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第三轮改革(2 / 2)

加入书签

长子结婚,官府帮忙适当地出一部分的彩礼。</p>

而且……</p>

原则上来说,采取嫡长子充当预备役的制度。</p>

若是有特殊情况,则酌情按特殊情况来处理。</p>

比如说,要是家里没有儿子的。</p>

那就必须特事特办。</p>

又或者是若是嫡长子是生下来就残疾的,体弱多病,无法当兵的。</p>

那到时候也得想想其他的解决的办法。</p>

充当预备役以后,按月发放俸禄。</p>

这就等于是世世代代的职业兵。</p>

只不过……</p>

这个职业兵也不是固定的。</p>

可以进来,也可以退出,没有朱元璋的军户制度的强制性。</p>

像是这样的事,自然是要拿出来,跟赵珣等人商量,等商量完以后,再拿到三千三百人的大会上去说。</p>

紧接着还得看三千三百人的反馈如何,若是还需要调整,那就接着调整。</p>

只能说……</p>

经过这第三轮的改革后,这黎元军,也是一下子便多出了差不多一倍的预备役。</p>

赵昕也是将之命名为黎元童子军。</p>

平常的训练,就按照后世军训的来。</p>

至于说正式的训练,由于不少人年龄都不够,那就再缓缓。</p>

还有一些年龄已经够了的。</p>

则专门分出来,又分出来一支小队。</p>

若是黎元军缺人,经过训练后,便可以补进去。</p>

当然!</p>

这里也有一个问题。</p>

若缺了就补,那万一父子都同在军营又当如何?</p>

因此……</p>

这里头还有很多的细节需要调整。</p>

完了……</p>

再建一个军事学校。</p>

没事的话,就让赵珣去给他们上上课。</p>

或者是请资深的老兵,给他们传授传授战场上的经验。</p>

至于上学的时间,就按照粮食种植、收获的时间,给他们安排假期。</p>

其他时间,都去上课,另外,还给放周六日。</p>

相比起正规的黎元军来说,假期要更多。</p>

而这预备役一扩充。</p>

显然,压力也是来到了赵昕这边。</p>

因为就算是一个月只给他们一贯作为俸禄,那一个兵一年也得十二贯。</p>

按照满编三千人算,一年就得三万六千贯。</p>

这国防开支,最好是要占国家收入的多少比例才合适?</p>

反正……</p>

现如今的大宋,就是占到了五分之四。</p>

甚至……</p>

这每年的军费、军赏,很多钱都还是从内库里出的。</p>

而且一旦有什么灾荒,就得内库出钱。</p>

因为朝廷根本就没剩下多少钱。</p>

赵昕自然不能走这样的老路。</p></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