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少年君主(1 / 2)
正德十六年四月,癸未(初二)。</p>
朱厚熜在祭辞兴献王后就于这一天正式拜别母妃蒋氏,车驾发安陆,上任京师做皇帝。</p>
蒋氏自然含泪目送朱厚熜而去,眸里依旧难掩对自己儿子的担忧之色。</p>
毕竟她的儿子朱厚熜才十五岁,还是地方宗藩进京,在京师没有任何根基。</p>
所以,她仍不由得在心里暗问,自己儿子能斗得过朝堂上那些老奸巨猾之辈吗?</p>
与蒋氏不同的是,安陆的地方士民们却对朱厚熜充满信心,相信朱厚熜能让他们的日子越发好过起来。</p>
饶是最底层的佃户也对朱厚熜充满希望。</p>
汉人百姓素来是乐观的,对上层人物也是充满对英雄人物的美好幻想的。</p>
哪怕在后世,许多百姓都会对新上任的领导满怀期待,认为其能让自己的日子好起来。</p>
现在的安陆士民百姓们自然也不例外,也都对嘉靖抱有期待,认为嘉靖会扫清天下腐朽,建立起一个崭新的美好时代。</p>
何况,朱厚熜这些年还做了不少惠民济民的事,立起了一个爱民如子的人设,自然也就更让百姓们愿意相信朱厚熜会是一个好皇帝。</p>
也正因为此。</p>
在朱厚熜车驾离开安陆这日,许多安陆士民都夹道来送,认认真真地跪拜在地上,一双双清澈的眼神,满怀希望地瞥着象辂里的朱厚熜。</p>
朱厚熜正当少年,面如冠玉,眸色清亮,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p>
年长者往往想到自己少年时,而认为朱厚熜当同自己少年时一样意气风发,有拯救天下之志。</p>
年少者则生出艳羡敬畏之意,觉得朱厚熜这种出身贵胄的天命少年,当非自己这样的泥猪癞狗可比,无疑会让这天下皆对其臣服。</p>
躲在门内窗下偷看的妇孺女子们更不用说,美少年向来是她们的大杀器,何况是皇族出身的少年,自会让天生慕强的她们对朱厚熜充满无限幻想,要么想为其奉献母爱,要么想为其奉献子嗣。</p>
总之,安陆的士民百姓们,现在对朱厚熜都充满希望与好感。</p>
“看面相就知道将来会是一位明君!”</p>
一离车驾不远的耆老张有田在车驾向自己行来时,还满眼热泪地对同来的亲邻笑着说了一句。</p>
“您老都这么说,想来不会错的,他当世子时都减我们租,将来当皇帝只会减更多的租税呢!”</p>
而他的亲邻刘贵也因为想到自己租佃的兴国王田就减了租,便立即赞同了起来。</p>
“好日子总算要来了。”</p>
另一亲邻王厚德也在两人这么说后,就因为想到这几年的天灾人祸和兴世子扶危济困的旧事,而面色欢喜地感叹了一声,且在车驾进一步临近时,就先主动跪了下来。</p>
非常虔诚!</p>
张有田等皆跪了下来。</p>
朱厚熜俯瞰着这一幕幕百姓主动跪送自己的场景,俨然看见整个九州的百姓都在向自己跪拜一般。</p>
这让他心中顿生豪气。</p>
同时,朱厚熜也知道他这些年没有白做惠民的事,安陆的百姓们到底对他产生了美好的期待。</p>
因为朱厚熜相信,傲慢的文官们不会为了讨好他这个未来天子到要组织动用百姓为他送行的地步,而让自己背個谄媚君父之名,也不会让他这个未来的天子真的看见民心,真的看见自己的民望,进而让他这个未来的大明天子生出太多的雄心壮志来,以至于开始质疑他们士大夫的权威。</p>
在朱厚熜看来,文官们只会在他们于地方上离任时,愿意动员百姓送他们自己,只愿意向天下人展现他们自己在民间的声望。</p>
所以,朱厚熜能确定这些安陆百姓都是自发来送他的,而不是地方文官官僚们组织的。</p>
而他是真的在安陆积攒起了初步的人望。</p>
这对他将来建立自己新的皇权基本盘是有利的。</p>
这也让朱厚熜更有底气去面对接下来的挑战。</p>
“嗣君如此得民心,真乃社稷苍生之福啊!”</p>
迎立大臣中,梁储也在看见这一幕后,则非常感动地对礼部尚书毛澄感慨起来。</p>
他同样清楚,没有哪个地方文官会在这个时候用组织百姓来跪送嗣君的方式谄媚天子,除非这个文官想在傲慢的士林里落个丑名声。</p>
所以,梁储明白这应该是朱厚熜昔日的善行所致,才如此得民心,而在梁储看来,即便朱厚熜是为贤名才爱民,那也真算是社稷苍生之福。</p>
毛澄也点了点首,对眼前场景同样感到震撼,而在心里期许着或许让嗣君朱厚熜为了天下百姓,改认孝庙为皇考,从此厉行节俭,不言兵不兴大工,当是没有什么难度的,而嗣君也应该会欣然接受自己这些文臣的建言,向孝宗看齐,守礼勤谨,使天下大安的。</p>
毕竟通过眼前的场景,毛澄不得不承认,嗣君当时真的把百姓放在了心上,才会如此得安陆乡民之心。</p>try{ggauto();} catch(ex){}
士民百姓们很高兴,高兴大明将迎来一位出生长大在他们安陆的圣天子。</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