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高澄遇刺(1 / 2)

加入书签

说起来,出身微寒的陈霸先想要翻身,真是困难重重。</p>

陈霸先先后花了八九年的时间,和李贲及其党羽在交州周旋,这好不容易打残了万春政权,遇到侯景革命,自己身处偏远的岭南,也没有机会去前线秀肌肉。阻止陈霸先的并不是敌人,而是南梁帝国内部人员。</p>

1.岭南战火</p>

侯景围攻台城那会儿,陈霸先就想北上勤王了,可被广州刺史元景仲给拦了下来,因为元景仲投靠了侯景。贵族嘛,谁执政都得给自己面子,况且岭南天高皇帝远,萧衍怎么可能知道万里之外的元景仲倒向了侯景?</p>

就算没侯景的拉拢,元景仲也要对付陈霸先,二人纯属私人恩怨。之前李贲起义时,萧衍不是派元景仲增援么?在萧映的广州刺史府邸,两人吵起来了,那时候临邑国正在偷袭李贲的后方,元景仲主张隔岸观火,陈霸先主张主动进攻。</p>

陈霸先越级汇报工作,元景仲十分不满,故而怀恨在心。</p>

“将军,你可得提防元景仲,这家伙处处针对您。”周文育提醒道。</p>

“放心,这种官二代我见多了,杀敌报国没能力,勾心斗角公报私仇倒是有一套。咱们要主动出击,不能坐以待毙······”陈霸先是一个有想法的男人,在他的世界里,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绝对不是像贵族老爷们那样等来的。</p>

陈霸先输不起,一旦失败,只能灰飞烟灭,而元景仲这种树大根深的北魏宗室,他随时可以重头再来。所以,陈霸先要搞事,必须计划详细而周密,出手要一击必中,才能有活路。</p>

要攻打元景仲,就得有个名号,把元景仲赶走了,谁来做刺史?陈霸先当然想,可惜建康城杳无音信,就算消息通畅,萧衍也不可能任命他为刺史的。思来想去,只能拥立萧氏子孙。刚好,定州(广西桂平)刺史萧勃就在不远处,陈霸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p>

“老大,萧勃这个怂货,上次咱们出兵交州,他畏敌怯战的事情你忘了?”杜僧明埋怨道。</p>

“正因为萧勃胆小懦弱,咱们才好控制他。”陈霸先笑了。杜僧明秒懂,亲自带人去定州走访萧勃并商议此事,广州比定州要好很多,萧勃满口答应了。</p>

经过大半年漫长准备,549年7月,陈霸先带着几千人突然出现在番禺(广州刺史治所),并且发布檄文:“元景仲和反贼勾结,天理难容,朝廷任命曲江侯萧勃为广州刺史,现已在路上。”</p>

“什么?这个垂手过膝的怪物,果然不是善茬!”听说陈霸先大军压境,元景仲吓懵了,他想不到陈霸先出手这么狠。领导都吓傻了,那下属能好得了?元景仲的部队承平日久惯了,听说敌人来了,他们一哄而散。</p>

元景仲成了孤家寡人,周边的郡县都加入了陈霸先的阵营,纷纷表示要和乱贼元景仲划清界限。人都没了还打个屁,走投无路的元景仲最后上吊自杀了。</p>

同一天,陈霸先把萧勃接入了广州番禺。</p>

萧勃屁股还没坐热,就收到了衡州(湖南衡阳)监事(代理刺史)欧阳頠的求救信。欧阳頠被自己好朋友兰钦的弟弟、高州代理刺史兰欲进攻了。</p>

当初,兰钦遇刺,欧阳頠全身而退,兰欲认为欧阳頠也参与其中,积怨已久。终于等来了侯景革命,兰欲想抓住这次机会报仇雪恨,当然,如果顺便能攻城略地,那是最好的。</p>

兰欲联合兰氏诸位兄弟,煽动始兴郡(广东始兴县及其周边)等十郡,向衡州进发。</p>

陈霸先第一时间请战,理由是衡州若失,广州不保。萧勃是一个喜欢躺平的人,但听说广州危险,思考片刻后,答应了陈霸先的要求,他想的是,让陈霸先和兰欲去狗咬狗,自己就可以在广州割据称王称霸了。</p>

陈霸先让萧勃失望了。陈霸先不打无准备的仗,他带兄弟们急行军,赶在兰欲前进路上埋伏起来,一战就生擒了兰欲。萧勃本想趁机将手深入高州,结果李迁仕刚好从建康败退下来,回到了高州继续当刺史。</p>

高州的地理位置必须重新探讨下。作者检索了各类文献,说高州在今天广东高州市或者是阳江市,两地都在广州的西边,离得很远。后来的历史中,李迁仕要阻拦陈霸先北进,如果高州是在西边,那还怎么阻挡?所以,根据这个逻辑,高州很可能在江西、广东交界处,具体不可考了。</p>

李迁仕比兰欲更清楚建康发生了什么,知道南梁大势已去,他在高州潜伏下来,准备继续搞事情。陈霸先本想凭借此功绩,让萧勃领衔北伐,结果萧勃给了他一个下马威,让他去始兴郡做监事。</p>

岭南已有割据之势,江陵、襄阳、湘州等地又陷入混战,令南梁雪上加霜的是,合肥的萧范又投靠东魏了。</p>

2.强占合肥</p>

萧正德、萧确、萧会理等人的死讯传来,萧范痛哭不已,决定再次进兵建康,讨伐侯景。侯瑱建议道:“现在魏人已占据了寿阳,王爷一旦离开,胡人一定会窥视合肥,我们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不如等四面的部队汇集后,再采取行动,如此才是万全之策。”</p>

