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才见南来又见归(下)(1 / 2)

加入书签

朝议临时散去,等到召对的时候,朱松的忧心却是枉然。</p>

“凌卿你只是在后金那边受了委任?”朱松一眼震惊看着眼前的来人,继而气急败坏看向王铎:“你怎么不早说!”</p>

王铎也是有苦难言,朝局吵到那般地步,自己是一门心思想要出来替皇上和群臣解围的,万一再这样吵下去,到时候南都这个班子垮了怎么办?</p>

垮了还是其次,群贤远散,按着东林复社那个民间舆论能力,自己这个内阁阁臣还能落得个好名声?</p>

再说了,自己保举的周亮工也身陷从逆诸臣名单之中,吵得激烈了,保不齐会发生什么事呢!</p>

何况,凌駉也是昨天才刚刚到任南京。之前收到的题本,多也只是凌駉在山东杀贼,具体细节,自己也是一概不知啊。</p>

凌駉平静说道:“臣不但受了后金的官职委任,甚至在文书上还用过后金的年号。虽不是从逆诸臣,但是从逆诸臣都未必如臣一般行事。”</p>

朱松登时沉默了起来,朱松这时候打破脑袋也想不明白,这样一个忠贞之士,为何要去做这样的事情,按其描述,似乎还向后金摇尾乞怜了一样。</p>

朱松在期待着凌駉的解释,而凌駉却反而不言语了起来,朱松胡思乱想之际,打破这一尴尬现状的则是马士英的发言:“臣以为凌主事所言举止,或是因为数万山东义士数月苦战,难以慰藉,故试图向东国索饷。”</p>

秋风吹得殿门处作响,朱松立刻询问道:“凌卿是这样吗?”</p>

凌駉平静地点了点头,眼神中闪过复杂的情绪,仿佛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最终却只化作了一句简单的话语:“是臣无能,不能筹措粮秣。”</p>

短短的一句话,却好似千言万语一般,在朱松脑海中变幻成了诸多画面碎片:如山东义民舍生忘死拼死血战,如在城牒上伤亡累累,如重伤的义民得不到药物救治,如平素里只能吃一点食物等等不一而足。</p>

朱松感到震撼莫名,看着凌駉平静地表情,还是不由自主地问道:“凌卿受苦了,可愿意回朝中辅政吗?”</p>

凌駉摇了摇头:“山东义士因臣而奋起,诸州府义民皆一腔孤勇奋战至此,臣不忍弃亦不敢弃。”</p>

朱松重重点头,扭头看向从朝会开始一言不发的马士英:“马阁老帮朕想想应该怎么做?”</p>

马士英沉默了许久,最后才缓缓说道:“臣以为可以让凌主事领兵部尚书衔加右佥都御史衔巡抚山东。”</p>

朱松重重点头,凌駉也受宠若惊,因为自己的履历是不堪这样的提拔,但是如果没有兵部的加衔在职权上总归是有少许缺乏。</p>

片刻思考过后,凌駉下拜道:“皇上,东国眼下着力西征,万不能在和议上露了马脚,臣闻东国所求者山东四府之地,何妨先忍让割之,以待明日。”</p>

朝野大部分有识之士都认为在山东需力争,反而是在山东奋战的凌駉却让自己先忍下来,朱松感动道:“凌主事还有什么想说的吗?”</p>

凌駉继续说道:“山东千万生民,亦皇上赤子,岂有不盼王师之理?只是眼下局势如此,必先能守然后能战,必能战而后才能复土。皇上不可忘进取之心,亦需养精蓄锐以待天时...”</p>

说着说着,凌駉居然无话可说了起来,这又算什么道理呢?一面劝着皇上进取,一面又害怕急急忙忙渡河然后一败涂地...</p>

好在朱松一下就察觉了凌駉的心意,直接快步走到凌駉身前交代道:“朕心知肚明,凌卿不必多说。可有什么为难的事情?”</p>

凌駉点头,继而摇头:“臣在山东,处处为难,然而也处处不难。所为难者,军饷器械,无一不缺;所不难者,义士壮心,皆可用命。王阁老也和臣说了眼下朝廷困难...”</p>try{ggauto();} catch(ex){}

朱松握着凌駉的手说道:“朝廷难,但是也不难。之前便是把税赋全收上来,都不足以供军饷;眼下裁了大半兵丁,反而倒是有节余的空间了。朕之后会和内阁阁老们妥善商量,务必将凌卿所缺的在年内送过去。”</p>

是的,朱松在裁撤了大量冗兵后总算是有了点富足空间,自己也明白过来,这个富足空间,是给谁留的了,既然是用于国事,那么有何不可呢?</p>

自然是从善如流了。</p>

凌駉继续说道:“臣在两河处亦有腹心,虽于东国处为官,但是仍用大明年号,仍在河北等处为皇上招揽民心。请皇上不要贸然因其人是否从东,而滥行大狱。”</p>

言下之意,也是希望着朱松对从逆诸臣宽容处置了。</p>

朱松长叹了一口气,看着两位不说话的阁老,终于是把一肚子憋的话说了出来:“凌卿,今日的朝会,也难免让你看了笑话。朕时常在想,让朝堂上这些指点江山之辈去两河军营效力...”</p>

凌駉却连忙挣脱了朱松的手,快速说道:“皇上万万不可。”</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