久的曹操倚靠在床榻上,缓缓睁开眼睛,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守在身边,认得是荀彧:“我自觉时日无多了……天下事如此纷杂,可光阴有限,岂不令人喈吁?”</P></p>
荀彧为曹操倒了一杯茶递了过去,道:“如今严寒将至,四处战事悉数停息,丞相应该适时多多修养,保重身体啊。”</P></p>
“不……”</P></p>
曹操接过茶来,一饮而尽,叹了口气,道:“我病体日益沉重,恐不能长久啊!”</P></p>
说着,曹操问道:“人生之短,恰如白驹过隙,文若以为如何?”</P></p>
荀彧仿佛预感到了什么,略点了点头。</P></p>
曹操从床头拿出一卷帛书,道:“这是群臣联名上表,要陛下为我加尊号,我正踌躇难以决断。”</P></p>
荀彧只是略微翻看一眼,便连连摇头,道:“丞相,恕我直言,如今您威震天下,高居相位,已经是人臣之极,若是依众人之言,我只怕,后人议论,于丞相可是大不利啊。”</P></p>
“文若所言虽然有理,但是……”</P></p>
曹操沉吟片刻,眼神渐渐变得有神起来:“为天下计,我岂能为了个人的名声呢?”</P></p>
荀彧沉默不言,半晌后,缓缓开口道:“去年一年我军损兵不少,尤其是从各地征调的新兵,使得冀州、幽州等地军民生计艰难。再加上我听说公孙康暗藏不臣之心,势力日益膨胀,辽东局势只怕是不稳啊。”</P></p>
看着一脸认真的荀彧,曹操仿佛是下定了决心一般:“我意欲向天子表奏,令你暂领冀州牧,前往河北,一来整顿军务,二来试探公孙康虚实,你意如何?”</P></p>
“为国为民,彧岂敢推脱?”</P></p>
荀彧拱手道。</P></p>
不久后,曹操果然下令,命荀彧暂代冀州牧,在朱棣、朱标并夏侯惇、张辽陪同下前往冀州。</P></p>
同样在荀彧离开后不久,朝会之上,以大臣董昭、荀攸为首,以及郭嘉、朱元璋、宇文述、宇文化及、司马懿等人再次联名上表,请刘协将曹操拜为魏公。</P></p>
刘协轻轻掀开自己冠冕前的十二旒,道:“丞相连年征战,劳苦功高,远盖姜尚张良,只是……朕以为若是妄加尊号,恐惹天下非议,朕……实在只为了丞相的声誉考虑啊。”</P></p>try{ggauto();} catch(ex){}
“陛下所言差矣。”</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