萧范觉得有道理,为了攻打建康,老巢丢了确实划不来,就在合肥开始招兵买马。不过,高澄根本不给萧范机会,南方战乱,这是东魏扩张领土的最佳时机,高澄早就派出潘乐、高季式、辛术、李伯穆等经略淮南之地了。</p>

高澄也有澄清天下、一统山河的梦想,从颍川前线得胜归来的途中,他就惦记上了合肥。合肥,这可是南下江南的重镇呀,当初曹魏和孙吴多次在此地争夺,高澄能不心动么?</p>

如今的合肥不过的孤城一座,曹魏办不到的事情,他高澄有信心办到。高澄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让李伯穆大军压境,另一方面让魏收写信去劝降。</p>

面对大棒和胡萝卜,萧范没有犹豫,选择了合作。不过他有一个条件:要合肥可以,但东魏必须派兵帮自己讨伐侯景。</p>

“讨伐侯景?”高澄自言自语着,并把萧范的信传阅众人。</p>

“当然不能听他的,侯景为祸一方,这样对我们最有利!”陈元康抢先发表意见。</p>

“那怎么办?不出兵,萧范就不同意投降呀。”彭乐睁大了眼睛。崔暹、杨愔、魏收等人也陷入讨论之中,莫衷一是。</p>

高澄笑了笑,对大家说:“这有何难?合肥我要,兵我却不派。”</p>

“齐王莫不是要诓骗萧范?”魏收笑道。</p>

“伯起呀,所谓兵不厌诈嘛。等萧范先让出合肥,我军占领后,却不出兵,他又能咋办?”邢子才这么一说,大家都懂了。</p>

得到高澄口头答应后,萧范带着两万人出了城,并把李伯穆引入合肥,还把两个儿子送到邺城做人质。萧范驻扎在濡须口,等待着上游各部队的到来,等了半天,只等来长子萧嗣的坏消息:根本没有人来勤王,都在内斗呢。</p>

东魏又迟迟不派兵,萧范的部队开始出现粮食短缺问题,士兵只能吃莲藕、蘑菇等野菜。“父王,咱们赶紧撤吧,高澄不会派兵的,我们被骗了。再不撤,将士都要离心离德了。”萧嗣劝谏着。</p>

萧范只得仰天长叹:“可惜我经营多年的合肥重镇了。”萧范带着萧嗣、侯瑱等人溯流而上,去江州投靠萧大心。</p>

时间来到了7月底。高澄确实顾不上萧范,他正在邺城接受皇帝的赏赐呢。</p>

得到了合肥,高澄的军功达到了极点,在陈元康、崔暹等人的疯狂暗示下,元善见给高澄加九锡,得到了尔朱荣、高欢都不曾得到的特权。懂的都懂,人臣有了这九种特殊礼遇,距离皇帝就一步之遥了,真可谓是“高澄之心,路人皆知”。</p>

在百官的一片庆贺声中,元晖业望着元善见有意无意地说:“列祖列宗拼命挣来的基业,我们这些不肖子孙倒是挥霍得挺轻松,呵呵。”元善见听了,只是一阵面红耳赤,很木讷地看着高澄。</p>

论辈分,元晖业是元善见的爷爷辈。元晖业算是北魏宗室里比较有骨气的一个了,年轻时候带兵和南梁打仗,参与刺杀尔朱荣,虽然都失败了,那也算一条汉子。</p>

高澄掌权以来,篡位之心跃然纸上,元晖业一直没给他好脸色,所以才被摘掉官职,只留了一个济阴王的头衔赋闲在家。元晖业也知道元氏式微,回天乏术,在家只是读书度日。</p>

听了元晖业的讽刺,高澄并没生气,只是平静地看着他,你越有骨气越有种,我越喜欢。</p>

“济阴王最近在看什么书呀?”高澄问道。</p>

“我读了很多遍伊尹、霍光的传记,不读曹氏、司马氏的书。”元晖业面无表情地答道。</p>

高澄只是拍手叫好,那笑声让杨愔、魏收等都害怕,这几个人平时和元晖业关系都不错,他们以为元晖业今天难逃一死。整个朝堂上,只有一人从头到尾不置一词,那就是在流鼻涕的高洋了,他得好好看看哥哥是怎么一步步走上权力巅峰的。</p>

很好,我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高澄对元善见拱手道:“陛下,太子为国本,国家不可一日无储君,还请陛下册封太子。”</p>

“嫡子温良敦厚,可堪大任。”陈元康进言道。崔暹、杨愔等人也纷纷附和,百官也跟着请命。</p>

嫡子元长仁,是元善见和高欢次女太原长公主的儿子,也就是高澄、高洋的外甥。拥立元长仁当太子,对加固自己的权力是如虎添翼的,高澄乐见其成。</p>

元善见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满是愤怒和难过,他想着:“难道朕一点自主决策的权力都没有了么?我这个皇帝还有什么意思!呵呵,满朝文武都来插手干预立储的事情。”</p>

元长仁是政治联姻的产物,元善见根本不喜欢太原长公主,也不喜欢元长仁。可皇家只谈利益,哪里来的爱情和亲情?</p>

看皇帝还在犹豫中,高澄给妹夫元韶递了眼色,元韶也上前劝谏册封太子,元善见这才同意。元韶很早就投靠高欢了,孝武帝元修西迁后,高欢的长女、元修的皇后就被改嫁元韶。</p>

看到元韶的嘴脸,元晖业很恶心却无能为力。8月8日上午,元长仁被册封为太子。</p>

高澄还来不及高兴,下午他就被刺杀了。</p>

3.血溅东柏堂</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