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医者仁心(2 / 2)
方言只能说每个时代的人想法不一样,换成自己穿越之前的时代,根本不会管患者怎么说,直接就给他把药开全了,该给多少就是多少。</p>try{ggauto();} catch(ex){}
她回去要怎么吃,那是她自己的事情。</p>
反倒是这个年代里,陆东华能够这么负责,听到病人的需求是因为害怕多花钱,所以自己倒贴钱也要把药给别人开好。</p>
方言也只能说这个年代的医生素质确实比自己高。</p>
接下来又来了一个看病的,走的流程都和之前一样,方言先诊断,然后陆老接着复诊,在确认没有任何问题后,又用方言开药,因为只是洗冷水澡导致的感冒,所以这点小问题很快就解决了。</p>
就在马上要到中午收工的时候,来了一个稍微严重一点的病人,是个九岁的小男孩,面瘫了一天后,家里奶奶才带过来看病。</p>
他父母是石油单位的,常年都在荒漠戈壁探查,所以家里也就只有爷爷奶奶在照看,老人家没什么常识,最开始发现面瘫的时候用自己家的土办法试了,结果发现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又更加严重了,今天中午的时候发现孩子午饭都没办法吃了,这才有些不情不愿的把孩子弄到最近的同仁堂来瞧瞧。</p>
看到是面瘫患者,最高兴的莫过于一直等着学针灸的贾大鹏,今天中午前面就来了两个患者,其他的人都是过来买成品药的,陆老每天就只做整半天,下午可就回家了。</p>
本来以为今天已经没办法学习,结果没想到这马上就要收工的时候,病人就过来了。</p>
贾大鹏赶忙热情的上去端来了椅子,都还不等方言诊断,他就忙不迭的说道:</p>
“面瘫就是要针灸,针灸好的快,上次一个老头面瘫,陆老几针下去就好了不少,第二天再来扎了几针,然后就完全好了。”</p>
“我不打针!”男孩听到了贾大鹏的话,立马惊慌的就要跑。</p>
老太太一看孙子要跑,赶忙说道:</p>
“这孩子怕打针,要不你们弄点药算了。”</p>
“我们等得起,好慢点无所谓。”</p>
看得出来老太太还挺顾及自己小孙子的想法。</p>
听到她这么说,贾大鹏有些傻眼了,早知道自己不说了。</p>
方言这时候站了出来,看着那眼歪口斜的孩子,他走到他面前蹲下后,仔细观察了一下,然后手抓在对方寸关尺,一边诊脉一边说道:</p>
“小弟弟,针灸不是打针。”</p>
“面瘫最好是早治疗,要不然越拖越严重,而且针灸只要手法好,你是感觉不到疼的。”</p>
“不信你可以问老爷爷。”说完他朝着陆东华看了一眼。</p>
他这可不是骗小孩子,针刺只要下针够快突破皮肤,而且穴位够准,那么患者感觉到的是涨麻,而不是疼痛。</p>
而且最关键的是医生要给患者一个肯定的态度,就告诉他自己有这个能力,让他感觉不到疼痛。</p>
这理论在《素问.保命全形论》里也有记载:</p>
“凡刺之真,必先治神。”</p>
治神就是医生用自己的言行,来调整患者的心态,如此才能极大程度的安定患者情绪,解除患者怕痛的恐惧心理。</p>
这类似的言论,在《大医精诚》《圣济经》里都有类似的段落。</p>
而陆老听到方言的话后,立马就配合的点头道:</p>
“不错,针灸和打针可不一样,我们这个不疼。”</p>
小孩本来想跑,结果听到两个医生都如此坚定的说不疼,他半信半疑的安静了下来。</p></di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