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你这下真是红了(1 / 2)
国家研究所。</p>
天色已暗沉,老教授本来是要下班,随后翻开《医学学报》这期的期刊,他记了时间,忘了要下班。</p>
热血沸腾了。</p>
“基因工程制药,DNA重组。”</p>
“靠发酵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化学工程学的基本原理有机的结合,有意思,太有意思了,小黄,你去了解一下这个汉城大学的老师。”</p>
“好的老师。”</p>
……</p>
某南方药科大学生物制药实验室。</p>
“酶制剂的来源有微生物,动物和植物,以微生物为主,酶的分离纯化,酶和细胞的固定化。</p>
还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提取工艺,我们学校化学制药那边似乎达不到。”</p>
“老刘,汉城大学的药学系已经这么先进了吗?还有生物研究,我们不是国内首个生物制药的专业学科吗?</p>
这个陈勤之是哪个国家留学回来的?”</p>
“给我看看。”</p>
……</p>
此时此刻,某个在美国的留学生。</p>
“酶的提取,细胞破碎,稀酸、稀碱溶液提取…,沉淀分离……</p>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化学工艺技术。”</p>
看着论文,年轻男孩喃喃自语:“国内的医药已经发展这么快了吗?看来,我也该带着技术回去了。”</p>
……</p>
医学学报这期的全国发行达到了9万册,其中一半被邮寄去了国外。</p>
这是《医学学报》从1979年创刊以后,从未有过的销售,甚至近乎超越了近几年的总销量。</p>
《医学学报》的那篇论文火了,陈勤之也火了。</p>
编辑部那边的电话接不完,医学科学院和协和医院也是接不完的电话,看不完的信件。</p>
都是冲着陈勤之这篇论文来的。</p>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说他瞎胡扯,说中药才是未来大趋势的声音也很不少。</p>
汉城大学。</p>
周昌平的办公室,还有梅盛林的办公室,两人的电话也被打爆了。</p>
都是来跟他们确认,陈勤之是不是汉城大学的,问汉城大学是不是准备申请独立的生物制药系?</p>
1990年,汉城大学还没有独立的生物制药系,全国内有独立学科的大学也只有一两个,其他都是笼统的和中药、化学制药并在一起为药学系。</p>
“老周,陈勤之是你们学校的老师吧,年轻人很有想法,很有创新。”</p>
“王部长您说的是,确实是个很有想法的年轻人。”</p>
“他这篇论文很不错,你们学校有人才,你得好好利用起来,得好好发展。”</p>
“一定,我们一定会的。”</p>
打电话过来的是卫生部的一把手,他是医药出生,看到陈勤之这篇论文,就觉得我国医药会有大搞头,大进步。</p>
所以,电话马上打过来了。</p>
接完卫生部的电话,周昌平的脸火辣辣。</p>
自己还想压着陈勤之这篇论不让发,结果这篇论文反响这么大。</p>
这让他的脸往哪搁?</p>
比起陈勤之给学校带来的荣誉,周昌平更后悔自己当时没有把他压下去,让自己打了脸。</p>
“老周,你们学校这次可要被表大彰了,你得请吃饭。”</p>
“盛林,那个提出生物制药会成为大趋势的陈勤之是你们学校的吗?这年轻人很有想法嘛。”</p>
“老周,你们学校那个陈勤之很不错嘛,你把他借给我们学校用一下。”</p>
与此同时,NatureMedicine杂志在最新的一期期刊居然破天荒的公开向中国学者邀稿,欢迎与中国学者一起对自然和科学进行探索研究。</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