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藩乱必生(1 / 2)

加入书签

每个人都有自己一生的榜样,王五就有榜样,如李定国、如张煌言、如岭南三忠,如被洪承畴杀害的少年英雄夏完淳。</p>

但他无法理解洪育鳌这位永历朝的部院竟以张巡为榜样。</p>

此人孤城坚守的精神固然值得后人敬佩,但王五不允许将茅麓山残存的几万抗清军民比作睢阳城那几万冤魂。</p>

义愤之下,全然不顾洪育鳌乃是永历朝廷派驻忠贞营的部院,继降清的毛寿登之后明军事实上的最高文臣。</p>

底气何在?</p>

无它,茅麓山上皆是“老顺贼”。</p>

不远处,在燕子寨养伤的瞎子万四和张北丘等人听到头的声音已经过来。</p>

刚才若不是韩王及时出现制止,只怕他们已然上前将监军、部院反制了。</p>

驻守燕子寨的士卒也多是王五从巫山救出来的各部残兵,寨墙上有好几个王五瞧着面熟的士卒正关切的看着这边。</p>

只怕真有变的话,代表明朝的部院、监军连个拿人的人都使不动。</p>

便是韩王这位抗清军民名义上的精神领袖又能指挥得动谁?</p>

如果不是郝摇旗始终将他们带在身边保护,只怕早已身死殉国。</p>

对于坚持抗清的明朝宗室、官员,王五是无比尊重也无比敬佩的,因为正是他们将汉民族的气节保留到了最后一刻。</p>

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p>

但,这不意味王五会将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战略主动权,亦或战略决定权交到这些民族英雄手中。</p>

这是双方相差几百年的战略眼光所决定。</p>

個人情感不足以压制复国灭清的大志。</p>

现在是争取,是劝说,如果对方听不进劝,甚至连三位老帅也不愿意隐忍,王五只能带领愿意跟随自己的人马去荆州独立发展。</p>

根据地这边,能保就保,不能保也只能争取同鳌拜、张长庚私下交换少死人。</p>

对上,对下,都有交待。</p>

实际眼下王五已经建立了一条统一战缐。</p>

这个战线茅麓山抗清军民是一部分,鳌拜、穆里玛、张长庚代表的湖广系是一部分,图尔格、牛旗、康恩倍、米思翰等也是一部分,四川绿营那里同样也是这条战线的一员。</p>

只不过这条统一战缐并不由王五领导,他只是在其中做了一个中间人角色,即通过他将不同势力强行拽在了一起。</p>

在减少最大破坏的前提下,王五必须尝试拿到这条战线的领导权。</p>

哪怕是部分。</p>

世人谁无问鼎之心?</p>

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自然不能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争执之中。</p>

当年张公巡守睢阳局面,哪里是今日茅麓山可比的!</p>

一个尚有大半国土,人口钱粮都不缺。</p>

一个什么都没有。</p>

洪部院用意是好的,不是真有效仿张公巡之意,只是想以此人坚守事迹激励王五改变主意而矣,哪曾想却触及王五最反感的地方。</p>

即除了敌人,他不会以任何名义强迫他人牺牲,也不以任何名义决定他人生死。</p>

忠君爱国种种大义都不行。</p>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英雄!</p>

明知有可为而不为,就是迂腐。</p>

甲申年清军入关以来,抗清事业不就毁在那些迂腐的明朝官员手中么!</p>try{ggauto();} catch(ex){}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