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章:盘查摸底。(1 / 2)

加入书签

李道成来到执事堂一看,主事的元朗师侄,将物资采买、寿宴布置等诸多事项,全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并不需要自己提供什么指导。</p>

他之前就很反感那种爱在下属面前指手画脚,没事找事,显示存在感的领导。</p>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李道成没有瞎指挥,而是勉励众弟子几句,便叫他们各自去忙活。单把元朗叫到一边,向他询问本派的人员产业的具体情况。</p>

李道成也是想到了大唐中那位宋缺老兄的教训。</p>

这位宋老兄生平两大夙愿,一是振兴汉统,二是破碎虚空。结果所托非人,将争霸重振汉统的重任,托付给寇仲那个大坑货,以致大愿落空,心境有缺。</p>

使得宋老兄这位惊才绝艳,有破碎之资的一代天纵奇才,就此蹉跎,既没有夺得天下,也没有破碎虚空。结局大概率是郁郁而终。</p>

他自忖比宋缺运气好一些,无需奢求两全其美,专心修炼就好了。重振汉统的大任,日后自然有朱元璋这天降猛男担起来,无需自己亲自下场。自己只需要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对方一些人力物力上的帮助就好了。</p>

李道成有心在以后资助朱元璋,自然要先盘点一下家底。</p>

随着元朗来到存放重要资料的房间,便打发他下去办事。翻阅起厚厚的人员名册和物资账簿。</p>

他如今头脑清明,记忆力出众,不过两三盏盏茶的功夫,就看完了所有资料,对武当如今的人力物力,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p>

人员方面,连自己在内,有二代弟子共十二人。</p>

之下,正式入了宗门谱册的元字辈三代弟子,有六十余名。都是宋远桥、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四位师兄,这十多年来陆续收录入门下的徒弟。</p>

至于殷梨亭和莫声谷,目前武功尚未大成,张翠山则刚出师不久,前些年都在专心磨练技艺。三人暂时都没有收徒。</p>

之下的通字辈四代弟子,就多些了,正式在册的,就有七百多人。来源也是五花八门。</p>

六成是山下附近乡镇的贫家子。这些人加入武当的目的很单纯,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找个吃饭的地,顺便到武当学点文字武功。</p>

日后若是能得到师长的看重,留在山上,那自然再好不过,一辈子不用愁了。若是表现不好,不能留山。回家之后,也能凭借在山上学到的知识技艺,做个账房护院啥的,来养活自己。</p>

还有三成,是武当山周边城乡的码头工人,饭庄伙计,小商人、小老板之类。他们加入武当的目的也很单纯,为了大树底下好乘凉,不受帮派分子的欺负,以及扩展人脉交际圈,帮到自家的生意。</p>

最后一成,是武当山周边的富家子弟,如今世道不靖,乱象丛生,学点武艺以护卫家业。挂上武当弟子的名头,让衙役书吏,地痞流氓,绿林好汉之流,心生顾忌,不敢轻易欺负他们。</p>

正式弟子之外,不入宗谱的记名弟子之类,就多了,一共有上万号人。多是荆楚的武馆镖局从业者,和鱼帮茶帮之类民间组织人员,这批人多属于挂靠人员,算是武当派的外围势力。</p>

这批人靠向武当,目的和以上那些弟子差不多,都是冲着武当的牌子来的。挂上武当弟子的名号,让官府和地方黑势力心生顾忌,不敢过度盘剥。</p>

总的来说,这帮人都是墙头草,顺风的时候,还可帮着摇旗呐喊。到了逆风的时候,保准跑得比兔子还快。可为眼目爪牙趋使,但不堪大用。</p>

战力方面,张三丰天下第一,自己天下第二。一宋二俞一张四位顶尖高手,超一流的张翠山,莫殷两个准一流。</p>

卢秋月,周真得,刘古泉,杨善登四位,潜心修道,算不得武林人士。除非真到了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时,做为翻盘的底牌使用之外,平时不会轻易出手。</p>

是以这四人实际是张三丰留给宗门的一个底蕴,只是一个保险,不能把他们当成常规战力使用。</p>

三四代弟子的武功,则是参差不齐。出挑的比如元明道人,放江湖上也是一流高手,差点赶上了张翠山。</p>

三四代弟子中,像元明道人这样的一流好手,还拉得出七八个。</p>

寻常的有二三流水准,放海沙帮之类的常见门派,也是骨干精英。这类好手数得出二三十个。</p>

余下的,皆是入门不超过三年的弟子,战力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比不通拳脚的普通人强些。</p>

武当正式立派才二三十年,比起立派千年,门人弟子遍布北方,人多势众的少林,还是差了些时间积累的底蕴。</p>try{ggauto();} catch(ex){}

产业收入方面。</p>

直接归属于门派的公产,计有十来座茶山,七八处药田,五六千亩田产。以及荆楚之地的一些镖局,车队,店铺,房产之类。林林总总加在一起,岁入大概在三十万两左右。</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